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宝宝鼻梁上有根青筋的吗?(两眼之间)

 威微 2016-03-09

     鼻梁上有青筋说明皮下脂肪比较薄,往往是体弱的表现.这种孩子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减少脾胃病和感冒的机会. 脾虚往往有一定的特点,如脸色黄白,眼带青暗,鼻梁有“青筋”,体形瘦小,这样的孩子往往爱出汗,睡眠不好,易烦躁,最容易发生“食滞”.孩子稍不注意受凉就感冒了,出现扁桃体炎,咽炎等,接着饮食也差了. 医师曾说过是脾胃虚寒;彭医师说是心阳虚;幼幼集成上说是乳食过度,胃气抑郁;难道各种原因都会造成山根位(鼻梁)青筋?答:山根青多见于胃寒,同时也会影响心阳,心包火生胃土也.此症多为饮食生冷所致.“晨起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青筋宝宝”容易感冒 我们选择了150多个不到半岁的婴儿,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其中,一组是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另一组是普通的婴儿。三年多的随访中,我们并没有 发现那些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像古人说的那样易患惊风、厌食、虫症等。在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夜啼、湿疹、营养不良等方面。他们的患病率也与其他孩 子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感冒及气管炎的发病率方面。“青筋宝宝”明显高于无青筋的孩子。 鼻根部有青筋的小宝宝易患呼吸道感染,那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对10O0多名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约3O%的孩子有 面部青筋。这些孩子除了鼻根部有青筋外,有的在双颞部、上下眼睑也发现了青筋。把他们与其他孩子比较,同样也是容易患反复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青筋“预告”哮喘预后 看来,鼻根部青筋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些关联。于是,我们把下一个研究目标对准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我们分别对容易反复感冒的孩子,和患有哮喘的孩子进行了长 期观察,发现这些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比例很高,约占60%。其中,哮喘患儿鼻根青筋显现率更是达到7O%。 我们检查了这些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现有青筋的孩子有显著的免疫功能低下。在中医诊断学里,青筋外显一般提示体内有“血瘀”,果然我们发现“青筋宝宝”的血 小板聚集功能(一种能反映血瘀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其他检查也证实。“青筋宝宝”确实有血瘀证表现。 “青筋宝宝”脸上的青筋“多姿多彩”,有横形的(占多数)、有竖形的、有分支状的、有深青色的、有浅青色的。观察中,我们没有发现青筋的各种形状有什么特 别讲究,但青筋的颜色却大有文章:当疾病发作时青筋呈深青色;当病情好转时,青筋变为浅青色;当疾病痊愈时青筋大多消失。这提示我们:山根青筋的进退与疾 病轻重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 消退“青筋”也有高招 大量的观察表明,“青筋宝宝”较其他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有血瘀征象、体质虚弱。出生后的婴儿若在耳根部发现有青筋存在,即使尚无疾病征象,也要注意预防。 因为这些婴儿暂时还处于母乳所供给的抗体保护中,半年后,当母乳质量下降或哺乳次数逐渐减少时,这些婴儿的患病机会就会明显增多。 家有“青筋宝宝”,家长只能额外辛苦一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一些易为小儿接受的、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药物,如核酪口服液(每日服10毫升, 连服三个月),或中药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是抵御风寒外邪的名方)。已有反复感冒、哮喘等疾病的“青筋宝宝”,家长更应加强防治力 度。检查属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应用转移因子、胸腺肽或卡介苗多糖核酸;疾病缓解期,可应用中医中药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此外,家长还要督促”青筋宝宝” 加强户外锻炼,平时少食冷饮、煎炸食品。多吃蛋、鱼、新鲜蔬菜及水果,养成定量、定时的良好饮食习惯。争取经过以上积极防治,使患儿鼻根部的青筋显露程度 变小,颜色变浅。甚至完全消失,抗病能力大大增强。感冒及哮喘发作明显减少。 对小儿山根青筋的这些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更深入的长期观察,实验室检查及防治研究,这一重要的中医儿科望诊手段会在防治儿科疾病、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家有“青筋宝宝”的父母,希望你们细心观察、仔细护理。为我们的研究多多提供线索。 “退青筋”经验方 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山药15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北沙参1O克,防风6克。煎汤,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2-4个疗程。 以上均为转贴,谨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