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燕文集《冷月花语》(古体诗词80首)

 晓峰书阁 2016-03-16

1、《渔家傲.春晓》

冷月花魂

 

鹊叫枝头户外晓,

拥裘移步掀帘帩,

风动花摇玉雪照。

凭栏眺,

倚窗喜看梅枝俏。

 

旖旎春光轻抚袄,

寒梅花下伊人到,

一曲清歌犹未了。

回头笑,

春思几许催人老。

 

解析:

冷月老师的这首《渔家傲 .春晓》,是咏梅之作。梅花的绽放处在冬春交替之际,总是迎寒斗雪而开,梅花的绽放也最能让人萌生对春的渴望,“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又被誉为报春之花。

咏梅又以鹊叫、雪景、春光来作为空间背景烘托。描述冷月这段时间生活的悠闲富有情趣同时又能细品出淡淡的忧郁。词的外意是写梅花,内意实为写人;写人与梅花一样的冷傲却不争春夺艳,亦花亦人,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上阕写发现寒梅初放情景,

“鹊叫枝头户外晓”,清晨喜鹊在家外梅花树枝上欢唱。这里我把鹊‘叫’理解为唧唧喳喳地报喜,在我们海安这一带都有把喜鹊当着报喜鸟的习俗。一个“晓”字可谓力顶千斤,穿云透雾,寥寥数字便让我们知晓了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意境深邃,有“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味道。

“拥裘移步掀帘帩”,披上裘绒大衣束住披肩的秀发碎步来到窗台掀起窗帘向外眺望,这句话用四个动词(‘拥’、‘移’、‘掀’)来描述冷月急切想知道喜鹊报的什么喜事,(‘裘’古指冬装,在这儿我就理解冷月的裘绒大衣),(‘帩’古代指男子扎头的头巾这里是指冷月头上束发的头饰发卡之类),“拥”字在这儿是 ‘穿’‘裹’‘披’的意思,但换那个字都没有“拥”字有灵气,同时一个“拥”似乎看到了冷月娇小的身躯,高盘着发髻,娇气的体质,款款前移。虽然没有写快,一个“移”“掀”字把冷月那份浪漫、雍容,深藏闺厢略带忧郁的情趣刻画得惟妙惟肖。

“风动花摇玉雪照”,梅花在皑皑白雪的映照下迎风摇曳,这句话用简单的三个动词(‘动’‘摇’‘照’)便把梅花“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迎风战寒斗雪绽放情景描绘得生机勃勃,如诗如画;风动、花摇、雪照,是多么美丽灵动的一幅画啊!

“凭栏眺,依窗喜看梅枝俏。”这里(“凭栏”古诗歌中常会用来表示忧愁,思念,独自沉思等意)靠着窗台眺望着依窗而长的梅花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越发地俏丽可爱。

上阕的听、走、看、想都一一点到,意境深藏,让人意犹未尽。

“旖旎春光轻抚袄”,妩媚的阳光暖暖地照耀在绒袄上,我看象“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誉梅于人的轻盈娇美,妩媚动人。

“寒梅花下伊人到”,在这春寒料峭的天气,傲雪绽放的梅花象鹅绒般随风而舞,有位女子雪中倚立梅花树下,梅和人已在白雪中融为一体了。

“一曲清歌犹未了”,看到这儿我才明白冷月的心境,“清”一是告诉我们是清唱;二是清歌,唱的什么歌我还在猜?大家也在猜?是《梅花雪》?《梅花梦》?《梅花三弄》?这都不重要,此时此景一首歌唱了仍然没能让冷月从沉醉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觉悟。

“回头笑,春思几许催人老。”(意识到有些不妥)回眸嫣然一笑,对春的思念之情或许会让人惆怅变老。这里把一个淑女借对梅花钟情歌唱、娇羞幽思、喃喃细语、哀叹红颜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借梅花抒情的举不胜举,经典之作也有很多,陶渊明独爱菊,冷月老师独爱梅花、莲花,爱梅花剪雪裁冰、一身傲骨,爱莲是心中有孔并无垢尘,  爱花出淤泥而不染,而这与她的性格又正好相符。

冷月老师善用白描手法,自我风格,用词清新秀丽,强调协律。这首词上下阕共62个字便写得通畅圆润,面面相应,堪称是春之韵的一个力作。

 

                                          徐开俊 

 

 

 

 

 

2、《渔家傲.春晨》

冷月花魂

 

春雾深深深几许?

柳丝袅袅纷飞絮。

半倚云窗衣湿露,

拂袖去,

管他阴霭风尘雨。

 

紧闭帘门居简寓,

鹦哥窃窃聊心语。

抚键轻弹抒一曲,

清静处,

鸟鱼花草添新绿。

 

 解析:

《渔家傲.春晨》,词的开始就抛出了词人的一个疑问:春雾深深深几许?此句应取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但欧阳修的庭院是实物,是可视之景;而冷月用的春雾却不同,一是点出了季节是春天,二是雾是可观却摸不着的。所以词人发出深深深几许的疑问更有诗意,更有想象的趣味。顺着疑问,词人自问自答,也解读者疑惑:“柳丝袅袅纷飞絮。”在春雾弥漫之中,柳丝飘飘,飞絮纷纷,清风拂面,宛如仙境。
     仅仅两句,一问一答,词人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春风轻拂、晨雾弥漫、柳絮飞扬的境界里。词人在做什么呢?哦,她正“半倚云窗衣湿露”,这句不仅交代了诗人的情形,也呼应了“春雾深深深几许”的疑问。你在窗内看风景,别人看你也成了风景。冷月半倚窗台看着风景,无奈晨雾弥漫;而我们看窗内冷月,犹如雾里看花,云中望月。这就是我对“云窗”的理解了。冷月她可能在凝望,也许在思量;可能是一会儿,也许是很久。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衣湿露”了。词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误落凡尘的女子,在春天的一个早晨,她倚窗远眺,无奈白雾重重;时间凝固,衣衫湿露。以她往日的性情,一定会有些许惆怅,或者心有难解之结了。但今天,她没有。她“拂袖去,管他阴霭风尘雨。”她好像有一点生气,但更多的是一种洒脱!阴雨雾霭,终究是过眼烟云;风霜冰雪,只不过一时嚣张。荣辱尽忘,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两由,观天上云卷云舒。冷月她身在凡尘,心已脱俗。
    词的下阕,词人转而写实,“紧闭帘门居简寓”,此句意思在冷月的诸多美文中多有体现,我想这不仅仅为词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冷月孤傲清高的性情写真,我们读过冷月的《偷得浮生半日闲》,而“紧闭帘门居简寓”这一句我们体会到了她“躲进小楼成一统”了。人是群居动物,冷月总是深居简出,独立于凡尘之外。闷在家里,是不是太苦闷呢?不,因为她有“鹦哥窃窃聊心语”,呵呵,大家应该羡慕了吧。原来冷月孤傲但不孤单,清高但不狂妄。你看她“抚键轻弹抒一曲”,她的人是“紧闭帘门居简寓”,但也一样和我们一起上网,一起在大观版里吟诗作赋,还附上一段段美妙的音乐让我们陶醉其间。
     此时的词人,在干什么呢?“清静处,鸟鱼花草添新绿。”多么惬意安逸的生活啊!鸟语花香,兰馨鱼乐,管花管草管心情,乐山乐水乐大观。
    冷月喜欢清静,我们就不打扰了,我们只要在版里静静地把她的诗词,慢慢地品味。

 

                                             吴文凯

 

 

 

 

3、《渔家傲 . 七星湖畔荷香找》

冷月花魂

 

夏月凉风何处晓?

七星湖畔荷花好。

淡抹浓妆西子少,

皆窈窕,

红粉出水凌波照。

 

疑是仙娥藏绿草,

画船撑入轻摇槁。

借问暗香何处找?

莲子笑,

修得心苦脱尘傲。

 

解析:

时值盛夏,闷热难当。冷月老师的一首《渔家傲.七星湖里荷香找》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七星湖,任画舫游荡,觅花香,赏荷花,看潋滟风光。

炎夏酷暑,汩汩流淌的小河边,纤纤拂丝的柳树下,都是纳凉的地方。冷月老师把纳凉消暑和观荷赏景巧妙地联动起来,更具诗意,意境更高。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对这夏季的燥热有了几分的降噪之感。

“夏月凉风何处晓?”

用一句反问句的形式开头,把处在这炎夏之下的人们寻求凉爽的焦躁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像是在打听,又像是喃喃自语,首句中的“月”不光是在告诉我们这夏日炎炎之久,也在暗示我们这“冷月”在觅求凉爽之地久矣。“晓”字当论这句话中的一节,古诗词中,往往因为兼顾词的押韵,而将词序颠倒,本是“夏月凉风晓何处”?而翻译时,则更要将词序打乱,“你可知晓这酷暑难当的夏月清凉之地在哪里?”轻轻的一个“晓”字,便把词章诗意勾起!

“七星湖畔荷花好。”

七星湖是江苏海安境内的一处人工湖泊,是理想的旅游景点。水深域宽,荷绿花红,泛舟之上,可领略旎旖风光;徘徊于木桥,可呼吸清新空气;湖面垂钓,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时值盛夏,更是理想的度夏之地。

七星湖盛产荷花是早就名声在外了。冷月老师把目光聚焦到湖面的荷花,这是她夏日纳凉的理想上选。诗词的插图选用的是同城朋友所拍摄的荷花作品,足以显示七星湖之仙子绰约了。

承上句,一下就毫无悬念地锁定了七星湖。正如古人李商隐所云“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七星湖上飘来的阵阵荷花馨香,牵动着冷月的灵魂。“好”加重和强调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淡抹浓妆西子少,皆窈窕,红粉出水凌波照。”

地域的开阔,浩渺的湖面,阳光的照射,在湖面清风的吹送下,荷花的自然本质,娇艳芬芳,让人感到在这夏天的七星湖丝毫不比西子湖差,甚至西子湖还比不上开满荷花的七星湖,由“少”字可见。这句话中冷月老师运用典故来描述和褒扬七星湖的美,把苏东坡《饮湖上初晴雨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名句巧妙地运用到诗词中来作为过渡和衔接,让我们有着更形象和直观的印象。七星湖的美,不光是美在她的清澈湖水,还有满湖的如翡翠的荷叶,以及随风摇曳的荷花。

“皆窈窕”,形象地把荷花比着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仙子仙姿绰约,把“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一下就勾勒出来了。冷月老师把荷花在凌空出水后的娇羞妩媚,矜持高贵,名媛风范,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清澈如镜的湖面,涟漪荡漾,如众仙起舞,舞动着翩跹的裙裾,洒落着清凉的雨露,唱着盛夏的赞歌。“凌”字的运用更是要表达荷花仙子的不俗。

上阕的写景,把我们从这盛夏的闷热带到了绿荷飘香的七星湖,寥寥数语仿佛让我们赏荷的同时,感到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在感觉上,都能体会到荷花带给我们的清爽和凉意。

 

 “疑是仙荷藏绿草,画船撑入轻摇槁。”

这么美轮美奂的湖面上,定是有仙子在硕大的荷叶中躲藏。于是登上画船撑入荷叶之中,去寻觅那让人心动的仙子。实际上是大自然赋予七星湖如此美妙的仙境,泛舟七星湖,穿行在叶与花之间,尽情地享受着人在画中游的真情实景。句中的“疑”“藏”“撑”“轻”“摇”副词和动词的巧妙结合,让置身于岸边观赏的人,也有着要一下湖中的冲动,去探寻,去搜索,去目睹藏于荷叶之中的仙子。“疑”字当头,仿佛非要找到,方才心安。“轻”字又好像怕惊动仙子。但我认为是对“仙子”的敬畏与尊重,在现实中也是对大自然生态的一种保护。

“借问暗香何处找?莲子笑,修得心苦脱尘傲。”

湖面上馨香四溢,波光粼粼,摇橹撑槁,却是难觅踪迹,不得不停船下锚,悄悄地询问莲子,这湖面暗香涌动是从何而来。一个“借”字,道出了词中上下关联之意,既把冷月他们找寻一圈的意思表达,又把找不到仙子的不甘心之意流露。借问莲子,又是在考量莲子。“莲子笑”,从莲子的笑而不语中就已体会到莲子的不俗,她没有因为满湖娇艳芬芳,而显得自鸣得意,自是静卧花蕊,贤德恭谦。满湖微风吹散着扑鼻馨香,沁人心扉,在这流火的七月,莲子的清澈饱满,就象一袭红妆的新娘破梦而来,娇羞妩媚,一缕丰盈的檀香,伴随着风的舞步,款款踏入诗人的心田,这是莲子潜心修炼的正果。

荷花睡莲,自古而今的文人骚客,都爱借之吟词赋诗抒发情感,或是划船摇橹醉入荷花,或是在岸边漫步取景摄像,用现代科技留住娇美瞬间。

下阕借景抒情,荡舟湖面,觅香寻仙。借与莲子对话,使诗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没有着墨写荷花如何的娇贵、“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但依然能够感觉到她的气质不凡。“傲”是荷花潜心修炼,傲视群芳的气质所在。而这种气质正是诗人在这物欲横流浮躁不堪的社会所向往和追求的。

                                      
                                              徐开俊 

 

 

 

 

 

 

 

 

4、《一剪梅.中秋思》

冷月花魂

 

红袖香凝桂子秋,

风沐玉魂,

月注清楼,

倚栏遥望夜明城。

叶影婆娑,

梦幻忧柔。

 

 

碧水涛涛一江流,

云走天边,

花落心头,

瑶台琼阁守寒宫。

低诵诗文,

轻解思愁。


赏析:

冷月老师在国庆中秋双节之时写下的这首词非常漂亮。认真学习,细细领会,颇有心得。

词的起句“红袖香凝桂子秋”,领起全篇,这句意境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了季节景色,而且烘托出了冷月情怀。意境虽清凉幽然,但颇有仙风灵气,同时更透着淡淡的轻愁!
    “风沐玉魂,月注清楼。”上句“风沐”两字,很有分量,“风沐”,是轻而又轻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冷月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怕羞涩的心情。其实,“月注清楼”虽没说忧愁,却令人生怜。胜似“举杯消愁愁更愁’。

“依栏遥望夜明城,叶影婆娑,梦幻忧柔。”借写夜景来抒发情怀,仿佛看到冷月站在“望月亭”的栏杆边,翘首遥望海安城(我猜的)这节日的夜晚。银色的月光照着身边的桂花,叶影儿轻轻地触摸大地,一缕淡淡的思绪象一幅美丽图画萦绕梦里。
   “碧水滔滔一江流,云走天边,花落心头。”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及境,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借写江河、云,花,来抒情,增加了艺术创作上的感染力,同时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更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天高云淡,冷月凭栏遥望远方的城池,滔滔江水放佛在眼前奔腾不复,一股相思之情悄落心间。

  “瑶台楼阁守寒宫”一句,又仿佛看到了嫦娥在广寒宫,靠吟诗作文,打发思念的惆怅。“低诵诗文,轻解思愁”是遥与上阕“风沐玉魂”、“月注清楼”两句相拍合的,其意境与上阕互动,珠联璧合。

其中“低诵诗文”(我臆想这“诗文”),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究竟是什么诗词要求证先生本人!
   冷月这首词不愧为婉约词,其词无论在意境或文字凝炼度或写作手法上都是难得的,我认为是上上之作!
 

                                       徐开俊 

 

 

 

 

5、醉花阴 . 秋菊凌霜傲

冷月花魂

 

萧瑟凄风突惠顾

残叶飞何处

花落又添愁

雾雨朦朦

哭把秋心诉

 

万红落尽开迟暮

清骨临寒露

莫道不思春

孤兀凌霜

只为香魂护

 

解析:

在这季节交会,刚刚踏入深秋之时,冷月老师紧扣着时节脉搏的作品就新鲜出炉了。

“醉花阴”是词牌名,这也是我看到冷月老师的一首新词,词的题材与体裁和别的作品有明显的区别。

在这深秋里,由于季节变更,万物变得萧条不堪,让人的心情也为之黯然神伤。通过对凄凉秋色的描述来抒发冷月的寂寞与思念春光的情怀。

但是现在这季节交会更替,好像只在书本上划分明显,而我们在生活中感觉这暖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前几天是凉如三秋,这几天有暖如三春,让人难找秋的感觉。这首古体诗词,是冷月凭借丰富的文学阅历穿越时空隧道为我们打造的又一部秋之韵。

 “萧瑟凄风突惠顾”,吹着树儿噼啪直响的强冷空气突然降临了,这强冷空气的侵袭,不仅是布满了整个天宇空间,也罩上了冷月的心头。通过对“萧瑟”“凄风”的叙述,惨淡、轻寒、劲风的情景映入我们眼帘。“突惠顾”,“突”在告诉我们季节变更交替,说来就来,是自然规律,又突出了突然性。这个“突”字突的巧,“惠顾”更象是不请自来,有无奈之意。同时“顾”字又是仄韵起押的第一字。刀刀见骨,功夫了得。

  “残叶飞何处”,残枝败叶被吹得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紧接上句,意思进一步描写出环境的凄凉。“秋风扫落叶,落叶飞何处?”这也是疑问句,用漫天飞舞的残枝败叶要飞到哪儿去?来正解词人这茫然烦乱的心境。

“花落又添愁”花儿的凋零谢落又添上新的忧愁。字面上是看着自然界的花开花落忧郁忧愁,其意思还是紧接上句更进一步地描述词人对凋谢花儿的怜悯、惋惜。其喻意是岁月无痕的悄悄流逝,生活在闺阁中的冷月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因孝长抚幼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活动范围,生活的阅历都有些制约,爱美的冷月叹息自己的花容月貌也慢慢地滑落,心中百般忧愁,无限感慨。

“雾雨朦朦,哭把秋心诉”。烟雾朦朦秋雨,哭泣着对秋诉说衷肠。到这儿我们才看到一个“秋”字,点出了这深秋季节的特色,让我们也感觉到了这“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滋味。

丝丝朦朦的秋雨更象是冷月在哭泣着对这恼人之秋的无奈诉说。显然这弦外之音,在暗示词人愁思满腹,而闭关自守的她又不愿对人倾诉,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清幽的月儿喃喃诉说,然后再流泻于文字。

上阕写树叶、花儿在深秋季风的劲吹和绵绵秋雨的侵袭下,一遍狼藉萧条。冷月更是触景生情,黯然忧伤。

“万红落尽开迟暮”,万物萧瑟枯萎落定,姗姗来迟的菊花悄然开放。

这句也是承上启下的,先是告诉我们“万红落尽”再而一转“开暮迟”没有直接写菊花,不像陶渊明写得直接“采菊东篱下”但大家都知道在这深秋季节万物黄枯之时,唯有菊花是逆流而上、沿寒而开的,思路新颖。

“清骨临寒露”,菊花骨清气傲地面对秋霜寒露。敢在秋霜寒露中绽放的菊花,就不怕这恶劣的自然环境,越是风吹霜打,越是盛开怒放。

这句描述既是对菊花不畏寒而开的褒赏,也是对词人高贵品格的一个烘托,运用巧妙,对“菊”的感情丝毫不亚于对“梅”的感情!

“莫道不思春”不要说不想春天(开放)啊,设问的手法也是这首词的艺术特征,同时“莫道”也带有反诘和激问的意思。细细揣摩,“春”字更是赋予了更多情感内涵。

“孤兀凌霜,只为香魂护”傲然挺立傲视寒霜,就是为了呵护灵魂的圣洁。从这儿能看出来为什么“莫道不思春”,有这份勇气、骨气于寒霜中傲然挺立绽放,就是为了对心中那圣洁的呵护。“凌”字,意味蔑视寒霜,驾于之上。“香”字不只是菊花的味道,更有内心的上上品质。

下阕把“万红落尽”菊花登场,迎霜挺立绽开的高傲气势展现得酣畅淋漓,同时又把词人心中的那份遥望,通过菊花的“凌霜”得到寄托。

词中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描写菊花而通篇不写一个菊字,通过对季节、环境及其性格特征的描述。让我们一目了然。

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我们依然看到了冷月那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的形象。

 

                                             徐开俊 

 

 

 

 

 

6、《声声慢.初冬梅花儿开》

冷月花魂

   
黄花红叶,万物披霜,凄风虐扫深秋。

懒倚门楹,堂前孤雁啾啾。
夜来雨声簌簌,似轻泣、低诉秋愁。
突变故,欲谴秋之错,换季难纠。

几点祥霙惠顾,喜把冬来报,初景独优。
闻鹊欢歌,疾飞歇落枝头。
如春暖阳普照,试挽秋、秋愧开溜。
梅开艳,笑旖旎,香气幽悠。

 

(注:词中的“祥霙”,是白雪的别称,见清朝陈康祺的《郎潜纪闻》)
     

解析:

 

在这季节更迭交换之际,冷月老师又一首咏梅题材的新鲜作品,横空出世,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首词风格与之前我学习的又有所不同,意味亦显独特,笔锋非凡,值得一读。

《声声慢》词牌名,原名《胜胜慢》据传是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入韵,故此得名。在此我们不去深究。

“黄花红叶,万物披霜,凄风虐扫深秋。”

点明这是在菊花绽放,丹枫摇曳的季节,大地万物饱经风霜侵袭,肆虐的凄风横扫整个深秋。“披”字的运用生动灵气,是说大地万物无一异外都处于霜的包裹之中,使人顿感气候深凉,心情忧郁。后一句中“凄风”的描述,不是把这菊花、枫叶,大地万物带进深秋,而是连“虐”带“扫”硬是毫不客气地统统逼进深秋。再次让人深感忧伤难禁。

开头三句,点明季节,起领全词,对花、对叶以及万物傲霜还有恼人秋风的横扫描写,一下就把我们带到这恼人的季节。着重写景,这个环境避开“凉”不见“冷”,却显露出冷月触景生情的愁肠情节。

“懒倚门楹,堂前孤雁啾啾。”

(冷月)心灰意懒地依傍门楹,看着堂前落单的孤雁呜咽哀鸣,这句更是冷月触景生情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是着墨述情。“懒”字的述说不是说生性懒惰,而是由景及情心里感伤无奈的流露,看到堂前孤雁南飞哀鸣景象,心中的忧郁、苦闷更是无处述说,愁绪满怀。

“夜来雨声簌簌,似轻泣,低诉秋愁。”

夜半的凄风苦雨和着风吹叶的沙沙声,像是在轻轻地哭泣,又像是在诉说对这深秋的幽怨哀愁。借助夜来风雨声,宣泄内心幽怨,巧妙地运用“雨”来哭泣、“声”来倾诉。同时又让我们要知晓这哭泣倾诉的缘由。

“突变故,欲遣秋之错,换季难纠。”

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想要怪罪,都是这秋惹的祸,可这季节的更换变化又怎么好改变呢?看到这里更是泾渭分明了,都是遭遇这突然变化的天气给闹的,要怪罪这秋的不是,冷月又宽容地强调,这季节更迭又怎么好纠正呢,反过来又怎么好怪罪呢!

 

上阕用49字,详尽地描述了处于深秋季节的菊花,红叶遭遇霜侵风虐,急于南归的孤雁哀鸣,夜来风雨突袭,写景抒情,一愁连一愁,层层叠进。同时又让人感觉这深秋已处于冬的边缘,为下阕做好了铺垫。

 

“几点祥霙惠顾,喜把冬来报,初景优游。”

几片祥和瑞气的雪花儿潇洒地来到深秋,终于带着冬的信息来报喜了,这初来乍到的景色十分悠闲怡人。

历尽深秋风霜的侵洗,看到祥霙降临,冷月笔锋一转,一扫心灵阴霾,喜接冬的来临。看到飘渺白雪把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万物易容,到处景色怡人,到处风光秀丽。“游”字跟进,也难言冷月的喜悦之情。

“闻鹊欢歌,疾飞歇落枝头。”

难隐喜悦之情的还有那喜鹊,几片瑞雪带着冬来报喜,看到瑞雪的降临,喜鹊是欢歌笑语,映雪飞舞,一路急飞歇落于梅花树枝上,放声歌唱,唱响了这冬的旋律。

冷月对初冬瑞雪、喜鹊欢歌歇落梅花枝头的这段描写,让人心生愉悦,放飞心情,饱满情绪。

“如春暖阳普照,试挽秋,秋愧开溜。”

恰似阳春普照的暖阳,想尝试着把秋挽留,可萧瑟的秋羞愧难当,悄悄溜走。

这段拟人化的述说,更是冷月心情放飞后的俏皮表现,把季节交换说得幽默诙谐,增添了诗词的灵气,增加了人的喜气。

“梅艳开,笑旎旖,香气幽悠。”

梅花娇艳绽放,喜笑颜开柔和美丽,香飘悠长。

梅花顶风冒雪迎寒而绽放的高雅气质,在上、下阕整境的烘托下,脱颖而出。“笑”傲江湖,唯有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枝独秀,“笑”看旎旖风光,期盼春天的儒雅风度,在一个“笑”字上一览无余。幽香悠长,更是冷月精神气质的一个延伸。

 

下阕48字景情铺开,笔锋突转,喜迎瑞雪,欢呼鹊跃,辞秋迎冬,喜看梅花绽放。冷月把自己的欣喜、欣慰之情溶于其中,一气呵成。

 

整首词由表及里,都流露着冷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期望祥和美好的性情。从上阕看到菊花凋零,红叶飘落,凄风劲扫,孤雁哀怨..无不是在感叹由于季节的变换,给大地万物带来的无情摧残,心生怜惜,哀怨忧愁,把冷月的婉约诗词的风格展露无疑。

词的气候节点也选取得当,深秋初冬,配以两幅插图,更是形象直观地表白处在红叶飞舞、凄风劲扫中的冷月无奈咏叹的生动画面。环境易变,万物凋谢,唯梅花逆寒而动,笑迎春天。(我去院子看了梅花树,有了花蕊)但在诗人眼中早已绽放满枝,香飘四溢。

纵观全词,冷月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叠进的手法,描景抒情,把对生活的热爱,崇尚自然和谐美好的心灵恰到好处地浸溶在诗词之中。

 

                                            徐开俊 

 

 

 

 

 

 

7、  自度曲.采风曲塘

冷月花魂

 

风和日暖冬阳天,兄妹喜游曲塘。

花庄浮桥观钓忙。

揭竿争装酷,止水掀峰浪。

 

韩馆姜师故事多,龙胡泡羊汤。

校园芦笛神采扬。

草鸡蛋不假,一程歌欢畅。

 

注:

1、        此词押的“ang”脚,故,若句中有出现对版友网名不恭的地方,敬请谅解,图的是开心。

2、        本词中,将同城同行的版友网名都取其中一字嵌于词内,请“风驰二手车、金喜汽车装潢、婆罗揭谛、和尚夫人、冷月花魂、我是峰、龙得利、酷啦啦就是我、心如止水、和尚、海岸线的浪、一介布衣、li090、胡哥”各自找到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

3、        曲中的“芦笛飞扬”校长,姜主席,贾书记,还有没参加我们的活动的“催生衣店”的“甜甜的水滴”、羊肉酒店的韩老板,也请你们找到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哦!(贾书记,对不起啊,只好用“假”来替代您的“贾”了。)

4、“揭竿争装酷”、“草鸡蛋不假”、“姜师故事多”、“龙胡泡羊汤”,来源于:  A、在池塘观看人家钓鱼时,我们几位版友,拿着人家钓来的大鱼,几位抢着举起竿子佯装钓到了大鱼,真乐!     B、在曲塘街上,几位版友买草鸡蛋的经过挺有意思的。    C、姜主席在宴席上的故事很精彩,我窃笑,只是我一则都记不起来了。    D、宴席上,有方便面泡羊汤,因为要嵌进龙得利以及胡哥的名字,故用龙胡替代方便面,委屈了龙得利和胡哥了。

解析:

《临江仙》是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三平韵。词的引跟出处,我们不去研究。

如果大家看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电视剧,就一定被她那优美动听的片头主题曲所吸引,就是著名的词《临江仙》谱曲的。

《临江仙.采风曲塘》,这是最近冷月先生与朋友们去曲塘采风写的一首词。词由里透外都洋溢着轻松活跃的氛围,展现了先生和朋友们在采风活动时的情景,着力描写了短暂旅游的过程和愉悦欢畅的心情。

这首词是我见到先生为数不多的轻松愉悦型,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把去采风的朋友们的网名,悉数囊刮其中,更是添加了词的感染力、亲和力和互动性、趣味性。也展示先生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风和日暖冬阳天,兄妹喜游曲塘。”

(初冬的海安大地)寒风习习,冬阳和煦。兄弟姐妹们喜相逢去曲塘游玩。(曲塘是海安八大卫星中心镇之一,系千年历史名镇,位于南通市与泰州市交界处。)

词的开始就交代了季处于冬,寒风习习,但天公作美,阳光普照,适宜外出游玩。(于是)和兄弟姐妹们高兴地约定前往位于海安以西的古镇曲塘游玩。词的第一句就写得明快,轻松活泼。也在细说先生心情晴朗,兴趣盎然。

这句话中“风和日暖”四字,把自然环境景象突现了出来,更把组织这次活动的两位大版排列最前,寓意不凡,君不见“风”即风驰“和”即和尚。 “喜”字,可谓是连贯巧妙,一则说明天气晴好先生的喜悦心情,二则说明与兄弟姐妹相逢时先生的激动之情,三则是把“金喜”网罗其中,让其看后有惊有喜。

真是喜中有喜,喜上加喜,让人喜不自禁!

“花庄浮桥观钓忙”

 (先生和朋友们)在花庄休闲垂钓河面的浮桥上忙着观看钓鱼。

花庄原曲塘镇下辖的一个乡,现已合并,地名沿用。其境内有一垂钓中心位于老变电所那儿,里面亭台楼阁,人造湖、浮桥流水、休闲场所,一应俱全。是理想的观光旅游景点。

冷月先生和朋友们游玩的第一站便是这儿。众人在垂钓中心,甩杆钓鱼,嬉戏游玩。没有钓鱼的便在四处观赏歇脚,看到鱼儿上钩,便是欢呼雀跃,呐喊加油。

这句话中的“忙”字不光是为了押韵而进行的语句倒装,同时在体现观看钓鱼目不暇接的忙,也在暗示垂钓的见鱼儿上钩忙碌起钓的情景。

一个“忙”字的点缀,把活动渲染得有声有色,顿让人有种暗想参与的冲动!

“揭杆争装酷,止水掀峰浪。”

冷月和姐妹们看到兄弟们那么潇洒的钓到鱼,也争相拿杆去钓鱼,动作虽有欠熟练,认真模样也挺潇洒,很酷!水面上是钩起钩落,水下是鱼儿乱串,宁静的水面,顿时绿波荡漾、波光涟涟。

“峰浪”表面上在指水面波浪滔滔,实际上也把“我是峰”“海岸线的浪”也包入其中,更是指游玩嬉戏已达到了高潮!

上阕把季节、天气、人物和去游玩的目的地,一笔带过。着墨细说花庄垂钓中心里的钓鱼的场面以及和兄弟们互动钓鱼的热闹景象,把旅游休闲的乐趣,一下便推到高潮。

“韩馆姜师故事多,龙胡泡羊汤。”

韩馆(曲塘镇韩四羊肉馆,系该镇出色菜馆之一),在韩四羊肉馆中午的宴会上,高朋满座,觥筹交错,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助兴小插曲是一个接一个,高潮不断。

姜主席绘“声”绘“色”地讲了许多故事,更是令大家捧腹大笑,最有意思的便是龙胡面泡羊汤,堪称一绝!让先生是过耳不忘!

“校园芦笛神采扬”

曲塘中学校园的芦笛飞扬校长热情地招呼大家参访校园,风趣、幽默地讲解曲中的趣闻轩事。可谓是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周到细致。到这儿先生把活动的主人翁芦笛飞扬校长请出来,在词意的构思上是独具匠心,在叙事铺垫上层层推进,达至高潮的压轴戏,大腕闪亮登场,精彩人生,经典演绎。

一个“扬”扬出了主人的真挚热情,扬出了活动的重场戏,扬出了先生和兄弟姐妹们的激动之情。绝非仅仅是一个押韵了得!

“草鸡蛋不假,一路歌欢畅。”

短暂旅游活动中,有在农贸市场面对草鸡蛋判别真假的趣闻,有一路欢歌相互偷拍的精彩瞬间。

下阕着墨活动中的趣闻轩事,有吃的故事,参访的故事,校园里的欢畅等。

整首词上下阕构思缜密,逻辑性强。记叙了活动的过程,表达了冷月先生放飞心情时的喜庆愉悦,又包进了参访的兄弟姐妹们的大名。互动热潮!每句话有如一段故事!既可相互切割,独立成章,又承接有序,热闹精彩!

                          

                                  徐开俊 

 

 

 

 

 

 

8、《定风波.西楼望月自心晴》

——和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冷月花魂

 

 

风过竹林送乐声,踏歌和曲步轻行。

小拽一枝为木马,何怕?七贤伴我写人生。

 

乍暖还寒惊梦醒,春冷,拥衣坐起挑灯迎。

抚键赋词诗稿处,愁去,西楼望月自心晴。
 


附苏东坡原作: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东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

《定风波.西楼望月心自晴》,是冷月诗词当中,风格和曲调轻松活泼、心境豁达、言表豪爽的一首词。

“风过竹林送乐声,踏歌和曲步轻行。”

开篇就入手擒题,首抓一个“晴”字,先勾勒出一幅美丽诱人的画面:在初春时节,早春的风儿吹过竹林发出的音响象是送来的音乐声,(冷月)和着曲子踏着歌声迈着轻盈的舞步走着。

尽管这幅美丽的图画是虚拟的,经过冷月的丹青妙笔的轻轻挥洒,便点染和赋予了“风”、“竹”鲜活的生命。

“竹”,四君子之一,先前欣赏过冷月老师的诗词中,对“梅”、“兰”、“菊”都有过妙笔生花的描写,让人印象颇深。今又在词中出现“竹”,而且赋予“竹”新的使命,就是配合 “风”奏乐,奏响春天的交响乐。

外面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听着“风”和“竹”奏出的和谐乐章,先生走路是“踏歌”“和曲”“步轻行”。虽然未说先生的心情何如,但这一连串的描写,还是让我们看出了先生面对着初春到来的喜悦之情,面对着风吹竹林奏响春之乐章的澎湃热情。面对如此壮丽的场景,先生的喜悦之情是无以言表,正如古人所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用在这里不为过也。

 “小拽一枝为木马,何怕?七贤伴我写人生。”

轻轻地拉下一枝(竹)当木马骑上,不用担心怕什么,有“七贤”伴随着我的左右。

这里先生不是在写实,更多地展示了她的一种心态,是带有几分的活泼顽皮可爱,也可以说是潇洒和悠闲。在承接上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了词的内在含义。

骑上小竹马,两手抓竹枝,悠闲晃悠,这是我们儿时大多都经历过的,到这儿也勾起了大家更多的童年梦幻。藉此联想到古代 “七贤”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秉持建安文学精神,这一直伴随着诗人。(指文学创作方面和写作的技巧精髓,与七贤的政治主张和生活态度无关)古“七贤”他们大都是“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这首词是公元2010年3月1日也就是正月十六写的。是冷月他们“七贤”聚会后不长时间而作的。作品中所提的七贤与生活中的冷月在古诗文写作与欣赏上面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是年正月初六应凯歌的热情相邀,凯歌、冷月、岸柳、海巴子、余总编、绿叶、管冀,相聚海安“天上人间”酒家。)

用现实生活的角度来思考这句话,我们更愿意理解成是她在西祠上或是她在人文圈子当中相互学习、勉励、交流、切磋的一帮朋友。“何怕”是一句倒装句,用这儿确是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用海安话说,我怕什么或是有什么好怕的,显得底气十足,就源于此。

上阕巧寓勾画了一幅动态的“风过竹林”、“踏歌和曲”、“小拽一枝”当木马以及竹林七贤悠然生活情趣的一幅画,诗人步伐轻盈,嬉戏竹林,亲近自然,崇尚和谐生活。

“乍暖还寒惊梦醒,春冷,拥衣坐起挑灯迎。”

已是初春季节,夜晚睡觉还是被寒冷惊醒这万里春梦,依然感觉到春寒袭人,干脆披上衣服坐起来挑灯相迎。

冬末春初,气候总是在飘忽不定,白天艳阳高照,晚上是风寒浸骨,睡至半夜时常常冻醒。什么原因?冷月老师就用两字道明“春冷”

读到这儿冷月老师似乎在告诉我们这美好的场景,这美妙的音乐原来是南柯一梦,而且这梦还被这春寒给冻醒了,略觉遗憾,也许是梦中的景致比这描绘的还要好,诗人就干脆穿衣而起,挑灯相迎这令她如醉的景象,怎么相迎在下句有很好的诠释。

“抚键赋词诗稿处,愁去,西楼望月心自晴。”

(冷月)坐到电脑前,轻抚键盘,纤纤玉指舞落间,诗词文稿登银屏。被寒冷惊醒的郁闷忧愁是一扫而去,在西楼(冷月喜欢易安风格,习惯称自己居住的小楼为易安笔下的“西楼”)望着夜空皎洁明亮的月亮,心情就象这月亮一样格外地柔美恬静。

下阕再由梦境回到现实,在更深人静之时赋诗词于荧屏,驻楼凝望长空皓月。并在词的收尾中点出诗人爱好文学,爱好诗词写作的人生主题,只要创作诗词歌赋,纵有千般愁绪,也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心静如镜,犹如夜幕苍穹上的一轮明月幽美皎洁。

冷月在构思这幅画时诵古论今,巧寓安排,把文学创作上的许多直描、比兴、借寓等都巧妙地揉进了自己的文辞之中。

                      

  徐开俊 



 

 

9、《七律.咏梅》

冷月花魂

 

轻挪细步小枝裁,

只为清风梅艳开。

饮露沐琼如润笔,

诵文作赋似抒怀。

半轮月辉携香至,

一枕诗魂入梦来。

临雪谁家孤女立,

玉肌冰骨净尘埃。

(注:“小枝裁”,这里是指梅花细嫩的枝叶,源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
   近日和尚、胡哥等拍摄了许多以梅花为题材的作品,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鲜艳欲滴,一张张美丽的定格栩栩如生,犹如报春的天使,律动着春的脉搏,舞动着春的旋律。在传递春的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梅花绽放的季节,诗人豪情万丈,泼墨挥毫写了许多诗词来咏梅,以此奏响春的旋律,放飞春的梦想。我摘选一首诗来学习!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偶句末一字要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但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颔联和颈联按常规要用对仗。对此我们不去细细研究!

 

冷月老师在春寒料峭时节的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踏着皑皑白雪,冒着冷寒之气,循着携香而至的清风,轻挪脚步细细搜寻清香之所在,原来是那斗寒傲雪的梅花绽放而飘逸的清香。在这如此美好的夜晚,“风”“花”“雪”“月”各路诸侯都已聚到一起,恭迎“春”的到来,而这个“春”正“轻挪细步”带着她的报春使者“梅”向我们款款走来!

 

由此引发诗人喜悦感怀之情,写下了动人的诗篇,区区56字饱含了诗人的深情厚意。热爱生活,讴歌大自然的喜悦豪情都精炼浓缩在这如画的篇章中,让读者有着置身其中之感!

 

“轻挪细步小枝裁,只为清风梅艳开。”诗的首联便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定下全诗的艺术基调,(我)轻轻地挪动细碎小步来到有如春风剪辑的梅花树下,(为什么呢?)只是因为这初春乍暖还寒的清爽之风吹开了斗寒的梅花!平常的话语,没有悬念地便把读者轻轻地带入赏花氛围的意境。“轻挪细步”,“轻”符合诗人的娇轻身材之特征;动词“挪”,虽与“迈”同义,但力度上则大相径庭,“挪”,更符合诗人淑女形象。 “小枝裁”,梅花树枝上的花蕊犹如春风剪裁一样的齐整。首联中的上联告诉了我们诗人借着月光,踏着瑞雪,来到梅花树下,紧接着便道出了原委是“只为清风梅艳开”。“梅”为全诗的诗眼,一切都为之展开。“轻挪细步”“只为”“清风”等这些词的运用,有着浓烈的感情色彩!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对大自然生活的欣喜之情!

从首联踏雪寻梅的意境中就带动出诗魂的精神内涵,让读者能循迹诗人的两栋框架结构去落实自己的两条思维空间。“轻挪细步”寻梅赏梅之情,正是诗人所崇尚冰清玉洁的精神家园。“清风梅艳开”的自然界奇葩之景是诗人着墨描述的景观花园。一个是主观心理存在的,一个自然客观存在的。两个框架有如姊妹建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以下的颔联和颈联中得到了升华,诗的整体上更是绚丽多姿!

 

“饮露沐琼如润笔,诵文作赋似抒怀。”这联是写诗人对梅花颂扬之情,也是承上联梅花迎风斗雪娇艳盛开后,诗人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饮露沐琼”也只为挥毫泼墨而润笔。“诵文作赋”更进一层地表达“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憨态意境,直抒胸臆。联中自然之“花”在诗人眼中不再是冰冷附枝的自然之物,用她的审美观念来审美,“花”就是有灵感的感情对象,可以融入交流,从她的描述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这种精神在强烈震撼,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深深地驱使诗人为之讴歌,这在诗人诸多诗词中都得以体现。

 

“半轮月辉携香至,一枕诗魂入梦来。”这联是写诗人醉入花香(主要还是花的品和质),魂牵梦萦。高挂天空的半轮月儿普照的光辉含着梅花的馨香洒落,诗人带着如诗如画的甜美心情进入美好的梦境。从句式上看此联是严密的对仗句,是诗人对梅花的进一步褒扬,让读者能产生思维空间上的共鸣。借助“月”色的光辉,携梅花之清香,进入诗一般的“梦”境,仿佛梅花的艳香就飘荡在读者思绪的空间。这种真挚朴实的感情流露,对梅花清香的描述,都是诗人清气傲骨精神的升华。

 

“临雪谁家孤女立,玉肌冰骨净尘埃。”这联在回应上联,也是对上联情感流放的一个收缩。谁家女子“轻挪细步”一个人站立在风雪中呢?下句做了很好的诠释,诗人和梅花一样共敌雪天风寒,远离喧嚣浮华,情极纯洁,淡泊名利,不屈权势,不媚世俗,象梅花一样坚守自己高雅的品格,不在乎色彩的淡素与绚丽,展现自我的铮铮铁骨,展示自我的生存价值和意义。末联以“玉肌冰骨”和“净尘埃”作结,归到了诗人所极力营造的情感空间。

捧阅这篇作品,品悟人生之哲理,实乃高雅之享受!


                                           
    徐开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