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让你的议论飘逸文采的馨香

 蒹葭苍苍!!! 2016-03-10

让你的议论飘逸文采的馨香

——例谈议论文语言出彩的技巧

程广耀

 

综观学生写的议论文大都枯燥而呆滞,如同嚼蜡,不忍卒读。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写议论文时,往往过于重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锤炼语言,甚至错误地认为议论文不必锤炼词句,不需讲究文采,于是夫子说教式的语言就充塞于字里行间。殊不知,正确的论点有了形象的文字包装,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能使读者刻骨铭心。

 

【技法导航】

一、词语准确又严密

大凡优秀的议论文犹如一座精美的建筑,准确严密的词语恰似其中优质的砖块。要想使自己阐述的观点令人信服,就必须注重选用准确严密的词语:一是准确地解释某个概念时,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二是选用准确的动词;三是恰当使用起修饰、限制与补充作用的词语,使句意表达严密。如“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顾颉刚《怀疑与学问》)语段中“怀疑”“思索”“辨别”等三个动词,体现作者思维的过程,一步比一步深入,也就是说,只有怀疑,才会思考,思考之后才会辨别。这样才符合人们的逻辑认识,充分体现出议论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二、活用句式有韵味

四平八稳的语言固然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差错,但也很难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在写议论文时可根据需要,灵活地选用句式,比如:为了抒发缠绵沉痛的感情或为了表达精细丰富的内容,可选用长句;为了抒发轻松愉快的感情或为了描写活泼的场面,可选用短句;为了整齐对称、声韵和谐、气势贯通,可选用整句;为了灵活自然、错落有致、避免单调,可选用散句。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语段中短句与长句相互交织,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语言错落参差,富于变化,突出激荡的内心感情。

三、巧用修辞有奇效

议论文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不但使文章语言显得生动活泼,给文章增光添彩,还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中,以比喻与排比最为常见。比喻能化平淡无奇为生动有趣,化深奥难懂为浅显易懂,收到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表达效果;排比如滔天巨浪,呼啸奔腾,让情感奔放激越,令读者心潮澎湃,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开篇运用排比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让你感受到读书的诸多好处。

总之,为了使你的议论文余味无穷,愿你用纸之砧、心之锤去锤炼语言,掌握各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原文亮相】

英雄之我见

         程海明

英雄是人们世代歌颂的偶像,英雄是我们崇拜的偶像。那么,怎样的人才是英雄呢?藐视一切、敢于斗争的人是英雄,那些运筹帷幄、进退自如的人也是英雄。(句式不整齐,语言平淡,缺少气势。)

翻开史书,因及时而“退”终获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譬如蔺相如坐车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的马车来了,赶紧叫车夫让开。门客不能理解,都认为蔺相如怕廉颇,没有英雄气概。他淡然一笑:“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会避廉将军呢?不过如果我们不和,赵国就有危险。”在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面前,蔺相如胸怀大局,及时退让,这一让,让出了负荆请罪的千古美谈,换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赵国多年的安定。(述例部分的语言过于口语化,缺少庄重感;议论部分的语言句式单调,气势不足。)

适时退让看似是一种妥协,其实是一种策略,是智慧的表现。可是现实中许多人只承认勇往直前是英雄,而视退让为耻辱,殊不知进和退本来就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许多时候,退让也是前进的需要,它是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只看到“退”的形式和外表,看不到它的内容和实质,认为“退”就是“退”,是对“进”的背叛。这是极端错误的。(从辩证法的角度议论“退”和“进”的关系是好的,但不足的是论证方法单调、空洞乏力。)

不必空谈进和退的辩证法,我们还是回到生活中来吧。公交车上,常常发生抢座位的事情,甚至大动干戈,双方谁也不愿做孬种。朋友之间,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似乎只有如此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受到批评,怒火中烧,非要找对方理论一番不可,好像不如此也太窝囊了。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要逞一时之雄呢?即便你在争执中占了上风,成为一时的赢家,那又能怎样呢?(由历史转入现实,文意有深入,但表达一般化,缺少精妙的语言。)

英雄是民族的骄傲,我们崇拜英雄,向往英雄。英雄是怎样的人呢?藐视一切、敢于斗争的人是英雄,那些运筹帷幄、进退自如的人也是英雄。(照应开头,强化论点,但不应当简单重复第一段中的文字。)

 【升格建议】

 病文的问题在于语言过于平实,句式缺少变化,较少深刻生动的语句,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个别说法过于绝对化,缺少辩证法;部分段落的论证空洞乏力。为此,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1.整句与散句相结合。整句是指比较整齐的句子,如排比、对偶等;散句指比较自由的句子。二者相结合能使语言节奏明快、舒缓自如,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一种气势。

 2.巧用比喻、排比修辞。前者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可用于引述论据,或阐发道理,以达到文字精练、内容充实的目的,避免以叙代议的毛病。论证部分的许多议论也可以用排比句的形式来展开,以求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展现恢弘气势。

  3.恰当运用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不仅体现在篇章里、段落里,也体现在单个句子里,多用对比手法造句,这也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4.恰当引用名言。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熟语,表明自己的意思或佐证自己的观点,既省去了许多解释和说明,又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还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成功升格】

英雄之我见

     程海明

日月经天,江河行驰,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历史的大浪淘不尽英雄的故事,英雄是民族的不谢之花,是世人永恒的仰慕。然而,何谓英雄?藐视一切,傲视群雄,敢同对手争高低,不向霸王让一分,这固然是英雄;其实,懂曲折,知退让,运筹帷幄,从容把握局势的人,同样是英雄。(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长短交替,整散结合,气势不凡。)

翻开史书,因及时“退让”而终获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蔺相如远见廉颇的马车,赶紧叫车夫回避,门客不解,以为蔺相如有失卿相风度,他淡淡一笑:“二虎共斗,势不俱生。”在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面前,蔺相如胸怀大局,及时退让,这一让消除了一笔狭隘的怨恨,成就了一段珍贵的友情,换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赵国多年的安定。适时的忍让,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而是一种策略,一种风度。退让,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展示的是智慧、胸襟和境界。(多用书面语,增强庄重感;用对比、排比、递进等句式展开议论,有深度,有力度。)

古语说得好:“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世界充满辩证法,“进”与“退”这对冤家本来就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荆棘当道,披斩而行是“进”,绕道而走也是“进”,“退”是为了“进”,战术上的“退”正是战略上的“进”;面对火海,勇往直前,丧身而未能达到目标,“进”而未进,这样的“进”,其实是一种“退”。(引用名言,增加了文学色彩;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既有形象性,又有说服力。)

不必空谈“进”和“退”的辩证法,我们还是回到生活中来吧。公交车上你正准备坐下,突然有人从你背后抢了座位,真是岂有此理?不,无需动怒,不妨报以微笑,一笑敌千军。一时兴起,与朋友吵架了,好几天不理他,谁愿意示孬?不,你可以想想也许错的是自己,主动与朋友打声招呼,他会感激你的真诚与宽容。受到批评,怒火中烧,难道我是好捏的柿子?不,不要急于争辩,退一步反省自己,我们才能重新获得赞誉。(这段文字摄取生活镜头,采用描写笔法,生动传神,为文章增色不少。)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们崇拜英雄,但英雄不是不到南墙不回头的莽汉,进退自如,能够把握机会取得最终胜利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引用诗句,增加文采;照应开头,突出中心,句式有变化,文意有深入。)

【升格解密】

文章升格后,语言文采飞扬而有说服力。这主要得益于如下方面:一是修辞用得好,尤其是比喻运用较为巧妙恰当,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二是作者努力将某些散句调整为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某些陈述句调整为反问句或感叹句,形成多种句式相结合的句群,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之美。三是引用一些古典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91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