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学善思 守住初心

 dsjycby 2016-03-24

  前不久,有媒体梳理了50多名贪官的忏悔录,发现有14人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忏悔自己的贪腐堕落过程,以博取同情。这种令人痛心的反讽,恰恰印证了那句古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者,纯真也。我们常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才有未来。这个初心,就是出发的原点,坚守的信仰,恒定的价值,内心的天平。只要初心常在,就不会让“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出身农民家庭的“苦孩子”,这些官员更应该懂得农民之苦,更应好好珍视农民家庭赋予他们的淳朴善良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现实生活中,很多党员干部之所以犯错误,很大原因就是在为官从政的道路上,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有的看见别人有权有钱,自己就放弃本真、丢掉本色,搞起权钱交易那一套;有的看到别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守不住初衷、把不住底线,用尽手段搞房搞车……诸如此类,背离初心,内心没有恒定标准,到头来只能偏离人生轨道,滑向违纪违法的歧途。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变也,而不可夺赤”。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都不应丧失本色,迷失角色,什么时候也不能背离初衷,忘记出发的原点。当我们感到迷茫时、感到欲望膨胀时、感到不知自己是谁时,要多想一想到哪里去寻找初心。

到党章里寻找初心。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规定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等。党员干部多向党章看齐、与党章对表,才不会脱纲离谱、脱轨越界。

到党的优良传统里寻找初心,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90多年来,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是我们坚守党性、战无不胜的法宝。党员干部不丢传统,不忘来路,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到文化典籍中寻找初心。不论是孔孟之道,还是程朱之学;不论是资治通鉴,还是群书治要,都包含着德政之要,都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必须汲取的绝好养料。党员干部多学习中国文化典籍,涵养传统美德,就能逐渐达到“不想腐”的理想境界。

到优秀文艺作品中寻找初心。现在,有很多作风建设的文艺作品,譬如电影《决不饶恕》、豫剧《全家福》等,都生动地告诉党员干部“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只有多以文艺作品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才能保持忠诚、干净、担当。

如今,春天到了,很多人都在寻找春天。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寻找内心之春。经常找一找初心,看一看来路,不让初心丢了,我们才能内心笃定,信仰如一,保持永恒的价值追求,始终在纪律的框架里享受无限美好的春天!(桑林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6-03-24 08: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