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大学在世界屋脊 | 讲述

 汉青的马甲 2016-03-25


讲述 | a place nearby . 北京堂友

组织 | 東西堂 . 北京 王明远

遇见 | 回复6进入東西堂(dongxi99)社群



2011年9月--高考结束后的三个月,我和爸妈坐上火车,前往拉萨。当时网上有热心网友说拉萨的有些藏族还随身佩刀,要是起了冲突,人家有可能用刀解决问题,另外就是有关高原反应的种种描述,吓得我啊,有种重临高考的感觉,差点就打退堂鼓复读了。爸爸也很担心,但是后来他对我说,人家文成公主都能进藏,咱们现在各方面条件这么好,还担心什么?!放心走,先去看看,是在适应不了,咱就回来准备复读。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去了拉萨。


下了火车后我们便直接坐车去了学校。那时拉萨还没有多少大型商场和高楼,整个街区的房屋都很矮,有一种进入新农村建设区的感觉。再加上那几天是酸奶节,很多人都去哲蚌寺看展佛,街上几乎就没什么人。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西藏大学。西藏大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学府。这一点还是让我颇为自豪的,每当别人问我本科是哪的,我就特骄傲的告诉他们,我来自世界的最高学府——海拔最高的,西藏大学。



我所在的学院在老校区,比较小,所以好找地方。找到我们院之后,一进办公室就闻到一股藏香味,里面既有一些现代的桌椅,还摆着一些藏式沙发。辅导员来自云南大理,皮肤黑黑的,但是待人很热情,他先带着我们去了宿舍。宿舍楼三层高,据说太高容易缺氧。宿舍楼前有两块草坪,天气好的时候,女同学会站在晒刚洗的头发,还会有三五个女生坐在草坪上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吃完后如果困了,就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躺在那休息一会。


刚到拉萨时,除了妈妈有点高原反应,吃不进去东西,有点心慌气短眩晕等不适,我和爸爸基本没什么反应,该吃吃该喝喝,跟在家一样。爸妈在拉萨待了七天,把我放心的留在拉萨就回去了,我也在这座魅力之城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


1
学习篇


学校规定外来游客不让随便进校参观,但是只要你进了校门,除了宿舍不能乱进外,其余地方随便逛,绝对不用担心没有校园卡进不了图书馆,没法在餐厅吃饭等等问题。所以我们同学就笑称,藏大这门难进啊!


我们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很轻松的。早晨9:30上课,1:30下课。3:30上课,5:30下课,回去后吃吃饭,散散步,到7:00再看看书或者去八角街转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临近期末考试或者大四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图书馆人会渐渐多起来,但是冬天的时候,由于拉萨没有暖气,教室和图书馆比较冷,所以很多同学会结伴去食堂,叫一壶甜茶或者酥油茶,一边喝一边复习。



学校图书馆


我们的任课老师藏族居多,但是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实力水平丝毫不逊色与内陆的高校。但是由于我们班级既有汉族又有藏族同学,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就经常三语转换--汉语,英语,藏语……



教室,正在上课的时候闯进来一只猫


 对了,我们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学英语四级过不了不要紧,但是汉族同学一定在拿到藏语一级证书,藏族同学则要拿到藏语四级证书。因此,学校在大二的时候,专门给我们安排了藏语课。PS:藏语很美,我们老师说,只要学会书写藏语,基本就会画画了呢,这绝不是吹牛哦。


2
饮食篇


拉萨的物价较高。但是学校的饭还是相对比较便宜,盒饭5元起,两素一荤,由于藏族不吃鱼,所以肉类以猪肉鸡肉牛肉为主。盖浇饭面食8元起(校外起价13元左右)。拉萨有很多四川人,所以我们学校的饭基本都是川菜。另外,校内食堂还有专门的藏餐馆,主要卖藏包子(里面全是牛肉),藏式肉饼,藏式馍馍(貌似里面有点酥油味),藏面,酥油茶甜茶(这些茶按照磅数来卖,一杯1元,八磅茶相当于一暖壶开水的量,16元)还有藏式盖浇饭(主打咖喱类)。另外学校超市里面还有很多印度尼泊尔的零食,有一种2元一包的印度干脆面很好吃,真的比老北京方便面好吃很多,但是很抱歉没有存图。


不得不提还有炸土豆。拉萨的大街小巷都有卖炸土豆的小摊小贩,土豆条,土豆片,土豆块,还有阿姨背在竹编的筐子里卖的那种煮熟的小土豆,撒上一点辣椒也很好吃。但是,这种土豆可遇不可求,因为这些阿姨没有固定的摊位,背着筐到处走,一般在网吧或者拉萨河边偶尔会遇到她们。



炸土豆条


卖土豆的店里一般还会卖酸辣粉等小吃,但是最好吃的还是凉粉饼。饼大约手掌那么大,老板切好饼以后会削下和和饼一样大小的凉粉,再蘸上店里特制的辣椒就可以吃了。

那时候我和朋友转完八角街回学校的时候就会在街旁的小店买一袋土豆条,再带点其他吃的,一边吃一边走回学校,后边的流浪狗有时会跟上来,给它们喂点,我们也还剩好多,等回到学校,也差不多吃完了。


3
课外生活篇


藏大的课外生活太丰富了!!!我们宿舍楼前是一个小型篮球场,晚上天刚黑,就有人搬出个音响,放着藏族舞曲,然后大家开始一起跳锅庄。刚开始可能只有几个领舞的人,但是不一会儿,大批的同学开始加入进来,小小的操场就像在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大家又唱又跳,差不多九点半结束。


冬天的拉萨没有太阳的地方很冷。很多同学一下课后就涌入足球场,坐在草坪上晒太阳,或者五六个人围成一圈踢毽子。学校每年还会举行锅庄舞大赛,各院都会参加,艺术学院当然是最大的赢家,理工类的有点惨,但是大家玩的开心嘛,所以也就没什么。




最最最幸运的是,我们大学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大一刚去的时候,课程少,他组织我们在学校操场后面的那片荒地上种菜,全班28位同学,分成4组,每组一小块地,种土豆菠菜什么的,还有向日葵。后来领导发现以后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收回了那块地。临走之前,我们的小菠菜也可以吃了。然后全班同学一起买了很多方便面,借了口锅,去学校后边的拉萨河边架着锅,把泡面和菠菜煮着给吃了。



我们的菜地


现在那片地上,只留着这棵灿烂的向日葵。



另外班主任每年还会组织我们去爬一次山。2011年10月1日,刚到拉萨不足一个月的我们爬了海拔4300米的色拉乌兹山。早晨九点开始爬山,中途休息了约一个小时。然后继续爬山。





大约晚上九点左右才下山。十一点到达宿舍,已经累成狗。2012年第二次班级活动,骑自行车去拉萨的郊外——纳金乡。



自行车旁边的牛群,好可爱哒,有木有



中途大家组织了很多小活动


2012年秋季,我们爬了甘丹寺所在的那座山,在下山回学校的途中看到一大片油菜籽地,太美了,可惜没存图。




2013年老师去了美国,访学一年,班里没有什么活动。2014年,老师回国,带我们去了雄色寺。那天天气阴沉,刚上山就开始下雨,所以老师便安排我们在寺庙内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等天气好转以后开始爬山。



山顶合影


2015年毕业季的6月,儿童节那天,老师最后一次带领全班同学去了一趟扎耶巴寺。老师告诉我们站在那座寺庙所在的山顶处向下眺望时,会在一处凹陷的地方看见一个湖,据说在这个湖边转一圈便可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兴致勃勃的开始爬山。




大家最终到了山顶,可是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老师所说的那座湖。不过那天的天气格外的好,云朵就像棉花糖一样。




下午六点左右我们下了山,回到了学校。


4
毕业季


毕业转眼到来。大家拍拍毕业照,彼此拥抱之后便各奔天涯。




但是藏大以及拉萨的每一处角落都标刻着我们的青春回忆。



傍晚的八角街



圣洁的布达拉宫



藏大的后花园


下雪天时大家堆的雪人




这些美好的回忆都留在心底。拉萨和我去过的任何一座城市一样,不是故乡,永远都有一种陌生神秘的感觉,但是它又和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不一样,它让我在异乡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时总给我一种力量,让我向前,就像那些不远万里磕着长头来拉萨的朝圣者一样,成了我心中的一种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