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千里:《弟子规》,挣扎于末世的洗脑大法 | 马说

 汕头能率 2016-03-08


《马说·第一辑》马千里签名盖章版,联系本人在线订购,微信号:maqlinet

中国人似乎对糟粕的兴趣,远大于精华。

尤其在对待国学方面,世俗群体基本只是尊崇糟粕,而《弟子规》则是糟粕中的糟粕。

《弟子规》,核心是规。通篇正文1080字,约100个话题,但明确指令性的词汇就有67个。其中,勿43个,则9个,必8个,须4个,莫3个。

总起来的意思是以单方面提要求的口气,不容置疑地告诉你“必须如何、不能如何”,要求读者接受长辈、兄长制定的秩序,并把服从视为美德。

其本质是代际关系中,强势一方出于舒适自处的私心,强制要求另一方克制情绪、泯灭个性,唯有适应顺从,充斥着权力的蛮横。

表面上,《弟子规》是在阐发《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但实质上却是对先秦孔子学说的误解和歪曲。

比如,《弟子规》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说父母做错了事儿要劝谏,即便不接纳而被鞭挞也没有怨言。

而《论语》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说的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劝谏不成,保持尊敬,自己不按父母做法做就行了。

很显然,《弟子规》毫不顾忌“弟子”感受,而《论语》则更强调“弟子”宽宏自处的态度。

《孔子家语》有句话:“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意思是轻轻地挨打忍了就算了,打得狠就赶紧跑。相比“挞无怨”更近人情。

《论语》强调的多是弟子“当仁不让于师”,不要因为对方是尊长就隐瞒自己的观点看法,讲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怕学生唯唯诺诺。但在《弟子规》中则成为“话说多,不如少”、“对尊长,勿见能”之类,变得毫无担当。

《弟子规》讲“圣与贤,可驯致”,一个“驯”字,彻底违背孔子的教学理念。《论语》强调的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乐趣,以及“举一反三”的期许,而非《弟子规》那种教训口吻的训诫。

《弟子规》强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事虽小,勿擅为”的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论语》则主张“见义勇为”的担当。

注意,这里的“见义勇为”不是指敢于做好人好事,而是指认定正确的事情,就勇敢去做。

《弟子规》主张“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的明哲保身,而《论语》则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义愤。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为己”就是指学习的目的是塑造独立人格。“为人”是指做学问为了外在或他人的认可。

我们看,《弟子规》全篇在以长者的口气宣导长者的要求,弟子们只有接受和适应的份儿。《弟子规》可能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却与健全的人格相去甚远。

《弟子规》希望“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的老实恭敬的孩子,而对孔子“粪土之墙不可污”、“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性真情完全无视。

并且,《论语》中体现的士人经国济世的热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愤世嫉俗的情怀,在《弟子规》里完全没有了踪影,变成了只知修身养性的腐儒面目。

儒家讲究的“孝”,在《弟子规》里改头换面转换为“顺”。

按照《弟子规》打造出来的人,完全失去了先秦儒家的社会担当、独立人格、个人性情、人文情怀,成为地地道道的迂腐顺民。

诚然,《弟子规》中有一些看似古今通用的规则,比如“出必告,反必面”的礼貌,“财物轻,怨何生”的豁达,“衣贵洁,不贵华”的朴实,“几案洁,笔砚正”的习惯,但把这些行为规范放进《弟子规》的语境下,不过是其培养顺民的手法。

先秦儒家本身就有时代局限性,又被后世不断歪曲改造以适应帝王专制的统治需要,到了清代达到了制造愚忠顺民工具的顶峰,《弟子规》成为象征性的代表。

当然,《弟子规》的出现和流行还有另一个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大致生活在1647到1729年间,《弟子规》最早刊刻于1856,在作者去世百年之后才被较为广泛地注意到,而大规模官方刊刻则在鸦片战争之后。

从这个史实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声言《弟子规》是古代文人的蒙学读物,根本不靠谱。第二,鸦片战争之后,处于末世焦虑的清政府看重的是《弟子规》培养顺民的功效。

当一个政权不稳固的时候,即便是因为外来力量的冲击,政权对国民的顾忌也远大于外患。

攘外必先安内,大概被统治者视为通律。

尤其对于大清而言,江山社稷并非我土,送于外敌毫不吝惜,他们更担忧的是民众对政权的失望和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让老百姓忠君、温顺、愚昧、听话、不造反,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弟子规》就成为末世洗脑大法,被官方为代表的士人阶层推崇起来。

大凡内忧外患的末世,都需要这种东西的流行。

然并卵。民智不可阻挡,大清终将灭亡。

于是,在整个民国的思想争鸣期间,《弟子规》再次销声匿迹。在大陆,从2000年起,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弟子规》这部连“蒙学”都算不上的洗脑读物,竟然被文化断代已久的国人奉为经典。

传统文化本身不可怕,即便是其中的糟粕。可怕的是对糟粕与精华失去辨别能力的社会现状,可怕的是没文化的家长,可怕的是别有用心的老板。

肤浅文化背景下的“国学热”只能催生一批满口国学、心无点墨的江湖神棍。

文化断层中的庸众,不会知道国学中有“怒发冲冠”的慷慨激烈,不会知道有“当仁不让”的求实精神,不会知道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华丽辞藻,更不会知道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愤,也无法理解传统知识分子经国济世的情怀。

世俗的国学热,不过是把君臣父子、三从四德等这些早就扔进历史垃圾堆的做奴才的学问,捡回来高置于庭台,不知其丑、不知其臭,反而自以为能装点一下门面。

书架上摆放《弟子规》,摆放于丹论语,本意无非想附庸风雅体现自己有文化,却恰恰暴露了没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