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针精华】火针治疗筋瘤(独家报道)

 锦溪西 2016-03-25


◆“中医针灸,世界针灸”上线。全球最新、最快、最全的针灸第一时间有态度、负责任的呈现给您。





作者简介:刘保延,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筋瘤是指体表络脉曲张交错而形成团块的一种病变,属浅表静脉病变。临床上常见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所形成的团块。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或静脉炎造成的下肢静脉曲张。

【适应证】

  本病多因筋脉薄弱,加之长期站立或负重、妊娠等以致血壅于下,筋脉扩张充盈,交错盘曲而成。或因劳累之后血脉充盈,涉水淋雨,寒湿侵袭,筋挛血瘀所致。筋瘤初起只见青筋累累,盘曲如蚯蚓,继而曲张交错,形成团块,病久者还见皮肤萎缩,变色,伴发湿疮或臁疮。火针疗法,对单纯筋瘤盘曲以及由之而引起的湿疮、臁疮等均有效,且近期即可取得显效。本节只论及筋瘤盘曲之证,对湿疮、臁疮后面将专题论述。

【证诒】

  1. 主证:下肢内侧或后侧可见青筋累累,盘曲成团,如蚯蚓聚结 ,表面呈青蓝色,质柔软或因发炎而硬结,每至下午自觉患肢沉重发胀。病久者,皮肤萎缩,颜色褐黑,伴发湿疮或臁疮。

  2. 治则:祛瘀,舒筋,散结。

  3. 取穴:主穴:局部阿是穴(青筋屈曲或盘踞成团处)。配穴:血燥火旺者加膈俞、血海、阳陵泉、太冲;寒凝血瘀者加肝俞、肾俞。

  4. 刺法:主穴选用中等火针速刺,点刺法。对只有青筋屈曲者沿屈曲走行,隔3~5厘米点一针;有青筋盘曲成团者,视其大小散刺2~4针。针后可流出黑褐色瘀血,不必止血,让其自行止血。若血出过多,或患者自觉不适,汗出心慌者,可在针眼处压迫止血,或用火鍉针熨烙止血。配穴可用细火针点刺或用毫针刺之。此种方法可应用5~10次。

  5. 疗程与疗效:火针治疗后瘀血得以祛除,患肢可自觉轻快,青筋亦萎缩。因病情不同,青筋或于3~5天后复出,可隔周再刺。

【验案】

  王××,男,40岁,厨师。1992712日就诊。患者双下肢静脉曲张20余年,以左侧为甚。20年前因长期坐卧湿地,加之做搬运工作,而出现下肢曲脉瘀曲,逐渐显露如团,常感下肢无力,易疲乏,双下肢皮色略黑。诊断为筋瘤。行火针治疗。患者取坐位,下肢下垂,选择青筋盘曲成团处,用中等火针浅刺5针,再深刺1针,有暗红色血液从针孔射出,出血约100毫升,后血色变红而自凝,随即盘曲之青筋消失,患者无不适。3天后复诊,局部盘曲团块变小,依前法再刺,放血约50毫升。一周后再诊,盘曲局部已明显好转,只隐隐而见,改用局部火针浅刺。连治5次而愈,下肢乏力亦消失。

【按语】

  火针治疗筋瘤时,常可出现黑褐色血液从针孔喷射而出,其并非伤及动脉,而为静脉瘀血。其出血不必压迫止血,可让其自凝,但对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应注意不用此法,并应注意术中的严格消毒。筋瘤患者因其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抗病力低,故易于感染且感染后难愈合,在火针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消毒,术后注意保护,谨防感染。这一点十分必要。同时应做好治疗后的调养,注意其病因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