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不虚传的“观澜古墟”——“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四)

 369蓝田书院 2016-03-17

名不虚传的“观澜古墟”

——“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四)

 

观澜古墟(当地俗称老街),位于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它是当地客家人的先辈,于300多年前建墟开市,历经清末民初的兴盛繁华,至民国中后期逐渐衰落。它与深圳墟(东门)、沙井清平墟、沙头角墟一起,并称深圳“四大名墟”。尽管岁月沧桑,但这里原貌依旧,商铺骑楼当街,碉楼红楼相映,古树古寺相伴,它们一起见证了曾经辉煌的时代。

 


观澜河畔的“小香港”

 

观澜古墟地处观澜河畔,东邻龙岗,西连宝安,南接福田,北依东莞,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建墟后,四周客商前来交易,商铺日渐增多。据有关资料记载,鼎盛时期的观澜墟,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商号众多,各种行当,应有尽有,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墟市。墟期逢农历初一、初四、初七,早晨六七点开市,下午五六点收市,而在年节繁忙时则通宵不散。往来客商,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香港地区及至国外。据记载,在观澜古墟曾出现过一张山西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的银票。


时致民初,观澜墟因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渐成为外国商品进口和内陆商品出口的中转站,是宝安、东莞、惠州和整个东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因此“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不绝于市”,商业繁荣,远近闻名,被誉为“小香港”。

 


 

客家特色的碉楼

 

在观澜古墟,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碉楼,当地客家人俗称为炮楼。东门街是炮楼集群,现存9座碉楼。其中的成昌楼是深圳最高的碉楼,位于观澜古墟东门街,建于民国年间。该碉楼坐东向西,平面呈长方形,长7.4,宽5.4,墙厚0.7,楼顶护墙外饰一周黑一周红彩带,四面各设二处“口”形望孔,东西两面各设一鱼形排水口,西北角、东北角各设一瞭望台。高八层、占地面积42平方米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这些碉楼多为明清时期传统的中式客家特色的建筑,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尽管这些碉楼已经人去楼空,但其斑驳的历史遗痕,不减当年的巍峨之势,为古墟增添了更多的沧桑与古朴。

 

 

岭南风情的骑楼

 

骑楼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是西方建筑与中国岭南文化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它不仅适应岭南地区的亚热带气候,而且有突出的商业实用性。在观澜古墟的商铺建筑主要是以骑楼为主,骑楼跨越人行道遮风避雨,每家商铺的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两至三扇窗户。有的是中西合璧,楼上是木质的中式阁楼,楼下则是砖墙砌成的骑楼,楼上住人,楼下经商,外加一条半封闭的走廊,突出了商住两用的功能。


观澜古墟的骑楼与广州的骑楼则有所不同。广州骑楼连通整条街道,观澜古墟每个商铺前延伸的骑楼却是独立的,两侧封闭不能穿行,保留着这种古建筑形式发展的早期形态,融合了岭南特色与西洋风格,有如欧洲中古时期的古镇。

 


 

中西合璧的“红楼”

 

在观澜古墟的龙岗顶街,坐落着一座外观豪华,富丽堂皇,保存完好的四层西洋式建筑,这是一座巴洛克式四层西洋建筑。因建筑外观为红色,当地人又称之为“红楼”。它占地面积67.5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四层,楼高约为20,建于民国1923年,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建筑。


该楼是观澜君子布籍华侨万启年于民国初期从国外回到观澜后,根据从国外带回的建筑图纸的式样,按照国外的建筑风格,在当时观澜古墟最繁华的地段,建起了这座建筑,取名为“公益酒家”,即“服务公众,造益于民”之意。酒店在经营上吸收了西方的经营理念,是观澜第一个将酒家与旅馆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商家。在如今的这栋建筑的门楣上,仍然保留着当年“公益酒家”的牌匾。

 



引领潮流的卖布街 

 

观澜古墟的街道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卖布街”。它是各类布匹、成衣及配套产品专业市场。鸦片战争后,香港的割让,成为商品贸易的自由港口,西方国家的工业产品通过香港运输到内陆,洋布也是其中之一。从观澜步行到香港只有半天的路程。商贩们早出香港,晚归观澜,走路肩挑,将这些洋布运古墟销售。在这里可以买最新、最洋的布匹、成衣,其色彩鲜艳、结实耐用、又轻又薄,引领时代潮流。直到今天,在卖布街,依然看到一些具标志性的残留痕迹,如商号二层正门之上的两侧,有“洋贸、布匹、省布”等字样,足见当年这里人潮涌动、热闹非繁的景象,不亚于现在的东门。

 

 

见证岁月的古树和古寺

 

在观澜古墟沿河街上,有一棵古榕树,经有关部门考证,已有近200年的树龄。树高宽阔,枝繁叶茂,粗大的树枝就像一只巨手伸向天空,庇佑着世世代代的观澜人民。如今,这棵榕树已成为孩子嬉戏玩耍、游人驻足休息和附近居民休闲纳凉的地方。

 


古寺位于古墟西南龙岗顶,即观澜河东岸。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此后数十年来,香火鼎盛。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观澜当地百姓对古寺捐资重修,并在大门石匾上锲刻“观澜古寺”四个大字。

 

 

古树、古寺与滔滔的观澜河一起,见证古墟的沧海桑田。如今它们依旧屹立在此,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岁月。

 

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观澜古墟兴建于清朝初年,是出现在“迁海复界”这一历史背景。这一时期大量的客家人进入深圳地区,观澜古墟所在地是主要迁入地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劳作之后,他们于乾隆年间就开始建墟贸易,成为当地的贸易中心之一,他们也由“以农为本,耕读传家”向“农商并重,多方发展”的转变。在街市建筑融合多种风格,既有传统客家特色的碉楼,又有岭南风情的广府骑楼,更有中西融合的“红楼”,这反映了当地客家人能够乐于接受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吸取优点,体现了“开放、包容、创新”的“滨海客家”特点。


尽管今天的观澜古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失去原有功能和作用,但它却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缩影,集中反映了深圳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文化生活的风貌,堪称为“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深圳未来的“清明上河图”

 

观澜古墟作为一个历史遗传,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突出古墟的特色,可将其打造成为集旅游、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客家风情街区。目前,观澜古墟整体改造项目已经启动。不久的将来,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清明上河图”就会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图/ 黄震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兼代理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