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原祁《疏林远岫图》

 百了无恨 2016-03-13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清前期山水画大家,娄东派开山鼻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影响极为深远。康熙九年(1670)进士。登第后,专心画学。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四十四年(1705)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山水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能继祖法,而于黄公望浅绛尤为独绝,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外。时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受清帝君宠爱,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因其家居娄江之东,追随者称之为“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行世。
王原祁的山水画承袭家学,且尊崇并实践了董其昌所提倡的远宗董源、巨然之意境,近法黄公望、倪瓒之笔墨的理论。纵观王原祁一生的创作,大致以仿学董氏所言“南宗”画派诸家为主,而仿黄公望(号大痴)之作品尤多,诚如他在晚年回顾其学画历程时所云:“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训,迄今五十余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原祁学黄公望,以追求其山水画中“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为圭旨,中年仿其迹而得秀润之态,晚岁得其意乃具苍浑之貌。此王氏70岁作山水,以黄公望笔意为主基调,又能另辟蹊径,笔墨运用上较黄大痴更加率意纵横,轮廓多以中锋用笔,虽有规律,而不定法。他融合了董源、巨然二家萧散、平淡的笔法,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及浓,或疏或密,虚实相生,反复皴擦,干笔、湿笔相辅相成,意有所及,笔亦随之,从而达到了浑厚苍润的效果。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朴。构图主要取平远法,景物位置,在不经意间有着严谨的章法和隽永的笔墨形式趣味。此画所传达出的闲和雅静、古韵幽深的氛围,正是王原祁晚年艺术追求的写照。不论构图、笔墨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有其独特的匠心,流露着清新淡远、静穆庄严的幽幽之意。品读一幅好画,如饮一杯好茶,齿颊留香。王原祁的这幅山水画便是如此,如读陶靖节诗文,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品资料

作者  王原祁    
尺寸 66.5×4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711年作
估价  RMB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专场 古韵掇英—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06-02
拍卖公司 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辛卯小春试墨,取大痴庵主意,亦不脱巨然家风,麓台祁。
钤印:王原祁印、麓台、石师道人。
鉴藏印:上海朱勤荪收藏书画印、上海朱棠字菒号勤荪印、张蜀生珍藏印、痴石斋珍藏书画印
签条:王麓台七十岁仿大痴梅沙弥笔真迹,吴湖帆题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