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牙塔里卖咖啡:“致青春”的生意好做吗?

 大掌柜咖啡馆 2016-03-15



人口密集,文化素质较高,有强烈的追求较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的欲望……


配着如此美味的“青春食材”,不少人扎进了校园这口大锅,做起了“咖啡馆”这盘大菜。


有些人一顿“爆炒”把这盘菜做糊了,但也有人“文火慢炖”,把咖啡馆这道菜做得有声有色。


他们究竟用的“什么火”?放得“什么料”?一盘上好的“校园咖啡”到底该是什么味儿?


【 1 】

独立小咖

校园咖啡没情调,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Ralan在郑州大学的商业街上经营着一家独立小咖,2013年开店至今,靠着口碑的传播和对学生们消费习惯的培养,客源相对还算稳定。

 

“在校园里开咖啡店需要慢慢来养,回本速度比较慢,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能够正常运营下去的。”

 

在Ralan看来,在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学生的消费能力并不强,像他这种体量小的咖啡馆更重要的是情感营销。




——定价。照顾到学生的消费能力,定价不能太高,一杯咖啡二十多块,也不能过于廉价,比一般的奶茶铺贵,凸显咖啡的品质。会员卡充100送10块,起点低,便于留住熟客。


——环境。就目前来说,学生去咖啡店看重的还是环境,氛围,花费不高昂的价格,获得高层次的享受。以Ralan的店为例,60多平,装修就花了10万左右。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优雅舒适的环境是他们频频光临的主要动力。


——宣传。学生群体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往往快到我们难以想象,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网络传递。所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的宣传,营造一个好的口碑很重要。通过网络的方式,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顾客的需求。


在大学校园里,咖啡厅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而是在经营一种年轻的,高品位的,热爱交流和分享的生活,你和你的顾客的关系不是老板和顾客,而是朋友。

在大学开咖啡馆,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寒暑假怎么破?


对于Ralan这样的小店来说,考虑到房租、人力的负担,都选择闭门歇业。

【 2 】

校咖连锁

打造全方位的校园生态


校园咖啡很多都是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有精力,但缺乏经验,难以将情怀转化为金钱。


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当咖啡馆的整体模式满足了学生们更深层次的需求时,才会吸引顾客,留住顾客。


被称为“校园咖啡第一品牌”的重庆豆芽咖啡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已在川外、南译、重邮、理工等高校拥有5家门店。




他们如何能将一家独立的校园咖啡馆打造成直营连锁?


——贴合学生群体,营造校园人文风的环境。建立咖啡图书馆,向同学们提供免费借阅图书服务。


——以咖啡馆为平台,吸引不同的学生圈子。不定期举办手工课、摄影展、民谣音乐会、咖啡沙龙等活动,打造属于自己的咖啡馆文化。


——以学校为基点,差异化运营。南方翻译学院的“豆芽”主打“英语角”;重庆理工大学的“豆芽”则以“人文校园风”聚拢文艺青年……

【 3 】

校外巨头

把自习室搬到咖啡馆里


与散布在学校中的小型咖啡馆不同的是,诸如漫咖啡这样的连锁大咖进驻校园,更多的是靠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和舒适的环境吸引顾客。


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漫咖啡甚至直接将店面开在了教学楼里。


这里大部分顾客都是在自修的学生。一杯咖啡几本书,或者在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资料、写论文。




这些咖啡馆倒更像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自习教室。


——体量大,环境佳。有别于独立小咖的局促感,一二百平的体量,温馨的环境,无论是自修还是聚会,都能够各取所需,互不影响。


——选址靠近留学生宿舍。国外留学生比例,直接决定了咖啡西餐厅的生意好坏,国外留学生丰富,绝对能够给其他国内同学带来潜移默化的西式消费心理,会刺激国内有钱学生的消费西式消费欲望。


——选址靠近留学生宿舍。国外留学生比例,直接决定了咖啡西餐厅的生意好坏,国外留学生丰富,绝对能够给其他国内同学带来潜移默化的西式消费心理,会刺激国内有钱学生的消费西式消费欲望。


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消费能力显然更强,这也为漫咖啡这样的大型企业进驻校园提供了先决条件,一杯咖啡三十多块,仍旧一座难求。


目前来看,连锁咖啡由于其客单价较高,体量较大,前期投入也较大,更适合在北上广等消费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进驻校园、


【 4 】

结语


在小编看来,选择在大学开咖啡馆,就是选择了一种自由的慢生活方式。


一年工作九个月,给自己放三个月的假也未尝不可。


在象牙塔里,起码还能够永葆一颗年轻的心,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