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刀是春秋战国时期由齐国铸造、在整个山东半岛流通的刀形币,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俗称齐大刀,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支。齐刀从面文字数分有: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其中以六字刀最负盛名。相传公元前386年,田齐取代姜齐为齐侯,颁铸“齐建邦长法化”六字刀以作纪念。故长期以来一直有人称六字刀是中国最早有铭文的纪念币,传世极少,是不可多得的古钱币珍品。齐刀在刀身、刀柄衔接处断开,俗称“断脊”,齐刀从形制分有:断脊齐刀与不断脊齐刀两种。 齐刀币一组: 节墨之法化: 齐刀“节墨之法化”俗称“五字刀”为断脊齐刀。公元前770—221年齐邑节墨所铸刀币。面文“节墨”即今山东“即墨”。为齐刀币中最早出现的大刀。通长180毫米-190毫米宽28毫米-30毫米,重51-61克。背面三道横纹下常见一星号,状为“▲”或“”形,星下铭文一字、二字均有,如化、日、工、甘、吉、上、行、司,以及辟封、安邦、十化、大行、法昌等近20种。节墨刀因出土稀少,故钱币家奉为刀货之上品。
安阳之法化:
齐刀“安阳之法化”俗称“安阳刀”为断脊齐刀。安阳为邑名,今山东莒县。文字比“齐之法化”略显粗壮,通长180毫米-185毫米,宽28毫米-29毫米,重44.5-50克,
齐之法化: 齐之法化:
齐刀“齐之法化”,亦称四字刀,为断脊齐刀。铸造年限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之交公元前770年前后,或齐桓王在位亲政时公元前685—643年,形制刃部无高挺边廓,刀背厚实,“齐之法化”通长115毫米至185毫米,宽27毫米至30毫米,重44.5克至53克。大小未尽一致。背面三道横纹下多铭一或二字,可见者为:化、法、日、上、十以及十二、十化、法昌等约10种,少数背面有 “○”型符号。传世及出土数量较为稀少。
节墨法化: 节墨法化刀背平夷,刀脊有断与不断两种,与其它齐刀异是齐刀中最小者通长140毫米-160毫米、宽20毫米-22毫米重33-35.5克,年代较晚。 齐法化: 齐刀“齐法化”,简称三字刀,为不断脊齐刀。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公元前378—324年铸行的大型刀币。面文“齐” 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刀身通长178毫米-190毫米,最宽26毫米-30毫米,柄宽140毫米-160毫米,重40.8-52.4克。因铸造粗疏而略有大小。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内凹,边廓隆起,身、柄接头处一线贯穿,无“断脊”现象。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铭一字光背、二字者少,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数十种,以及符号记如↑、○等。齐法化因铸行最久、流通极广,齐境山东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故传世甚丰。 “齐造邦长法化”,
齐刀“齐造邦长法化”,又称“六字刀”,为不断脊齐刀。系齐刀中最享盛誉之品。铸期及币问考释至今未有定论。关键在第二字,前人有释“通”、“徙”、“建”、“造”等近10种,大多倾向于“造”。“造邦”义“建国”,遂断六字刀为齐桓公(元前685—643年)或田齐开国(公元前378年)所铸。何琳先生释近释“返邦”义“复国”,指襄王退燕,由莒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六字刀形同三字刀,然不断脊,制作尤精,文字清秀。通长182毫米-185毫米,宽28毫米-29毫米,重42.3-47克。背面除无文者多铸一字,为化、上、工、吉、日等。六字刀因传世甚少,弥足珍贵,其总数不超过30把。被列为五十名泉之一。
簟(谭)邦法化: 齐刀“簟(谭)邦法化” 或谭邦之法化,迄今仅见残刀头一段,长46毫米,宽23毫米。1930年山东章丘东平陵城遗址西南区出土,此刀残件为天津方若先生购得,实物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 自解放后至今,齐刀币的出土数量约20000把左右。改革开放前,出土品大多进了博物馆;改革开放后,则大多流落到了民间。有明确记载的110批、8055把完整齐刀的数量统计: 1、齐之法化314枚,占总数的3.9%,32个地点出土; 2、即墨之法化209枚,占总数的2.5%强,39个地址出土; 3、安阳之法化173枚,占总数的2.1%强,32个地点出土; 4、齐返邦长法化35枚,占总数的0.43%,19个地点出土; 5、齐法化7320枚,占总数的90.8%,89个地点出土; 6、即墨法化3把,3个地点出土。 1989年3月,山东省临沂市大岭乡大城后村在村东1公里处挖土时,于地表下1米处出土刀币共2100余枚,现临沂市博物馆收藏1801枚,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收藏33市斤(约300枚)。 1972年海阳县出土齐刀币1587枚。 1986年7月寿光县寿光镇延庆寺村村民在村办制砖厂挖土方时,在距地表深1.2米处发现齐刀一批,计三百五十四枚。已由博物馆收藏。 1982年6月,山东省栖霞县观里公社潘家庄大队,在村东80米处,地面以下30厘米深的土层中出土一批齐刀。 济南近几十年来也曾出土过不少齐国货币,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统计有: 1960年2月,市区五里牌坊出土一瓮铜铸币,计有齐之法化2枚、即墨之法化3枚、安阳之法化3枚、齐法化51枚,另出圆钱贝益六化305枚、贝益四化292枚、贝益2枚、一化1枚。 1966年8月,济南东部历城县邢村公社唐冶大队社员生产时,发现一坑齐刀,计有墨之法化3枚、齐之法化2枚、齐法化87枚。 1966年秋,还在济南章丘平陵西北王芽后庄发现即墨之法化3枚、齐法化43枚。 1967年春,济南马鞍山北萃庄西河崖出土过齐刀,但数量不详。 1970年,济南郊区历城县港沟公社神武大队出土齐法化3枚、隘六化41枚、隘四化40枚。 1971年,济南长清县城关公社孙庄出土了齐法化83枚。 1987年10月,济南市辖章丘市府院内也出土了一批数量较多的齐刀币,计有即墨之法化5枚、安阳之法化2枚、齐之法化2枚、齐法化285枚。 2005年5月,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厂西北赵家庄西边一建筑工地,出土战国时期齐国三字刀1000余把。这批刀币流向济南地区约400把,潍坊地区约200把,泰安地区约200把,莱芜地区约100把,济南文物部门收回79把。本次文物部门收回79把刀币, 此次出土刀币均带毛边,未经加工整理。有的刀币文字有些模糊,币面三字中的“化”字很多呈隐起文。面文粗劣、精美差异较大,有的笔划粗糙,有的文字高耸,雄厚遒劲,字大而美,从中可挑出化字最后一笔为反书的齐刀。刀币表面多呈灰绿泥土色,个别刀身有部分白石灰色。这批刀币重量在43~52g之间,个别轻者31g,重者65g。刀币长度在170~185mm之间,最短者166mm,最长者195mm。刀身最宽者达25mm,最窄者只有19mm。 博山刀: 博山刀:
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山东博山香峪村刨出窖藏刀币数百枚,泉家称之为博山刀。其刀因背面铸有齐地名“莒”,面文曰“明” (方折明字),又形如燕明刀,故后又称“齐明刀”。 “齐明刀”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 “齐明刀”背面铸有莒冶货、莒冶法化、莒冶齐化、齐化共金、齐化等多种。其刀为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国时铸。“齐明刀”铸量不大,铸时又不长,故遗存稀少。1979年春至1996年夏,在山东省莒县古莒国故城遗址的南垣处,先后发现“齐明刀”刀币陶范二百余块,刀币范模面文皆为方折明字,背文有莒冶法化、莒冶货、齐化及许多单个的字符,亦出土有与“齐明刀”相同的光背钱范。 齐国圜钱:
齐国圜钱的文字为“益化”,益化钱铸行时期在战国末年,始铸行应是齐襄王复国以后的事。其形制较为独特,穿孔呈方形且币面有郭。齐圜钱的铸造时期略迟,大约是在战国晚不确切的,一般认为解释为益更为准确。益化钱分为三等,即益化、益四化、益六化。益六化直径长3.5厘米,重8.25克左右;益四化直径3厘米,重5.45克左右;益化直径一般为2厘米,重1.30—2克。 益四化:
益六化: 益化钱铸行时期在战国末年,始铸行应是齐襄王复国以后的事。建国以来,济南地区出土“益化圜钱”有考古记录的:
1960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五星牌坊出土益六化305枚,益四化292枚,益化两枚一化1枚;同坑出土的齐刀有59枚。 1979年山东省日照县两城公社竹园大队出土一批齐币中,有圜钱 122枚,益六化107枚,益四化 95枚,同坑出土的齐刀有197枚 1970年,济南郊区历城县港沟公社神武大队出土益六化41枚、隘四化40枚。同坑出土的齐刀有3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