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鲁克林》|漂泊的人另有一个故乡

 墨菊香 2016-03-18



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电影《布鲁克林》就有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气质,传统的年代,离别代表一个人即将在你的生活中消失,或许是一段时间,也可能是永远。一部电影,能把故事讲好,就已经很足够,尤其是在商业大片、粉丝电影大行其道之时。

 

我非常推荐《布鲁克林》,这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刚看完就想立刻再看第二遍的电影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不那么高深难懂的文艺片之一,你不用刻意让自己静心或是集中注意力,因为在开始看的那一刻,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拉扯进去,慢慢安静下来,过程很放松。我不敢保证你一定会在里面找到共鸣,毕竟看电影和阅读都是很私人的事。但对我而言,这部影片代入感极强,因为我能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相同的经历与感触被一些细腻的情节赤裸裸地击中了。

 

电影离上映已过去快三个月了,不算特别新。查到的简介是这样的:


       “《布克林》(Brooklyn)是福斯探照灯公司行的一部影,由约翰·执导西·罗南艾莫里·科恩多姆纳尔·格里森主演,于2015114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改编爱尔兰作家科姆托的同名小爱尔兰姑娘艾莉20五十年代来到纽约,希望可以出一片天地,在里她需要在纽约的大城美梦与爱尔兰的小生活、酒老板吉姆和意大利裔水管工托尼之做出抉

   

乍一看,还以又是碎冗情,但看了几分钟后我就立刻发现它的画原来如此高大上,画面也很有感——精致的服装,耳的口音,心悦目的姿。踏踏实实地叙述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不矫情做作,很朴素,但不失生动。背景音乐也恰到好处,带动情节。整部电影看下来,就像吃一道熟悉的家常菜,细水长流,有滋有味。

 

故事有关分离,有关漂泊,有关挚爱,有关挣扎。现在人们背井离乡,再遥远也不至与家人失去联系。看看自己的日常,身在海外,却也能随时随地和爸爸妈妈聊着微信,实在想念了就视个频,好像彼此还形影不离地陪伴在自己的生活中。难以想象,那个年代,唯一的往来方式只有书信,思念该如何疏解。任何的联络都需要时间,着急不得,等待应该是一种常态。会不会因为这样,从前的人看上去都比我们少浮躁了几分。


(网太卡没有看高清的版本,所以图片不是很清晰还请谅解)


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我的思乡病来的很早,初中刚离开父母,一个人到北京求学的时候,就尝到了万般无助的滋味,即使身旁有亲戚百般照料着,也还是难以走出那种痛苦。在学校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从没遇到过的事情,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紧急情况出现时,还是会措手不及。


在影片中也是如此,艾丽丝初到布鲁克林,业务刚上手并不熟练,但上司不会那么善解人意,给你时间去调整,必须控制好自己的状态,否则接替你的人比比皆是。




尽管工作上严苛的要求磨练了爱丽丝的意志,可乡愁仍旧是无法逃避的问题。离开过家里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一个人闯荡有多艰难,故乡是一个无法触及的区域,只要一想起,就会忍不住产生退缩的念头。有两段对话我特别感同身受:





他乡有时也能灌以新的生命——当你有了一个心爱的人之后,度过想家这个阶段的时长至少会除以10。他所在的任何地方,都将成为自己的家。我想,何时陌生的地方能真正生出归属感,除了时间,一定还要有爱情。爱丽丝和很多人的步调一致,在布鲁克林,她很快遇到了一个心上人。这个男人是意大利裔,并不富裕,但很温柔,很有魅力。他俩同框的每一个镜头真的都有初恋的感觉。感受一下:



爱丽丝在给姐姐写的信里这样描述了他:



关于建立自己的家,有一处也很令我动容,爱丽丝问起她的室友会不会结婚(她的室友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被自己的丈夫背叛),她的回答是:“我当然会再结婚。” 大多数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家,拥有一个流着不同的血液,有很多瑕疵,却是至亲的人,这甚至可以成为一些人毕生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没有远大理想,只要有爱就能存活。




看到好多影评写过“人在故乡为异客”这样的句子,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在外面游荡太久的人再回故土难免会觉得生疏,严重的还会产生不适感、隔阂感,这很正常,也并不可耻,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更习惯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其实故乡应该是一段回忆,即便从没离开过,还是会有回不去的角落,不忘记,就好了。


还有一堆让我深有感触的片段,只是涉及太多剧透,就不能一一赘述了。而且,虽然讲的是布鲁克林,但看完之后好想去爱尔兰啊啊啊。好吧,此处一万字化为三个字:去看吧。




我是瓷兔子,一只心中有很多很多爱的兔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