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8只“不死鸟”值得布局买入

  平凡的人 2016-03-27

  

 

(截止2016-03-25)摘帽概念股持续整体走强 行情或持续到六月

  

  继此前摘帽概念股持续整体走强之后,周五早盘*ST夏利、*ST酒鬼涨停。尽管随后被抛压盘打压股价涨幅缩小,但ST摘帽概念股整体仍然上涨2.4%,跑赢大盘。而*ST古汉、*ST皇台等个股近一个月涨幅已经分别达15.70%和15.47%。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共有244家ST公司摘帽,摘帽季集中在3月至6月,而在它们摘帽前的平均涨幅大多超过了同期大盘涨幅。此外,包括国家队、公募基金等机构大鳄也潜伏其中,而交易所大幅缩短了ST公司摘帽申请的审批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给摘帽板块增添了炒作动力。


  此前,*ST夏利发布2015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万至5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3元至0.0313元。该公司表示,业绩扭亏的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骏派产品销售和降本增效的力度,产品平均单车售价有所提升,自主经营有所改善;同时公司参股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亦有所提升。


  18只ST股或接摘帽炒作大旗


  另外,在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预告中,*ST酒鬼称,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8000万至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17%~198.48%,这让*ST酒鬼避免了退市的厄运。


  实际上,随着A股出现反弹走势,最近几个交易日A股摘帽概念股表现一直抢眼,三元达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京蓝科技、安泰集团等周四也逆市涨停,*ST古汉、*ST皇台、*ST中昌等个股的市场表现不俗,近一个月涨幅分别达15.70%、15.47%、13.67%。


  据统计,18只ST股年度或将盈利,有摘帽可能*ST海润、*ST水井、*ST酒鬼等个股年度预盈。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共有244家ST公司摘帽,摘帽季集中在3月至6月,而在它们摘帽前的平均涨幅大多超过了同期大盘涨幅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炒作ST股,大多就是炒重组预期,资金会不断寻找那些重组机会大的标的。一些ST股表面上变成非ST了,其实它们本身业务依旧不行,唯一的出路还是重组。而在摘帽之后,短时间内不会面临暂停上市风险,因此重组预期也就长期存在了,它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寻找重组方。


  机构大鳄也潜伏摘帽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沪深交易所不同规则,相关公司从提出申请到完成“摘帽”大多仅需5到10个交易日,而在此前,仅交易所审核一个步骤就需要5到10个交易日。可见,交易所大幅缩短了ST公司摘帽申请的审批时间。这更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炒作动力


  ST股不但吸引散户和游资的炒作,甚至连国家队、公募基金等大机构也对该板块有所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队现身*ST中企、*ST江化、*ST煤气等3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这3只个股所处行业均为传统行业,如房地产 、化工、煤炭等。其中*ST中企被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两者分别持有4086万股、923万股,为第二、第七大流通股东,两家国家队均于去年第三季度进驻*ST中企,已连续两个季度现身该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公募基金现身的个股较多,包括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现身*ST美利第四大流通股东,长盛国企改革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现身*ST华赛第五大流通股东,汇添富逆向投资型证券投资基金现身*ST华锦第六大流通股东,摩根士丹利华鑫多因子精选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现身*ST兴业第六大流通股东。


  在对摘帽股的追捧行情中,险资也不落后,“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保险产品”现身*ST兴业第四大流通股东;*ST兴业同时还被PE机构中科汇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有。


  投资提醒


  概念股并非都是黑马


  不过,今年ST板块的摘帽与去年相比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即监管层对于即将摘帽的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已经针对将近20家ST公司发布关注函,关注年报、定增中的诸多问题。


  在2月26日的公告中,深交所要求如*ST春晖披露所获各项政府补贴收益等问题,在1月15日的公告中,要求*ST华赛说明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进展情况、未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该事项的原因等。


  日前*ST融捷发布深沪两市第一份ST股年报,但该年报随后就收到了今年交易所发出的首份年报问询函件。在当天大盘大幅反弹情况下,该股周五仅微涨0.95%。


  本报记者了解到,*ST公司大都是连续两年亏损,必须通过2015年的赢利才能摘星脱帽。因此,相关公司为扭亏施展出各种手段,如加强主营业务、控制成本、减少开支以及转让股权、出售资产、获得政府补贴等。


  市场人士认为,业绩扭亏使ST公司能够摘星脱帽,恢复正常身份。但对投资者而言,不仅要关注其摘星脱帽,更要关注其如何实现摘星脱帽如果只是通过不具备持续性的投资收益、政府补贴、股权转让甚至出售资产等来实现,则其未来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此外,尽管每年一季度都是上市公司保壳大战最激烈之时,但大部分公司用尽各种手段也未必能成功,ST公司为保壳而扎堆重组的不确定性很高,上市公司宣布终止重组的案例明显增多。春节前,由于“公司未及时申请股票复牌,也未及时披露股票继续停牌公告”,*ST云网就领到了深交所发出的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第一张监管函。而统计数字显示,今年新年以来已经有10多家T族公司的重组计划泡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