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佛理: 认识生命痛苦的根源(1)

 心明斋 2016-03-16

古往今来,人类为探索幸福而不懈地努力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一切就是获得幸福的手段。然而,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在充分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那么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如果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询问,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人会因身体病弱,长年缠绵病榻而痛苦;有人会因衣食无着,终日操劳不休而痛苦;有人会因为年龄渐长,依旧孓然一身而痛苦;有人会因感情受挫,无法排谴孤独而痛苦;有人会因为希望当官,但是升职无望而痛苦;有人会因为生意清淡,不能赚钱发财而痛苦…… 各人处境不同,追求不同,对于痛苦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但所有这些,只是痛苦所带来的现象,并不是痛苦产生的根源。若是一个人因为衣食无着而痛苦,一旦吃饱穿暖就能获得永远的幸福吗?若是一个人因为身体欠佳而痛苦,一旦恢复健康就能获得永远的幸福吗?若是一个人因为单身而痛苦,一旦结婚成家就能获得永远的幸福吗?若是一个人因为地位低下而痛苦,一旦官运亨通就能获得永远的幸福吗?如果我们的痛苦可以通过这些现实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世界上大约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依然沉溺在痛苦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生命里还存在着烦恼,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无论地位高低,无论人生遭遇怎样,总是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痛苦产生。 

我们要想生活得快乐幸福,就必须找出痛苦的根源,然后在根本上断除它。就像医生治病,必须清楚病根所在,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的治疗只是治标而不治本。虽然能暂时缓解病情,但病灶不除,总会有发作的一天。那么,造成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佛法告诉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从无知、执著、烦恼、造业、苦果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无知

我们通过正信学佛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对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有了正确的认知,自然破除了过去愚痴颠倒的错误思维,树立起正信正知正见,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才更深的体会到无知就是缺乏透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对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人类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道生命的前因后果。对于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人类同样感到陌生:我们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念,时而烦恼,时而欢乐,时而痛苦,时而狂喜…… 这一切情绪的变化,我们作为当事者,常常是茫然不知所措。

错误的观念是无知。由于我们缺乏透视人生的智慧,就无法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因而颠倒黑白,产生许多错误知见、观念。而一个人的认知是指导生活的准则,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对于不信因果的人来说,往往会带着侥幸心理从事不法之事,一旦果报成熟,痛苦自然难以避免。而对于享乐主义者来说,以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只知奢侈浪费,乃至尽情挥霍,不明白人的福报是有定限的,就像银行存款一样,支出多少就会减去多少。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一生的福报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享受一分就损失一分,如果只知挥霍,福报享尽,未来的命运就只有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因而祖师教导我们:“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报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也就枯竭了。”所以说学佛的智慧者知道享福消福不如惜福,自己动手积福。

迷信也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人类对于命运的关注,使古老的算命术至今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命运到底有没有呢?这个问题我们从前两天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虽然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命运的确存在,算命、看相虽能说明事物的现象,但却未触及事物的本质,不能解释造成不同性格命运轨迹、发生各种天灾人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更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从根本上挽救或改变命运。包括当今还有不少人迷信风水之说,无论是买地还是盖房都要请风水先生勘查指点,其实,正如俗话说的“求阴地不如求心地”,真正能够对人生的命运轨迹产生最直接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心念言语行为。学习了佛法,我们认识到命运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命运就可以主宰一切,因为我们的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我们每时每刻所造作的善恶业力,而业力又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而发生着变化。 

也有人说,以上这些我都不信、都不迷。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别在乎和关注的人和事物,从而使自己的心念不停地转向那个地方。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心之所迷:贪财的是财迷,贪色的是色迷,贪权的是权迷,其它如球迷、歌迷、影迷……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财迷会为了敛财而绞尽脑汁;权迷会为了地位而费尽心机;歌迷会为了偶像而朝思暮想……

总之,没有觉悟的众生,难免为五欲六尘所迷惑,难免向外界攀援。因为有所迷,就会有所执著,而执著正是痛苦产生的根源之一。当我们的心沉浸在某件事物时,就会被它的种种变化所操纵,就无法超然物外。 

通常,世人总是习惯于忙忙碌碌,不肯将心念稍做停留。除了工作、家务之外,我们还用各种娱乐将所剩无几的业余时间打发殆尽。使我们只有在外境的刺激中才感受到所谓的充实,一旦稍有闲暇,就觉得空虚无聊。其实,这种所谓的充实是短暂而虚假的。真正的快乐与充实来自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如果我们能够致力于内心世界的认知和开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轻安自在,根本不需要借助外境的帮助。  

(二)执著

由于无知,我们还会进一步产生执著。众生的执著几乎遍布生活的时时处处,它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无知,来自于错误观念指导下所产生的分别,在虚妄分别的基础上加以执著。对于这种执著,佛教将其归纳为两类: 

1、法执:

即对法的执著。说到"",我们通常会理解为法律或法则,而佛教中所说的""是广义上的""。它包括了世界万物运转的真实规律:不论是精神的、物质的;还是有为的、无为的;也不论是善良、清净的,还是丑恶、染污的 …… 都属于""所涉及的领域之内。一切事物都可以从法的角度去分析。

明白了法,再说法执。众生的法执非常普遍,比如我们对名言概念的执著。其实,语言不过是后人约定俗成的符号,与事实并非一体,就像我们说到"" 这个词不会烧嘴一样。但众生愚痴,总是将名言概念执为真实的存在,其中尤以对名字的执著为甚。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下意识中将名字认作是自己本身,无论是恭维赞叹还是诽谤辱骂,一旦和自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就会失去平静,会随之欢喜,而随之愤怒。

除了对名言的执著,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是呵护备至。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乐,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佛陀教导我们:“有生无不死”。其实色身就好比是房子,如果我们把房子当做是“我”,把这个色身执为永恒不变的实体,就难以面对它的衰老,难以面对终将来临的死亡,那么也永远无法认识我们本有的佛心自性。

我们还对身体的色相执著不已。尤其是女孩子,对容貌的珍视更甚。不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身体的装修,涂脂抹粉、变换发型。其实,我们的身体远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干净,皮肉下不过是骷髅般的骨架,骨架里不过是无法美化的五脏六腑,至于脏腑间的内容,就更是污秽不堪。每天,我们正是带着这些自己所不喜欢的内容四处走动,不但不嫌弃,还要将它们套上华丽的包装,百般珍爱。虽然我们的体内"九孔常流不净",但众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执身为净、为常,才引起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因而佛陀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观心无常”。  

除身体以外,我们还执著财富为实在。对很多人来说,财富的拥有已不仅是为了生活的保障,更是使贪欲得到满足的手段。可我们想过没有:积聚的财富终将消散。如果我们将财富视为永恒,无疑是在生命中埋下了又一粒痛苦的种子。 

对异性的执著也是导致痛苦的原因之一。我们所向往的两情相悦一旦落入现实,总会带来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如意:或是由于单相思而带来求不得苦;或是由于天各一方而带来爱别离苦;或是由于生活中的摩擦而带来怨憎会苦。若是双方彼此爱慕,又会进一步希望相爱到永远,可世间是无常的,心念是无常的,无论什么样的爱情誓言,都难以经受无常的考验。 

除此以外,众生的执著还有很多:对地位的执著、对事业的执著、对名誉的执著、对亲人的执著…… 殊不知,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而虚妄不实的,如果我们将其妄执为有,妄执为常,就好比是作茧自缚。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缘起的假象,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我们的执著。  

2、我执:

我,是主宰、常一、不变之义。

众生总觉得在自己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作为主宰。因此,时时为我着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强烈的自我:我喜欢,我讨厌;我爱,我恨…… 如果作个统计,我们一天不知要说多少 " " 字?因为有了 " " 的观念,进而产生我执。  

通常,我们会执名字为" "。但凡听到自己的名字,总会引起特别的关注,觉得这个名字就是我,赞叹它就是赞叹我,毁谤它也是毁谤我。其实,我们的名字只是父母取的一个代号而已,并不能代表真正的 " " 。否则,我们只需换个名字,就能将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而那些有别名、笔名等不同名字的人,又以什么作为 " " 的象征?所以说,执名字 " " ,为之忧喜,实在是毫无意义。  

我们也会执身体为" " 。色身乃是四大的假合,其中何尝有 " " 的存在?可凡夫却由于无知,将当下这个虚假的色身妄执为我,所以,就会为了容貌的美丽或丑陋,为了身材的魁梧或矮小,为了身体的健康或衰弱而斤斤计较,徒寻烦恼。老子说 "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 " 。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 身为苦本 " 的真相。  

我们还执服装为" " ,格外注重外表的包装,以为一身名牌就高人一等;我们还执工作为 " " ,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处世的面子所在;我们还执地位为 " " ,一旦身居要职就不可一世、趾高气扬 …… 其实,服装、工作、地位与真正的 " " 又有什么关系?当这一切发生变化时," " 是否也会随之而起起落落?

众生的执著形形色色,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我执和法执。正是由于执著,带来了无尽的牵挂和众多的烦恼,带来了种种事与愿违的痛苦。我们只有用智慧的观照破除无明和执著,才能体会到放下的自在,体会到冲出樊笼的解脱。

特别说明:考虑到每次学习时间不适合过长,每日的共修资料有一定的篇幅限制。请学习者注意,切不可断章取义,共修内容需要恒心连续持续学习,思维法义综合理解融汇贯通,树立正信,依教奉行,解行并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