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和未来前景

 天高云淡图书屋 2016-03-15

导读:

中国的心理咨询主要的方式,是面对面的谈话的方式,陪伴来访者,帮助来访者疏解情绪,分析情况理清思路,教给来访者应对情绪问题的技巧,必要的时候给予转介或者借助周边的力量。对于大多数心理患者来说,这是一种主流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模式。但是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下,这种模式却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某些地方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为什么市场没有认可?问题出在哪里?心理咨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本文将和你一起讨论原因。

一. 心理咨询行业的窘境

1. 来咨询的访客少

心理服务的变现方式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培训和企业EAP,个人心理咨询服务在所有收入中处在极度比较边缘的状态。

行业内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一个咨询师如果没有兼职,没有其他收入只做心理咨询师,那么可能会饿死的。心理咨询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有些地方的心理咨询机构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2. 新入行咨询师咨询师生存艰难

目前,国内持证咨询师人数达60万并且正在不断攀升。国内有120所高校开设心理系,每年将近有20万学生毕业。这些人群很大一部分涌入心理咨询的行业,是新生的咨询师。这些咨询师的生存情况如何呢?

学费贵,工作机会少是新咨询师的生活常态。

心理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新咨询师花费高昂的培训费用不断的学习。公众号“奋斗吧咨询狗”曾发布过一篇《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文章,其中几个回答是这样的:

没什么时间,一天总跑出去上课,开口从不是要买包,只是要报班。

女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别指望她能补贴家用,挣得钱全部参加培训,唯一好处没时间出轨。

所以心理咨询师们总在自称咨询狗,其自嘲背后的辛酸自是不言而喻的。新入行的咨询师处在两难境地,不学意味着被淘汰,继续下去意味着没有收入还要补贴,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情况会有所改变。新入行的咨询师普遍感到焦虑,但是解决焦虑的办法似乎也只有一个,继续花钱学习。

心理咨询行业,真从事心理咨询的仅仅3万人次,国内能够依靠心理咨询工作养家糊口的人数仅仅达到5000人次,(持证人数60万)从业率不足5%,大部分的人都离开了这个行业。

心理咨询行业虽然没有起色,但是各种培训班,工作坊却非常繁荣。这也是这个行业独有的。行业的盈利模式不是靠获得新客户盈利,而是靠下一代的学费来维持。行业这种自己消化自己的办法,无异于雪上加霜。

3.培训和学习不规范

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而目前全国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人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量,更不用说真正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了。

为了填补中国心理咨询的巨大缺口,前几年心理咨询师的考核的确比较松,这也是无奈之举(现在已经逐渐规范)。

目前对心理咨询培训的诟病是:考证容易,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水准比较差,有人说心理咨询行业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这些水平差的咨询师做坏了市场。但是笔者认为还远远没有到这个程度,大部分的考证的人并不是为了从业,就算是从业的,最后也会被迫离开这个市场,因为无法养活自己。

心理咨询师培训还有一个槽点,学习的过程缺少实际训练的机会。从心理学教育市场来看,教理论比较容易,要带学生实战训练却很难,很占用时间。市场本来就没有做起来,实习的机会就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的咨询师们,埋头学习hua理论qian的机会大把,实训的机会非常少。最后,心理咨询学习变成了没有访客的玄学,成了客厅里的游戏。

4.互联网 不温不火

从互联网的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简单心理、壹心理、心理记、知遇等具备移动互联思维的企业率先开发出自己的APP平台。这对相对传统、惯常讲究深耕细作的心理咨询行业是一种走向市场化的尝试。 但是众多心理类APP中并没有出现市场知名度、传播度特别突出的角色。 大部分心理学软件还在打知名度,开拓市场,寻找模式,盈利的很少,鸡汤类的却很受欢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抚慰的产品成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廉价的替代品。

5.精神病院人满为患

从精神病医院的角度来说,却是人满为患,医院里的医生满负荷运转,叫苦不迭。因为精神病医院解决的是刚需,是不得不看,必须要看的病。虽然只占心理患者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挤爆了医院的大门。没有到达临界点的海量心理患者,却宁可默默的忍受和自己消化掉疾病的痛苦。

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基本性的问题,心理咨询的模式没有被中国市场广泛接受。

二. 原因分析:

1.国民性格

这个和东方人的性格有关系。

1.东方人的含蓄内敛的风格似乎不适合这种面对面的直白诉说的方式。

2.心理疾病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的事情,公开这些会伤及到患者的自尊。这里涉及到中国独有的“耻文化”现象。

3.况且中国人的戒备心比较强,在一个缺乏信任感的社会里,泄漏自己的秘密往往有安全上的顾虑。

4.中国人往往不善于表达,却很善于忍耐。不到即将崩溃的边缘,不会去求助别人。

5.心理治疗的效果,怎样用钱来衡量?对于经济头脑发达的中国人,这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文化传统

从历史上看,有很多西方过来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东方人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理论和产品也不一定适合中国。

有一个游戏,看你的思维是东方式还是西方式。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

左图中间这个人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

西方人大多很干脆的选择了“快乐”;上面这位日本妹妹回答代表了大多数东方人的想法“周围的人都那么生气,他怎么可能快乐呢?”

摘录36氪上有一篇文章:

为什么照抄 Snapchat 的阅后即焚在国内做不起来?

其中有一段话揭示了东西方人的不同:美国人开放、热情、富有开创精神,他们总是倾向于在朋友前表现出不一样的一面,总是想着法儿不顾形象去 surprise 小伙伴们。他们认为一成不变是特别不 cool 的呆傻行为。这种普遍的想法,加上因和阅后即焚的气质相符的推波助澜,使得 Snapchat 活跃度极高,每天有 4 亿张相片被分享。

反观我们,和老美正相反,我们总是在熟人面前尽力保持固有的印象,生怕出现了一丝差池而形象尽毁,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为循规蹈矩、审慎中庸不要极端。对于变化,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因为变化让我们觉得不安全。在这种国民性格下,我们能发的图片,绝不能出格。即使有了阅后即焚,我们想发的 也绝不超出微博、朋友圈能发的范畴。

这是文化的特点,也是历史的传承。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也是西方完全copy to china的。在心理咨询模式的背后,也隐藏着西方的科学主义模式。西方的科学就是相信逻辑的力量,专注于直接目标较少受到环境的干扰。他们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锁定出关键的部分,并且精确地解决。这里涉及到一个模式创新的问题,等会再详细讨论这个话题。

3.价格-医疗制度

咨询费太贵了,普通百姓看不起心理医生。比如说社交恐惧症,没有一年的时间是很难治好的,而这期间多次的咨询,每次就好几百的费用。又不能刷医保卡。一年得上万。又不能像商家一样,搞个薄利多销。这不还是为富人服务的职业么!

从心理咨询的原理出发,我们知道必须要收费,甚至有人提出“穷人注定不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这像是一条法律,从弗洛伊德开始,深入人心,没有受到任何质疑。其实弗洛伊德也说过,我希望有一天心理治疗可以免费为所有人服务,而不仅仅是富人。

心理咨询理念在中国没有得到普及的一个原因,就是收费的问题。

1.心理咨询在劳动部旗下,甚至有许多精神疾病的药物都不包含在医保的报销名单之下,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心理咨询的费用更加不可能。

2.在美国目前是商业保险为主的国家,当一个家庭有足够的财力购买一定额度的商业保险,那么他的保险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心理咨询费用的报销,家庭只需给出少量的可以承受范围内的资费。如果没有保险,对于美国家庭来说,心理咨询费用也是相当昂贵的。

3.心理咨询师本身也不容易。上面提到过,继续教育,督导都需要大把的费用,一个整天在思考温饱的咨询师如何帮助你走出你的困境。所以很多人都在强调必须收费,这很好理解。

4.穷人也不容易。一般生活在底层的人最需要心理服务,多少穷人在受心理疾病的折磨,又有多少的犯罪是因为心理疾病的原因,因为没钱外加患上了情绪病去犯罪,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不管从医者良心还是国家社会来说,这都是一个纠结难解的问题。

4.需求和供给矛盾

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而从广义上来说,每一个人都需要心理成长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心理障碍患者。

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的队伍要建立到多大的规模,才可以承受这个市场的重托?按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速度,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做到?可能这个之间的差距会触目惊心。这也是一个行业的难题。

三. 谈谈模式问题。

1.心理咨询自身的模式有问题吗?

西方的科学民主模式源远流长。但是在对于非西方的环境时,却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举个例子,当西方政客认定以了一个邪恶的政权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发动战争。就像是伊拉克战争,打掉了萨达姆,利比亚,打掉了卡扎菲。但是事与愿违,西方没有给那里带来和平和富足,反而是战火不休,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得更不好了。如果把这种行为称作是一种治疗,那么这种治疗无疑是失败的。

为什么?因为西方人眼中只有直接目标,而忽略了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当然,里面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里不探究了。以所谓的“普世价值”之名来消灭别人,这本身是一种文化中心主义。不是什么问题用“精确清除”都可以解决的。


2.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模式值得一谈

心理咨询消除症状的过程只是在一个时间点发生的,而人的发展却是一生的。比如说抑郁症,以消除症状为中心的解决方法,就算是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但是终究不能解决一生的困难,很多心理疾病的复发率很高。在这样的模式下,很可能人的一生都需要心理咨询师来修剪自己,不然就会回到过去。这将会浪费很大的资源。

西方的这些思维模式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这些现存的所有原则都是没错的,存在的问题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个体系在中国就完全站得住脚吗?思想有一种异化的能力,人越是相信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越是强大,最后思想消灭了人的怀疑和创新的精神,变成了无条件的信仰。

在本文,我们用开放式的探讨问题,每一种权威都要审视,每一种可能性我们都不排除去讨论。我们要讨论的是让心理服务和国情更好的结合,唤醒中国人对心理服务的意识和需求,打开中国的个人心理服务的市场,探讨一种更好的心理服务的方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推到一切,重新来过。毕竟,我们只是在探讨一种想法,言者无罪。

3.本土化之路

在一个充分成长的社会里,很多病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发生。人本身需要有抵抗力,而增强人的心理抵抗力,是低成本的,可实现的,而且是终生的。

笔者认为,心理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考虑另辟蹊径,寻找一条本土化的道路。

我们对比一下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不同。

先说一下,一提到传统文化,有些人马上会有强烈反应,认为那是迷信,伪科学。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是水火不容的,因为在科学上,非西方的思考方式不可能得到正确答案。抱有这种观点的人大多对传统文化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或者曾经遇到过不靠谱的人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多了解一些传统的知识,也许你的看法会有所改变,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心理咨询有着很大的好处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中国人。


古代的医学思想,把人看作是一个模糊的整体。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咨询有时候会遇到心理病代际相传的情况,也会遇到家庭、文化环境导致的疾病,这也是一个整体范畴。

严格地说,中医没在那儿治病,中医治的是一个整体的人。佛家有句话叫“因缘相合则为果”。因,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后面是结果。那么致病的因子是因,得病就是果,中间就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缘”。西医治病是从因入手,要杀死这种细菌病毒也好,杀死这个癌细胞也好,他都是从因入手的;那么中医治病从哪儿入手的?从“缘”入手,从条件入手。认为只要把这个条件切断了,这个因是不会变成果的,中医治病的基本理念是这么个理念。

那么中医针对的是人,而西医针对的是病。中医从人的根本出发巩固提升人的抵抗力,从心理咨询上来说,帮助你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身心基础,而西医的治疗目标是消除你的症状,一旦达成目标,就可以拍拍你的肩膀说,你可以回家了。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古代的心理患者可以向谁去求助?

我们知道,很多古代的中国人,受到打击或者变故,看破红尘,就遁入空门,就是加入佛教,做和尚了。纵观佛教的理论,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比如说,当你受到灾难打击的时候,你经历惨痛的失去的时候,你会不断问“为什么是我?”

不是灾难事件,而是不平的感觉使人备受折磨。为什么是我的了心理疾病,为什么是我遭了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心理咨询会有很多方法来进行疏解和认知纠偏。这些方法根据咨询师流派的不同和具体事件的不同,需要心理咨询师来进行演绎的。可以说每一个咨询师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绎方法。

但是在古代就简单得多。佛教可以给出一个唯一的,固定的答案,那就是业。这个答案普通人容易懂,也容易接受。业是一种看不见的万物的运行规律,主宰着人的因果和轮回,甚至可以延续好几代人。现在的灾难或者福报,是因为以前的恶业或者善业造成的。这个恶业或者善业,甚至可以追溯到几代人前,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见识和理解。所以,这是一个不可说不可解的事实,你可能只是代替你的祖先承受了恶业的惩罚,这是命运的必然。如果你此时觉悟,就有可能结束恶业的循环,并且造福你的后代。

听起来似乎鬼扯,但是,从基因学的角度,这种陈述却是有依据的。人的记忆密码通过基因是可以代际轮回的。家庭的养育方式,也是可以轮回的。疾病也是可以代际轮回的。宗教用比喻的方法说出了一个真理。更何况,业的这种解释对于普通人来说,比干巴巴的科学解释更容易懂,使人理解命运的无常,激发人用正确的心态来继续自己的生活。

在实证科学方法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利用直观智慧的祖先一步达到了目标。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当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照搬这个理论无异于刻舟求剑,这仅仅提供了一个思路。

用西方的眼光来看,一个理论,一种方法,只要有了一个不成立的地方,就是彻底的错误。错误和正确是泾渭分明的。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眼光来看传统的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审视下,是有很多地方难以解释,但是并不是说没有疗效(如中医),很多东西机制还不明确,但是却起到作用。

这里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推销迷信,否定现代科学。这是误解。我认为基于文化背景的心理治疗才是最好的,森田疗法就有着日本文化的背景。西方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基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产生的,在东方,我们既要考虑我们接受的科学的严密和实证,也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

四. 正念疗法

禅修是2600年前的东方古人(佛陀)发明的,西方人在几十年前重新发现了它,并且加以简化和改造,重新传回了东方。因为出自西方人之口,于是很多人纷纷膜拜,皈依为弟子。那就是正念疗法。正念疗法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科学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我们熟知的原理都已经被颠覆了。而我认为长达几千年的时间,东方人就是用这种理念和技术来进行心理治疗的。


正念疗法的原理在很多方面都颠覆了西方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正念的理论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是由于人被抑郁、焦虑等情绪控制,失去了对自身的控制感。而禅修的方法可以让人重新训练出这种自我控制感,增强人的心理能力,使症状缓解。

正念疗法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病症来的,实际上它是广谱的,同时对很多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可以提高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它操作简单到了离谱的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训练并且很快获得效果。正念疗法理论对来访者的心理疾病是完全接纳的,甚至是忽视的。我在上文中提到了西方思维中的“精确清除”的概念,在心理治疗中就是“一级治疗”,是针对疾病的治疗,以去除症状为目的。而正念疗法是“二级治疗”,不是针对疾病的治疗,而是针对人的治疗。

这里可能会有人对正念疗法有兴趣,你们可以加“巨树静修”的公众号,这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团体,或者加我的微信号“zudygg”,欢迎勾兑。

从心理治疗上,正念疗法是新兴的治疗方法,最近有很多的文献叙述了正念疗法的疗效。目前正念疗法开始在西方大量运用,广泛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同时在人格障碍、压力相关障碍、人际沟通、成瘾、饮食障碍、物质滥用、癫痫病和儿童多动症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显著的疗效。这些实际运用的案例的文献和数据,在www.jvshu.com可以找到。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咨询师扮演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咨询师,而是一个心理教练的角色。

1.心理教练一对多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咨询师的供需矛盾;

2.比较低的学费(不是咨询费)同样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普惠了大众;

3.这种学习训练的方法避免了患者和咨询师接触的障碍,易于被中国人接受;

4.在中国多了一种心理服务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救治心理患者,而且还可以使人不断成长;

5.正念疗法虽然无法代替目前的主流心理治疗方式,但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并且普及了心理服务的理念。

下面列举一下正念疗法和目前的主流心理咨询的异同。


这篇文章到此结束,不论你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和我讨论。我们总是在改变中成长,能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引发思考和改变,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吧。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成为彼此的资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巨树静修

探索人的成长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