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主要记述了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面对四位弟子的回答,孔子发出“吾与点也”之叹。本文主要探讨孔子赞赏曾皙的看法的原因,提出曾皙的观点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其思想境界更高。 关键词:侍坐;曾皙;孔子;赞赏;原因 《侍坐》记述孔子和四位弟子畅谈理想志向的场景。该篇文章反映了众弟子不同的政治理想,治理国家的不同才干和孔子宁静淡泊的心境。面对四位弟子的回答,孔子发出“吾与点也”之叹,为何孔子如此赞赏曾皙的看法呢? 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一、曾皙的观点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景, 难道不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吗? 对比《礼记·大同》可以发现, 孔子向往大同之世, 终其一生他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其时也, 贤能在位, 百姓各得其所, 上下尊卑, 秩序井然, 社会和谐。士大夫不必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鼓唇弄舌, 他们可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歌咏弹唱。这是曾皙心向往之的生活美景, 也是孔子追求的“无为而成”、“无为而治”的大同社会。 朱熹也是这样认为的:“孔子与点,盖点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 舜气象也。”在朱熹看来,“孔子与点”,在于曾点回答中的旨趣已达到人欲尽、天理存的化境,能与“天理万物上下同流”,进人尧舜气象的大同境界,也即孔子的理想社会。朱熹把“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看成“尧舜气”中“乐”的体现,是“乐而得其所”。 杨树达也认为“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因此,从朱熹和杨树达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明白,曾皙叙述的内容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孔子当然对曾皙的“志”慨然叹许。 二、曾皙的思想境界更高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为谓之器。”同在谈论社会理想, 四位门徒的思想境界不同, 他们的“志”就有了“道”和“器”的差别。道是万物与人性之本原, 是治理国事之本; 器是万物, 是有利于物质发明和实际生活之末。具体到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而言, 子路志在治军,冉有和公西华, 一者志在治赋, 一者志在治礼。他们都能立足现实, 脚踏实地, 但是只有曾皙深悟圣人之道, 高瞻远瞩。在从容得体地应对中表现出高于其他三人的思想境界。 在道和器的关系上, 孔子重道轻器, 强调以道御器。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因此, 他对子路等四人的评价就有“哂”, 肯定和赏识种种不同的态度。听着众弟子畅谈理想, 孔子仿佛又重温了一遍自己的人生历程。为达官贵族丧事赞礼的儒者; 从家臣到司寇, 在鲁国张大宗室, 打击三桓; 周游列国, 终被所弃。现在,学生不孚师望, 鉴于资质才能的差异, 不同程度地领悟到老师的谆谆教诲。 子路不计成败追随孔子, 对此,孔子从不掩饰自己的喜爱之情, 但他生性鲁莽, 惯于逞强恃勇, 朱熹认为他“国不达为以礼的道理”。孔子深明此理, 唯有以退教之, 其“哂”子路正在情理之中。冉有为人谦退, 胆小怕事。孔子往往给予鼓励和鞭策。他想把一个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治理的国富民强的愿望得到孔子的肯定。公西华致力于礼乐制度, 想在宗庙祭祀、诸侯会同等重大国事活动中演习周礼, 确保周礼在制度层面上得以延续和传承。这是孔子念兹在兹的一贯思想。总起来看, 他们三人的思考都停留在具体的和阶段性的人生和社会目标上, 尚处于形而下的器的阶段。唯有曾皙登堂入室, 与圣人之志同。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论语集注》对此也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晳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表面看他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但是,曾晳追求的是一种怡然自得、天人合一的理想,表面上虽然没有提及修身,但其暗含着只有经过了自我修养才能进入到那样一种境界。 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一个人应当以修身为起点,首先从内心品德的修炼与完善做起,等你建立了你的内心确信,完成了人格的自我完善,那时那些体的目标一定会离你不远了。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恐怕只有先修己,才能达致曾晳那种怡然自得、天人合一的理想吧。所以他所描绘的,是一种深得孔子思想真谛的更高的境界。 三、曾皙的回答触动了孔子 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表达了曾皙淡泊宁静的心态。正因如此,所以在孔子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曾皙的回答体现了孔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以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隐居的思想。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
|
来自: 昵称30120453 > 《论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