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清塊」 是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 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幾次, 在磕磕碰碰後留下一塊難看的印記。 但是,對某些人而言, 他們的瘀清卻來得如此「悄無聲息」。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呢?
瘀清是如何產生的? 瘀清是由於皮下血管破裂,血細胞漏出至血管外並積聚在皮下組織中而形成的...
輕輕一碰就烏青,這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人們見過的瘀清總是形態各異。在醫學上,根據瘀清直徑從小到大,我們將其分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 瘀清的顏色也並不是「青一塊紫一塊」那麼簡單。 如果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 瘀清一般在早期呈暗紅色或紫色, 逐漸會轉變為黃褐色或黃綠色,然後才慢慢退去。 這是因為紅細胞中含有血紅素,從血管漏出之後, 血紅素不斷分解代謝變化為其他物質, 進而產生了這樣的顏色變化。 一碰就瘀清,這是為什麼? 正常人體具有非常精密而又複雜的止血系統,當機體遭到外來創傷時,便會啟動「應急防禦體系」。要理解為什麼會產生瘀清,就一定要對這套體系建立基礎認識。 簡單來說,這套系統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三個方面組成: 血管: 人體的血管好比河堤,血液好比河水。在我們皮下組織中,分佈著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毛細血管,它們的平均直徑只有8微米,比頭髮絲還要細10倍。血液通過這些血管到達組織,供給養分;
血小板: 血管中的血小板就好比堤壩中的磚頭,它們肩負著「搶險突擊隊」的重擔。當血管出現破口時,它們會快速聚集到破裂處,封堵住血管的薄弱部位,避免出血的發生;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好比水泥,它們能夠將血小板緊緊粘附在一起,就好比水泥將磚頭都粘在一起, 砌成堅硬的堤壩,避免出血。 當發生碰撞後,毛細血管壁會破損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迅速做出反應:破損部位的血管會迅速收縮閉合;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也會蜂擁而至,齊心協力避免出血的發生或範圍擴大。
如果損傷較大,我們的應急防禦體系沒來得及充分止血,血管中的血液就會有一部分進入到我們的皮下組織,這部分的皮下出血便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瘀清。
所以,對於大部分正常人而言,只有當碰撞的力度較大,對毛細血管產生足夠破壞時才會出現瘀清。
什麼情況下,人體的止血會出現異常? 對於防禦體系存在異常的個體而言,可能輕輕一碰、甚至在沒有發生碰撞的情況下 依然出現瘀清。如果你理解了止血所必須的三大要素,那產生異常現象的原因也就不難解釋了。
血管脆性增加: 在輕微損傷後即可破損,或者彈性較差無法快速閉合。比如老年人常見的血管性紫癜,就是由於血管彈性變差所導致。
血小板數量或功能存在異常: 體內少了這樣的一支「搶險突擊隊」,自然出血風險會相應增加。比如年輕女性多見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就是由血小板減少所導致。
凝血因子數量或功能異常: 人體體內的凝血因子種類繁多,各司其職,缺乏其中任何一種因子均會導致出血風險升高。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血友病,就是一種遺傳性的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一般在幼年就會出現輕傷後出血不止的情況。
一碰就瘀清,我該怎麼辦? 雖然很多韓劇的橋段都會把諸如瘀清、流鼻血等作為女主角得了白血病的引子,但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類事件的概率真的很低。
回憶: 是否有碰撞過出現瘀清的部位; 再回憶: 是否近期有頻繁發生瘀清現象。是否服用特殊藥物; 觀察: 瘀清的大小,部位,分佈,形態等特點; 再觀察: 除了瘀清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
通過以上的幾點的判斷,發現僅僅是單個部位的瘀清,並且你沒有感到其他不適,建議繼續觀察。
一般來說,瘀清會在兩週左右被完全吸收 如果你覺得兩週時間太長,可以通過早期冷敷(傷後一天之內),後期熱敷等加快吸收進度。但其他民間療法,諸如穿刺放血、拔罐等均存在一定創傷,切勿嘗試。 你發現了以下幾種情況,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時間短,部位多,範圍大: 短時間內出現多部位瘀清,或是瘀清範圍逐漸擴大,吸收延遲;
伴有其他不適症狀: 發熱、關節疼痛、皮膚瘙癢、腹痛、血尿、大便發黑、鼻出血、頭暈乏力、皮膚發黃等;
年幼發生且有家族史: 少年兒童自幼便出現輕傷後大片瘀清或皮下出血,且親戚中有同樣情況,要當心血友病的可能;
長期使用某些預防血栓的藥物: 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服用此類藥物, 例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氯吡格雷等, 而這些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出血風險, 會導致你更容易出現瘀清。 如果服藥期間特別容易出現瘀清, 建議至醫生處複診,評價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人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儀器, 它總是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保護我們。 瘀清的輕易出現是一個「信號」, 能夠讓我們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通過病史詢問以及化驗檢查, 醫生都能找到產生瘀清的根源, 從而對症治療,避免更為嚴重的情況發生。
瘀清是出現是一個常出現的「信號」... 這個信號如果有異常,千萬要趕快就醫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