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凿 [集解]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 刘宝楠《论语正义》辨“温”字曰:“温无寻绎之训。温为寻者,‘寻’与‘燖’同,即与‘燅’同,不谓绎理也。此《注》盖误。” 邢疏:此章言为师之法。温,寻也。言旧所学得者,温寻使不忘,是温故也。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章明为师之难也。温,温燖也;故,谓所学已得之事也。所学已得者,则温燖之不使忘失,此是月无忘其所能也;新,谓即时所学新得者也;知新,谓日知其所亡也。若学能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此乃可为人师也。孙绰云:“滞故则不能明新,希新则存故不笃,常人情也。唯心平秉一者,守故弥温,造新必通,斯可以为师者也。 温是寻绎之义,亦是燖暖之义也。 [朱子集注]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黄式三《论语后案》:温,燂温也。故,古也,已然之迹也。新,今也,当时之事也。趋时者厌古,而必燂温之。泥古者薄今,而必审知之。知古知今,乃不愧为师。《论衡·谢短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又《别通篇》:“守信一学,不能广观,无温故知新之明。”《汉书成帝纪》阳朔元年诏云:“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百官表》云:“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以上四文以通古今为说,汉师相传如此。 关于这一章的理解,主要有两种阐释:一曰旧所问、旧所知为故,温固而得新知;一曰温故者,前代宪章为故,而时、势之变迁,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温故是考前代之宪章,知新是参当代之得失。而《论语稽》则另创一说,以为“温故知新”即是师,见程树德《论语集释》所引。 从孔子的因时损益,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则解以知古通今似乎比较恰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