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孔令民学曹氏风筝制作_手工小羊

 南阳黄牛100 2016-03-09
授课门类曹氏风筝
曹雪芹手稿《废艺斋集稿》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绘、放“四艺”。孔祥泽将其抄录并保存下来,经过常年细致研究和临摹复制,其制作的风筝自成一体。为尊重曹氏功绩,孔先生将这派风筝称为“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用料考究、做工细腻、绘制精美、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放飞富有情趣,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尤其凸显北京特色,是一门融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精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观赏性、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更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在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曹氏风筝共有43种扎糊方法,有各自的扎制歌诀,极具诗情画意和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2006年,曹氏风筝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跟孔令民学曹氏风筝制作X

跟孔令民学曹氏风筝制作
授课大师
孔令民,1946年生,北京人,自幼受父亲孔祥泽的熏陶,酷爱风筝艺术,与父亲共同致力于曹氏风筝的整理、恢复、绘制、研究等工作们创作了大量风筝精品。秉承曹氏风筝一贯的公益传统,上世纪70年代创办以残疾人为主的风筝厂。多次在国内外参加风筝放飞比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工艺第三代传人,200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基本技法步骤
制作风筝主要是四个步骤,即扎、糊、绘、放,每个步骤又有不同的环节、要领和注意事项。为使风筝更加逼真,曹氏风筝还会使用脱胎技艺。下面一一详解。

扎骨架是风筝起飞的基础和关键,一个风筝的好坏首先要看骨架的选料。扎骨架细分为劈、刮、烤、扎四道工序。
劈:将竹子按照粗细要求劈好。
刮:将劈好的竹子刮干净并刮到所需的厚度。
烤:让竹子均匀受热,用力使其弯曲变形,弯成风筝所需造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