分享

【大数据报告】一线城市服饰类高频品牌TOP10都有哪些?有何特性?

 小琴进暹蒙佳明 2016-03-08


报告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196个知名购物中心,总计4127家服饰类店铺,共1537个服饰类品牌,对区域内典型项目内的服饰鞋包类品牌重复率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高频品牌的共性,研究品牌拓展的成功模式。


我们发现:

  • 休闲潮流装是品牌最为集中的业态种类,其拥有庞大的品牌池,但80%左右的品牌市场关注度有限,其与运动装、快时尚服饰均面临着来自欧美、日韩品牌的冲击,国内品牌占比低;

  • 奢侈品和轻奢市场格局稳定,但在中国市场活跃的品牌数量有限,在其高频品牌TOP10中,国内品牌还处于真空地带;

  • 在商务装和家居服(内衣)领域,国内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由于采集的样本有限,本报告不能涵盖所有品牌;数字只反映趋势,不代表精确数量)



一、服饰品牌样本中
各子业态占比



所取的品牌样本中,出现最多的是休闲潮流装,且数量遥遥领先于排在第二位的家居服(内衣)。可见,休闲潮流装是服饰品牌最为集中的业态品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11届中国商业地产节”活动详情



二、各子业态
品牌重复率情况解析


选取样本中各子业态高频品牌出现次数


上图中,蓝色代表各业态品牌在总样本中的品牌数量;橙色代表品牌名称出现次数排名前500的品牌数量,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高频品牌。
 
各子业态服饰品牌高频占比

上图表示各子业态服饰品牌中,出现高频品牌的频率。我们选取样本中品牌出现次数排名前500的品牌,对各子业态做占比分析。如图可见,80%的轻奢品牌都是高频品牌,而只有16.67%的特体装品牌出现在前500当中。


这反映出:

1、轻奢、奢侈品的品牌池较小,但高频比率最大。说明这两个业态市场格局较为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轻奢品牌种类不多,但是这些品牌受到了消费者较多的关注。


2、休闲潮流装虽然拥有庞大的品牌池,但是高频品牌的比例只有28.97%。说明休闲潮流装的主要市场份额被相对少部分品牌占据,呈现出商业领域的二八规律。



三、各子业态
高频品牌列举与特性分析

1
休闲潮流装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在休闲潮流装高频品牌TOP10中,排在第一的【VREO MODA】在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但是只有40%的店铺开在了核心商圈。侧面反映出,该品牌拓展力度较大,但品牌价值一般。


排在第二的【Ochirly】在样本中重复度高,且店铺开在城市核心商圈占比高,说明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有较高的品牌价值。


而排在最后的【Trendiano】和【DAZZLE】重复次数相对较低,但是绝大多数店铺开在了城市核心商圈,反映出品牌实力较强,但选址拓展比较谨慎。
 
休闲潮流装-高频品牌TOP 10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休闲潮流装,来自中国内陆的品牌只有两个【La Chapelle】、【DAZZLE】,来自中国香港的品牌有两个【GIORDANO】、【Trendiano】,其他6个品牌均来自欧洲,其中【VERO MODA】、【ONLY】、【SELECTED】、【Jack&Jones】都是丹麦公司BESTSELLER旗下的品牌。

2
家居服(内衣)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家居服(内衣)品牌在样本中出现频率较为接近,反映出在中国内衣市场,尚没有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品牌。


但是内衣品牌在进驻商圈的选择(被选择)上却存在着明显差异。所取样本中,【歌瑞尔】,【茜施尔】有80%的店铺开在了核心商圈,而【爱慕】的80%的店铺开在了非核心商圈。可以反映出内衣品牌不同的品牌价值和拓展策略。
 
家居服(内衣)高频品牌TOP10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家居服(内衣),来自中国内陆的品牌有5家,分别是【曼妮芬】、【歌瑞尔】、【爱慕】、【熳洁儿】、【茜施尔】;中国香港3家,分别是【6IXTY8IGHT】、【安莉芳】、【芬狄诗】;来自德国的品牌1家,【Triumph】;日本品牌1家,【华歌尔】。

3
商务装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商务装高频品牌TOP10中,店铺开在核心商圈的比例普遍不高,但有一个品牌例外,那就是【IWODE】,其所有的店铺均选在了城市核心商圈,作为一个时尚定制品牌,其代表的是定制服务的尊贵、个性以及超值体验。
 
商务装高频品牌TOP10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商务装品牌中,来自中国内陆的品牌占到7个,分别是【Lily】、【九牧王】、【七匹狼】、【IWODE】、【柒牌】、【利郎】、【ME&CITY】;来自中国香港的品牌有2个,【G2000】、【金利来】;海外的品牌1个,【SCOFIELD】。

4
快时尚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取样本中,【Hotwind】和【uniqlo】在数量上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说明他们在中国快时尚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且他们店铺的商圈分布规律也非常相似。


同【uniqlo】一样,【Hotwind】拥有快时尚品牌的一切特质:款式与陈列简单明快,货品更迭速度快,性价比高,服务在行业内领先,消费群体定位准确。如果说【uniqlo】解决了顾客的穿衣问题,那么【Hotwind】就解决了这些消费者的穿鞋问题。


另外,从图中也可以发现,【ZARA】相对于其他快时尚品牌,有更多的店铺开在了城市核心商圈。反映出,在快时尚领域,【ZARA】品牌拥有较高的地位。
 
快时尚前十高频品牌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快时尚服饰,国籍来源较为分散。其中中国品牌有2个,【Hotwind】、【西遇】;日本品牌2个,【uniqlo】、【MUJI】;法国品牌2个,【CACHE CACHE】、【UR】;瑞典、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品牌各一个。

5
运动服饰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运动品牌高频前三甲分别是【Adidas】、【Nike】和【New Balance】

相对于前两者,【New Balance】有更多比例的店铺开在了城市核心商圈。
 
运动服饰高频品牌TOP10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运动服饰,美国品牌占了将近一半,如【Nike】、【New Balance】、【CROCS】、【Vans】;中国、意大利、德国品牌各有2个。  


6
轻奢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轻奢品牌在样本中的出现次数明显少于其他业态。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轻奢品牌是【COACH】;另外,几乎所有的轻奢品牌店铺都开在了城市核心商圈。这与其业态特性和消费人群有关。


轻奢高频品牌TOP10国籍分布

排在前10的高频轻奢服饰,来源于意大利、美国、法国这3个国家。其中,意大利品牌有4个,【Miu Miu】、【FURLA】、【Dolce&Gabbana】、【Armani Jeans】;美国品牌4个,【Tony Burch】、【Coach】、【MICHAEL KORS】、【MARC BY MARC JACOBS】,法国品牌2个,【CHLOE】、【CELINE】。

7
奢侈品

注:商圈的评级是通过商圈租金水平、人流量、区域住宅均价、区域常住人口量、交通可达性等指标综合得出。


不出意外,样本中出现的所有高频奢侈品牌均开在了城市核心商圈里。


排在前10的高频奢侈品服饰品牌,全部来自欧洲。其中意大利品牌5个,分别是【Versace】、【PRADA】、【Gucci】、【EMPORIO ARMANI】、【GIADA】;法国品牌4个,【Dior】、【LANVIN】、【CHANEL】、【GIVENCHY】;英国品牌一个,【Dunhill】。



各业态高频品牌TOP10之国内品牌占比情况

商务装和家居服中,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在休闲潮流装、运动装、快时尚领域,国内品牌显得有点“势单力薄”;在轻奢、奢侈品领域,暂未有国内品牌的身影,中国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饰大牌。


特别说明:
1、四大城市选取样本数量


2、本报告中服饰品牌的分类界定
休闲潮流装:凡有别于严谨、庄重服装的流行时装,都可称为休闲潮流装。
家居服(内衣):家居服—指在家中休息或操持家务会客等,穿着的一种服装;内衣—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裤、抹胸、胸罩等。
商务装:适合各种商务工作环境所需,严谨庄重的着装服饰,属于职业装范畴。
运动服:主要用于以球类、跑步等体育锻炼的服饰
快时尚:满足以下条件的服饰可称为快时尚—上货速度快、款式更新频率高、平价、紧跟时尚潮流。
奢侈品:满足以下条件的服饰可称为奢侈品—富贵的象征;彰显美感;个性化;定位专一;大众距离感;历史声誉。
轻奢:顶尖设计师原创设计和高品质面料工艺,但价格相比奢侈品,较为亲民。
童装:14岁以下儿童服装。
特体装:主要包含婚纱、孕妇装、唐装、民族服饰、礼服、中山装等。
服饰小品类: 包含用于服装搭配的围巾、丝巾、帽子、袜子、腰带、手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