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8)

 红日春风 2016-03-23
第二十八讲 讲于2015年1月4日
只要是白腻苔、胖大舌、有齿痕,这就证明身体里有水湿,舌苔白厚是寒湿,水滑苔就是水湿更严重。如果上面微微有一层黄,那就是湿郁化热了,三十七度体温下水停住不走就会产生细菌。妇女的盆腔炎就是下焦水湿过重,就是炎症已经湿热生虫了,肺炎就是咳嗽、声重、舌苔黄腻。白腻苔可以用利水药利掉后,没有存积水饮细菌自然就没了。祛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再就是风能胜湿,可以用防风、苏叶等风药。治鼻炎离不了苍术,去上焦的湿,西医输液治鼻炎好不了是因为湿的环境没去掉。中耳炎或耳内有湿听别人说话不请,阳神出入的地方、属阳的七窍被阴湿气郁住了,五官感觉就不灵敏了。用泽泻、白术、薏米、苍术把湿化掉就好了,反复好不了就是没有湿根去掉。青光眼的眼压高也是水液代谢失常,五苓散属于苓桂剂之一,茯苓泻肾水就能强心阳。还可以配合柴胡类药,增加三焦利水的功能。
第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脉浮证明表上还有,还是喝水不解渴,这里其实省略了小便不利。这要和白虎加人参汤的烦渴、脉洪大、高烧、苔黄燥鉴别,这个是白腻,脉洪大也是跳得快,比较浮而有力,波形跟洪水一样。脉浮数没有那种力量。阳明证一般不会小便不利,阳明证嘴唇干红,喜冷饮,五苓散证喜欢喝热水。一般白虎汤证都高烧,五苓散证不太高烧,但都有厉害的头疼。我们要根据症状辩它的病机在哪里,不是光辨证论治,不是对症下药。白虎汤的病机是热盛伤津,五苓散证是水饮不化。
第七十三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茯苓(二两)桂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