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龟尾转抖—摘自朱利尧新著《练拳》

 清河堂主人 2016-03-23

龟尾转抖


                     -----摘自朱利尧新著《练拳》


      凡是好的拳,都应有一套省力而能发出强大劲力的训练方法。下面讲一下以“龟尾转抖” 练法来说明太极拳之发劲特色。其劲即爆发劲,发劲如火烧身。此劲与弹抖劲略有分别。


       上节“主动、被动、不动” 主要讲分家为主。这节就讲如何贯穿发力吧。自从说了三节开始到松胯,这些又如何连起来呢,其实这都是为发劲做预备的。有说发劲是丹田内转,故而拧小腹发力,这其实是得其形而不知其理。从发劲的方法里是根催,中随,梢发,可以看到发劲之源头实是根节,即脚跟。由双胯转换抖动发劲,称之谓龟尾转抖。 


       为什么要松胯? 可在转换时增大加速度。为什么要胯走立弧? 可以以此来练松胯, 因为这是立体弧形的旋转路线。为什么要转换? 因为有了变动才有加速度。为什么要明三节? 因为这是知劲之始终。所谓劲起脚根,行于腿,主宰于腰胯,发于手。  


       在物理学上,力=质量x加速度。在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愈大,力就愈大。人体以上节最重,故发的力最大。除了利用上节外,还要增大加速度。这个就要从转换及松胯上做功夫。胯根节愈松,转换速度愈快,加速度愈大,力愈大。发动这个松胯转换的关键就是胯关节与尾闾。当后脚蹬时,其力量通过胯关节摧动尾闾,因此尾闾就乘着这个力量快速转抖换胯,因其速度快,以转抖来形容之。尾闾因上连腰椎,下连胯,当转抖时,四成力向下走胯膝踝逆缠,前腿有钻入地之意,六成力上升至上节到肘,肘摧腕至指尖,此发劲之过程。前腿能入地,劲才有根。



(退步庒肘之横击)


      一路拳的步子大,胯走立弧的转换时速度慢,故一路拳基本是练拉松关节及全身协调。二路拳步子小,尾闾只要微微立弧转抖,不要做作或过分用力,关键是抖的速度,力就迅速发到手上。无论走架或搏击,尾闾不要保持内卷,若如此就起不了发劲传递之用。尾闾要转抖,但不可过于泛臀或前挺,只是发劲最后的刹那时尾闾微立弧卷向胯关节一侧,是为了配合胯的转换,这也是身弓。因二胯及尾闾转动时会使小腹旋动,并不是故意动小腹来发劲的。如何把全身协调好,把合力爆发出来。许多练拳者都停留在劲起脚根,形于手这个层次,而忽略了还有其他重要因素配合发劲。以掩手肱锤最后打击动作为例,若只有劲起脚根,形于手的右拳发力,其势不予人圆满及力猛之感。因此有人认为出右拳时,必辅以左拳对拉的通背劲以助其势,虽然如此,但还未算整劲。这种发力方式只是前后、左右劲,没有上下劲。只有前后、左右、上下劲合一而成六方之浑圆劲,才算太极劲力,才算圆满劲力。


       为什么要有左引右打? 因为这是左右劲。左右手的阴阳轻重变换就是用来产生加速度。左引也是太极拳的接手方法。为什么劲从脚跟起经胯转换分配后,要六成劲力回脚跟四成劲力上传至打击手? 因为这就是上下相随是上下劲。也是通过手身与腿的轻重虚实变换使之产生加速度。为什么要训练腕肘肩胯膝踝尾闾这些关节? 因为要全身先分家,再贯穿,因而产生全身最大的劲力。为什么我要把腕、胯关节定为主动关节? 因为这是起速的产生,也是劲力转换与攻防的枢纽。


       所以,我一直强调掩手肱锤就是这个原因,以掩手肱锤最后动作右拳发劲为例。左手顺缠走弧向里向右向下,是下沉,为重手、引手。一方面是用来接敌人之来劲,另一方面就是一个入劲,入劲是指领,小臂随,大臂摧。这时左手肘肩向后有加速度之力,就是用来摧胸摧尾闾摧胯的。这时身微左转。左膝小腿踝趾逆缠蹬地,大腿与胯顺缠下沉,蓄于胯关节,此腿虚。此时左手重,则左腿虚。即上下相随,轻重虚实。左胯催尾闾,尾闾内转转换。大腿与胯顺缠下沉一方面是催尾闾转换发劲,另一方面是用于防守卸敌来力。右手腕逆缠带动尺挠二骨由里向左向前向上或向下弧线折腕击出,同时右膝足趾逆缠入地,上下二节与左右手对拔,腿胯身微左转时,同时来个龟尾转抖,全身骨骼充满争力与扭力。简单而言每个发劲都是由柔运行到瞬间刚,刚落点是各大关节协调的争力、扭力与合力的综合结果。


       人们习惯在发力时,不期然拉紧肌肉,努着力打出一拳。但是太极拳却别树一帜,强调放松及用意不用拙力。有不明白者,认为放松如何打人。也有相信者,却误会其打法,在意带动下,全身轻轻不带一点力的运动,因而打成懈拳,或有慢打者,打成呆若木鸡拳。最后变成了不能技击之拳。为了打好太极拳,必须对刚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为开始。至于什么是刚与柔,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太极拳运动是刚柔相济的,即运行柔,落点刚。柔就是全身关节协调,节节走加速度运行起来产生力量时之态势,是不松不紧,不软不懈的态势。而刚就是当柔运行到落点时的不硬不僵之态势,也就是骨骼间的争力与扭力的合力。柔运行时走圆,刚发劲时为方,故太极拳乃是方圆相生的运动。


       太极拳不用拙力的意思是不用肌肉松紧之肌肉力,而是用全身关节协调之力,即是在全身关节松开下,节节走加速度的结果。这相加的力量,就是太极拳劲。而不用拙力却能产生强大的劲,主要就是利用物理学上的原理,质量x物体的加速度愈大,力就愈大。(力=质量x加速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太极拳就要求各关节松开来做加速度的运动,并且是一节比一节加快的蛹动加速,这样就不须用拙力而生强大的力量,而此力不是僵硬之力,故名刚劲。而一节比一节加快的蛹动名柔。太极拳运动其实不须用多大的肌肉力,只要在开始时腕胯一主动,其后的动作就由身体的节节加速运行所产生的刚柔循环不已而又互为其根的运动起来,全套拳不需用过多的肌肉力,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打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