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屈家岭遗址

 三元晒书台书库 2016-03-12

漫步屈家岭遗址

大凡有点文化的,都会知道屈家岭文化。就是在屈家岭这个地方挖掘出的一个文化积层。年前,我到武汉东湖的省博物馆,驻足屈家岭文化展厅,就有漫步屈家岭遗址的想法。

丙申惊蛰间,省局在荆门召开一个工作会议。前夜,我在网络对“屈家岭”进行了搜索,得知其前世今生的基本情况。是天为龙抬头的时节,我们来到屈家岭,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顺达的董总热情地接待我们,亲自驾车带我们来到屈家岭遗址。

屈家岭遗址坐落在一个浅丘陵地带。在1954年第一次发掘现场,一棵10多米高的古柏树很是醒目,有明显的雷击印痕,看铭牌是1100年。目前保护的比较好,四周有围栏,有的枝子用钢管作了支撑,旁边安装了单立的避雷针。环顾四周,相对来说只有这棵树有点特别,有点味道。她的存在,应该得益于1954的发掘,因为这个地貌像这样有年份的树1958年都“大炼钢铁”去了。在树的周边平整出一个场子,铺的是沙石,立了几个牌子,介绍了几次发掘的过程,展示了发掘的物件,还有一个规划图。越上坡岭,就是土坯房子的现代村落。门前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湾子这头起,那头止,似乎没有外接。水泥路外面坡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在河边一个转弯的地方,今人建有一个木亭子,走近看有名:“青木亭”。登亭观望,河对面的山坡地依稀可见已经在整体开发为林园或果园,树木苗子已经全部栽上,静悄悄地在等待“当春乃发生”,一座崭新的泵站伸向其间。

董总告诉我们,屈家岭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屈家岭管理区,“中国农谷”核心区内。屈家岭原属京山县管辖,近年来与五三农场合并成立屈家岭管理区,人口虽然只有7万多,但级别很高,“副厅级”。屈家岭遗址的前面是青木垱,后面是青木河,建筑受到严格的控制,所以房子大多是土木格局,土坯砖。现在获批一个7亿元的保护性开发项目,去年奠基,再来面貌就会大不一样。

漫步屈家岭遗址,面对不息的青木河水,饱经沧桑的青木古柏,直面四千年前的稻穗、陶制品,颇多感慨。屈家岭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堀而得名。南达洞庭,北至南阳,东涉鄂东,西到蜀地的广袤地区,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个区域繁衍,我们现在就在这个区域生息。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4600年,遥看时物,遥思时人,遥想时况,是历史的凝重与自豪并存,是现实的自豪与创新并发,是未来的中华强大与繁荣并举。

青木垱、青木河、青木柏,我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