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素周期表不是化学的全部、化学专业的人也未必背得溜它,但不可否认它在近代化学中的重要地位。这张由道尔顿测定原子质量奠基、门捷列夫首创的表格把当时看似毫无规律的元素性质统一了起来,根据它还推测出许多当时未在实验中发现的元素。 不同年代、不同方式整理的元素周期表 素材来源:Wikimedia 元素周期表经过多种形式的变迁最终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近年来最赏心悦目的一张可能是科普图书《The Elements》这样的实物照片周期表。 而有人还嫌不过瘾,要把它做成真·实物,可以随时取样做实验的那种!
化学极客/科普爱好者 青岛纯晶稀有元素有限公司 创始人 从小热爱自然科学,小学起就在家捣鼓化学实验,大学期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并且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有趣实验。 他的愿望清单中,有一个是拥有组成世间万物的所有的化学元素(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中学时就经常为了做实验去建筑工地捡“破铜烂铁”,从各种电器中回收金属。大学开始专门收藏各种化学元素单质,并且不断学习冶金、加工、提纯等技术,也开始出售些有意思的元素样品。 后来发现自己制作的东西不仅仅能用于娱乐,还能用在实验室、工业等方面。于是良性循环,最终发展成自己的事业——科普教材教具和实验用高纯材料。 Step1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果壳实验室」 Step2 回复「门捷列夫」,并按提示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