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北宋 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hjmhjmhjmm 2016-04-02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译文】 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水.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

【出典】 北宋  秦观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注释:


 1、《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2、注释:

   玉笙:笙这种乐器的美称,喻珍贵的管乐器。

   《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3、译文:

    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 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4、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秦观是一个情种,他细腻、纤弱,多情,忧郁,将离愁别恨抒写得缠绵凄伤,如同落花流水间传出的天簌之音,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但比柳永雅一些。有人将柳永词比作《金瓶梅》,将少游词比作《红楼梦》。《红楼梦》虽然高雅,但也从《金瓶梅》中汲得灵气。少游与柳七都能以平等和同情的态度对待那些风尘女子,严肃认真地抒写他们之间的爱情,唱出了一首又一首真挚、纯洁的爱情之歌,留下了一篇又一篇传世之作。

   秦观不像东坡那样豁达,他对人生的期望很高,对挫折和失败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仕途失意对他打击很大。他心中郁积着怨气,情绪低落,痛苦万分,在忧伤中苦苦度日。因此,秦观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字里行间浸透着忧伤和悲苦,蕴含着一种很深沉的失落和迷惘的伤感。这是一种在风雨摧残中流淌出的柔弱的凄美,读着让人流泪。

   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徽宗赵佶即位,大赦天下,秦观在得到朝廷的放还诏令,欣然启程北归,到滕州时,他兴奋地四处游玩。劳累之余,秦观觉得口渴,就向旁人讨水喝。当他端起水碗,看到自己在水中满头白发的倒影,想到终于可以和家人、好友欢聚一堂了,禁不住展开愁眉,开怀大笑。在凄婉的笑声中,薄命才子少游溘然而逝,年仅五十二。秦观在藤州写过一首词《好事近》,末二句是:“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没想到这成了词谶。

   苏轼得知秦观去世后,痛心疾首。高山虽在,流水却无,弦断无人听,他悲情难抑,流泪不止,连连哀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他将秦观的《踏莎行》中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题在扇上,作为对少游的永久纪念。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上天赋予了秦观一颗脆弱多愁的心,却又残忍地将它揉得粉碎。点点碎片,和着少游悲伤的眼泪,化作缕缕情丝,云雾般缭绕在人们面前,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在人生的愁海中,少游带着遗憾沉没了,可他的那些伤心词,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绽放着永不逊色的光辉。在迷雾中,他终于找到了桃源的入口,他再也不用奔波了……


  5、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然而词人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反衬的效果,甚而不惜极尽雕琢气力状物写景,终不免落于攻琢之痕。“溜”字本写花红之鲜艳欲滴,“皱”则欲状摹水波漾漪之态,亦不可谓不巧矣!然味之终觉神韵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显得雕琢、吃力。正如其“天连芳草”句,如换“连”为“粘”,则失于穿凿矣!故《吹剑录》谓“莺嘴”二句:“咏物形似,而少生动,与'红杏枝头’费如许气力。”可谓一语中的。其实,很多词评家们都恰切地指出了这一点:《草堂诗余》批曰:“琢句奇峭。”《弇州山人词评》评曰“险丽。”《古今词话词品》亦云:“的是险丽矣,觉斧痕犹在。”如此雕炼奇峭,有《粹编》本要以为此词乃黄庭坚所作,实在也是事出有因。

    “诗缘情”,贵其感发之力量,“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尤重其内在之情味意境。而由于诗、词体裁的限制,其用字造句,又特别讲究锤炼洗净。但是这种锤炼不是刻意地雕章琢句。其用心尽管良苦而出之必须自然,浑成无迹,顺手拈来,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也。秦观此词中,“瘦”字的运用就应该说是较为成功的。所以《草堂诗余》才又说:“春柳未必瘦,然易此字不得。”是公允之评。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也不乏此例。如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程垓“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摊破江城子》)新鲜奇特,形象生动,各具情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得其失,均当以审慎公允态度待之,不隐其得,不讳其失,对文学艺术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这首纪别之作,句最工丽。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词分两截。前截两句,描摹美妙的春光,以莺燕去铺写。莺用嘴啄花,现出红溜;燕用尾剪波,荡起绿皱。组织工整,色彩鲜明。用一“剪”字,尤为形象。后截四句,写人的活动和形容。活动是吹笙,形容是消瘦。妙在写吹笙时,用“寒”、“透”等词,状出了演奏的情况;写消瘦时,用“绿杨”作比衬,更为深刻。


  6、“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见宋·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溜:滑脱。这两句大意是: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永.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


    这两句写出了绚烂的春,观察入微,用词精当,语言奇丽。莺嘴细长,正好啄花;燕尾似剪,宜于点披;红花被啄而滑脱,绿波被点而折皱。两句十二个字,对仗工整,一处不能更易。其体物炼字之妙,值得学习。


   7、樱桃熟的正好,红彤彤挂满树枝,鲜亮诱人。偏偏有鸟来,一只,或者两只,敛了翅,在叶间跳来跳去,淡绿色的脑袋,细羽浅黄的腹部,黑色的翅膀,转动着灵活的身子,啄吃着熟透的果儿。

   我认得它们,那叫黄莺,已有些年不曾谋面的黄莺。

   黄莺也叫黄鹂,它以鲜艳分明的亮黄色和黑色羽毛,组成美丽的外表;又以清脆婉转动听多变的鸣声,构成丛林中最悦耳的天籁之音。只是故乡的山林里,我们虽然能听到它们嘤嘤呖呖的鸣叫,却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更难找到它们的巢。

   黄莺历来备受文人的喜爱,特别是那些诗人,喜欢将黄莺的鸣叫撷来,写入诗歌,让春光在莺鸟的叫声里妩媚灵活的舞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是《诗经·豳风·七月》篇中的句子,前两句多为众人所熟悉但又容易产生误解,写的是时令变化,由暑转凉,而后两句描绘的是暖暖的春阳下,林中的仓庚鸟在欢快的鸣叫。《诗经》里的仓庚鸟就是黄莺,第一次在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黄莺就这样婉转啁啾着高调出场了。

    诗歌里的黄莺多出现在春季,唐朝的文学大家韩愈在《早春雪中闻莺》中曾写道:“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春雪春树,春鸟春声,让刚刚历了一个严冬后灰头土脸的人们不由眼前一亮,开始用柔柔细细的触角体察身边丝丝缕缕的春意来。

    时光悄悄挪移,春深又添一分,蓬勃的春林里,娇莺声声含情:“春来深谷雪方消,莺别寒林傍翠条。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咏莺》),与贾岛齐名的诗人姚合,爱煞了眼前的旖旎春光,借黄莺娇媚的鸣声传情达意,赞美早春枝头雾霭烟岚一样的无边春色。欧阳修有诗两句:“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啼鸟》),也极力夸饰了黄莺动听的歌喉。

    薄暮欲栖何处,雨昏杨柳深深。黄莺是树栖鸟,喜欢在树林间游逛觅食,一般不到平地上亮相。

    刚刚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白居易在春意尚浅的钱塘湖畔,轻履青衫,从者二三,缓缓乘骑踏青而来。其时,路上春色正好,择枝而巢的黄莺一定是忙忙碌碌,飞去飞来,竟没把新上任的刺史大人放在眼里。筑巢间歇,黄莺鸟你一言我一语把向阳的树枝吵闹的沸沸扬扬,平添了灵动活泼的气息。美丽的风光迷蒙了白乐天的眼睛,他真想把自己也化在无边的春意里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不知是鸟语醉人还是风景醉人,案牍随它去,刺史算个啥,林荫道上就景吟几句诗才是正本。

    高鼎在《村居》一诗里描绘了自然春光,同时也涂抹出一幅曼妙的生活小品画:“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想来,现在的孩子哪还有多少时间抛了沉重的作业去柳堤上扯着线和着鸟鸣疯跑呢。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们认知自然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不信,从教室拽一个孩子出来,给他只黄莺让他辨认,再给他材料让他做一只风筝出来,结果当是难尽人意。有多少家长和老师,能真正放手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贴近生活去“也傍桑阴学种瓜”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子美描绘了极为简约的画面,却刻画的生动传神。试想,翠柳如烟,晴日暖暖,宜人的春色缓缓在天地之间漫溢开来,风和日丽,色彩绚烂,黄鹂啁啾,该是多么富有生机呢。他在组诗《江畔独步寻花》的第六首里又这样描情绘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饱经离乱之后刚刚在成都草堂内安顿下来的杜工部,拣择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拄杖出门,听黄莺歌唱,看烂漫春花,心情该是沉静舒畅的,而且他还一气写下了七首绝句,以纪念长期奔波劳顿后来之不易的片刻安宁。一生都为百姓疾苦而哀婉泣涕的老杜,终于展开眉头做了一回祥和安谧的自己。

    春天总是匆匆,陌上花未发尽,清明节就在黄莺的婉转鸣声中来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人吴仲孚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异常大度,将满目春景拱手相让给黄莺。更兼有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那暖暖融融的好日子,就在黄莺轻软呢喃的叫声中,变得像柳絮一样轻舞飞扬了。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不光春天属于黄莺,其它的季节也在黄莺的穿梭里,轻轻浅浅的荡漾着。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在《天平山中》写道:“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楝树花开在夏初,是二十四信风花的最后一种。“一路莺啼送到家”,这等游山玩水的过程真是惬意酣畅,让人羡慕得紧。

   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写的是夏;曾几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写的也是夏。只有在李煜的眼里,黄莺才变成不晓季节更替的呆鸟:“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秋莺》)。一个失去国土幽禁在强人手中的君王,任什么好听好看的物事摆在他面前,也抽不尽老气横秋,彻骨寒凉的底气。

    诗歌里面,很多时候,黄莺仅是借来的景致而已。被称为上人的灵澈和尚曾言“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听莺歌》)隐隐藏有悲世之感;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感慨的是历史上的名臣蜀相诸葛孔明;李商隐的“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流莺》)叹息的大概是自己不可明言的苦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貌似写景,实为后文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做了铺垫,叹息统治者因痴迷佛事而误政;“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闻黄鹂》),柳宗元因闻黄鹂鸣叫,引起乡思,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的诗句哪里还有半点欣喜可言;更有郑愔的“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咏黄莺儿》)分明就是藉此高呼想要官做的摇尾乞怜式的呻吟。

   上段种种,多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顾左右而言他。唯有金昌绪的《春怨》,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呢,无音无信的年代,无法排遣相思之苦的妇人,只有在梦里才能与郎君相会,才能勉强回味到一丝半点的温馨甜蜜,你怎地这么不识好歹,敢把相思成疾的美梦给撕的破碎支离。这样的诗,才是生活,才是氤氲着烟火气息的质朴人生。

    真的,黄莺仅一鸟而已,本无关风花雪月,无关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只是听者心里早有阴阴晴晴的天气,那鸟声也就因人而异,变得风风雨雨了。人心迥异,与黄莺何干?且让段克己的“流莺又复催春老,早是残红枝上少”(《蝶恋花·闻莺有感》)兀自伤时去;让郑谷的“应为能歌系仙籍,麻姑乞与女真衣”(《黄莺》)兀自艳羡去;让罗邺的“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袅垂杨”(《莺》)兀自伤别去;让雍裕之的“何言百啭舌,唯余一两声”(《残莺》)兀自怀疑去;让陶翰的“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柳陌听早莺》)兀自思远怀人去;让李煜的“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秋莺》)兀自悲国去;让齐己的“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早莺》)和柳永的“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黄莺儿》)兀自倾诉谈情去吧……

    谈诗歌,不该不提李白,其实李白也写过黄莺的,题目还特别长,二十个字,足能顶上一首五绝了,叫《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仅从题目看,就是一首应制诗,这种诗的内容往往以拍马屁为己任,不提也罢。这个狂放浪漫的大诗人,自认为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谪仙,终不免庸俗了一场,让我在他千百年遗存的灿烂光辉里,偷偷小觑了一回。

    读《全唐诗》,发现两组很有意思的诗歌,都跟黄莺有关,一组是四首诗歌,五排体,题目都是《莺出谷》,押十五痕韵,平韵。作者分别是刘得仁、钱可复、张鹭和刘庄物。这四个人,刘得仁最值得一说。相传,他是公主之子,唐穆宗长庆年间即有诗名,又历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五朝,其昆弟以贵戚关系皆擢显位,唯独得仁出入科举试场三十年,竟无所成。放到今天,一个有才学的人三十年始终如一的学习考试,不是博士,也该是个博士后了,真为他愤愤而鸣不平。钱可复官至礼部郎中,但后期遇害于兵乱,至于张鹭和刘庄物,皆是名头不响之士。

    从诗歌共同的形式来看,这四个好朋友人肯定是搞了个家庭聚会,开了个派对,酒酣耳热时,文人的通病上来,纷纷作起了同韵同题的诗歌。莺出谷三个字的表面意思是黄莺搬家,但很有深意,它引申为乔迁,而乔迁的意思就是祝贺人升官或是迁居。从诗歌的内容再加上这几个人的仕途来判断,刘得仁诗中有“折桂”(因考中被选拔)一词,而钱可复诗中有“迁乔幸有因”一句,那当是三个人去祝贺钱可复升官,同时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

   也是想不开,争什么名,争什么利啊,君不见青史留名的人,哪一个是因为皇榜高中官职得升呢?多写点让人敬佩的文字,多好,至少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还在一遍一遍念叨着他们。

    这里,我将刘得仁和钱可复的诗歌录下,另两首立意稍浅,略去不提:

   东风潜启物,动息意皆新。此鸟从幽谷,依林报早春。出寒虽未及,振羽渐能频。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尊前喧有语,花里昼藏身。若向秾华处,余禽不见亲。(《莺出谷》——刘得仁)

   玉律阳和变,时禽羽翮新。载飞初出谷,一啭已惊人。拂柳宜烟暖,冲花觉露春。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求友心何切,迁乔幸有因。华林高玉树,栖托及芳晨。(《莺出谷》——钱可复)

    另一组比较有意思的诗歌,跟武元衡有关。初识武元衡,得知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就没什么好印象,可能我是受了女皇那两个作奸犯科的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影响。等深入了解了武元衡,反令我佩服有加了。这个被唐顺宗看着不顺眼的人,从御史中丞的位子被罢为右庶子,多亏后来的唐宪宗重新启用,从户部侍郎擢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不久又出任剑南节度使,再以后用为宰相。武元衡此人,温雅沉静彬彬有礼,却又力主作战不畏强藩。只可惜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成为唐朝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的受害者。

    武元衡的《春晓闻莺》一诗,当写在回朝为相时的一个清晨,“寥寥兰台晓梦惊,绿林残月思孤莺。犹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啭声。”诗歌由黄莺的叫声,联想到望帝所化的杜鹃,流露出哀伤悲凉的气息,这该是一篇难息朝廷内争的忧愤之作。

    唐朝有和诗的习惯,于是又一场文人聚会出现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几个诗人都写了和诗。韩愈、李益、王建、皇甫镛、许孟容和杨巨源。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最能理解武元衡的该是写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的李益,以及写出“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的杨巨源。在此补录几首,以飨读者:

   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李益)

   碧树当窗啼晓莺,间关入梦听难成。千回万啭尽愁思,疑是血魂哀困声。(《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许孟容)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和武相公春晓闻莺》——杨巨源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和武相公早春闻莺》——韩愈)

    武元衡的诗歌成就很高,以瑰奇艳丽著称,又一生清贫,为官清正刚烈,只可惜,死在了小人之手。武元衡被刺身亡之后,他的好友白居易极力上书要求严查杀死武元衡的凶手,却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两年后,那首著名的《琵琶行》问世,他在写“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时候,一定能想起也曾闻莺心惊的好友武元衡来吧。

   打住,诗歌里的黄莺,俯拾即是,只要用心,你随时可听到它们在诗歌里婉转的鸣叫。只是,黄莺的鸣声类似,下笔的心境不同,是呕哑嘲哳,还是满耳清音,全在诗人的当时之念。

    这样的一篇文章,耗时费心,及至数日而未能卒就,而窗外,转入六月的樱桃枝上,红红的果儿早已摘尽啄净。

    嘤嘤而鸣的黄莺,还会再来么?


   8、小鸟是自由、幸福、爱情的象征。诗人借小鸟颂扬自由,吟唱幸福,赞美爱情;“小鸟依人”令人动心,“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莺歌燕舞”心旷神怡。没了小鸟世界将少去多少美丽和诗意呵。


    小鸟常常是诗情画意的“主角”“一号人物”,如诗句:“小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午檐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思无思间”。小鸟还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时的重要“角色”,如果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或者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一定是鸦雀无声、燕鸟不语言的。


  9、当晶莹的露珠挑在草尖,亮出第一张笑脸的时候;当迎春花娇羞地在堤畔篱边,漾出第一次笑靥的时候;当纤柔婀娜的柳条绽出第一粒新芽的时候,美丽的春姑娘正袅袅婷婷地向我们走来。

   当晨岚散去,小鸟在枝头欢乐地鸣唱;当五彩的蝶衣在缤纷的花间翩翩起舞;当催生着希望的绿芽挑破新泥;当冷涩了一个冬天的山泉欢乐地汇成小溪,叮叮咚咚地流向远方;当绿色的潮头漫过田畴山野陌上;当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多彩多姿的纱缦映入眼帘,拂过我们心灵的时候,春天就来到我们身边,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着笑着了。

    春天来了。作为春的先驱、报春的天使,春雨也悄悄地来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煦的春风携着柔情的春雨,在一个夜晚,无声无息,蓦然间就来临了。朱自清先生形容的好: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她一下就是三两天,或绵绵密密,轻轻柔柔,或扬扬洒洒,淅淅沥沥。晶亮绵柔的雨丝,犹如春姑娘佩着光莹的珠链,在春风中轻轻拨动琴弦,弹奏着一曲曲春天的乐章;又如春姑娘纤纤素手握着千条万条的丝线,精心地一针针一线线,织绣着一幅幅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锦绣画图。而当生意盎然万物复苏,当春暖花开大地回春时,春雨却默默地把所有的赞美留给了旖旎的春光,自己却不留一丝痕迹悄然地离去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她无私地默默奉献了所有,丝毫不求回报,春雨是多么美好,多么的纯洁崇高呵!

   春天来了。江河湖海,“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潮滚滚;“水面初平云脚低”,春水泱泱。大地春回,田间陌上,草绿了;山野垄头,花红了。草间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蜂飞蝶舞,喧喧嚷嚷;溪畔枝头呢,“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燕语莺声,热热闹闹……

   春天来了。若是到郊野踏青、赏春呢?拣一个艳阳天,呼朋唤友,或登山临水,或踏遍陇头,看桃花在春风里俏笑着的娇美,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楚楚动人;读李花一簇簇一树树洁白的朦胧,闪在草丛中星星点点的野花灼灼闪闪的俏皮……拈花扶柳,迤逦而行,品赏着桃红李白枝头一朵又一朵无声的诗,柳暗花明小桥流水一幅又一幅天然去雕饰的画。徜徉在如此美好的春天的画里,一种淡定,一种从容,一种激情,一种憧憬,一种悠然,一种对世间美好的东西的渴念,一霎间会发自心底油然而生。

   日上柳梢头。有些困倦,想要稍事憩息,眼前正有一块青草地,如毯的绿茵,平平展展,软绵绵的。放下行囊,无须铺毡席,坐在软软的草地上,或惬意的躺卧在草地上,任三月的阳光柔柔地洒在身上脸上。仰面看,天蓝蓝,云悠悠,一只两只风筝在明净瓦蓝的天空中自由地摇曳,自在地飘荡;偶尔,有一只两只鸟儿啾啾地鸣叫着从蓝天中飞快地掠过;天,透明的蔚蓝,蓝得让人心醉,太阳又大又圆又亮,也明媚得让人心醉。青草清芬的气息,混和着野花的芳香,醉人地在四周徐徐弥散着……

   最好时光三月半,满城儿女试新衣。春光无限,春色如画,在这幅春姑娘描绣着的美丽画图中,穿着新衣,去郊野踏青赏春的红男绿女,自己也便成了画中人。“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啊,沿着丁丁冬冬的小溪走来的,从柔嫩的柳梢头冒出来的,在燕子轻捷的翅羽上载来的……春天,多么美好呀!春天如画,如画的春天多么美好呀!


   10、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生命是如此的美丽。春日里“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夏日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秋日里“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冬日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恰如禅宗高僧所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若是你的心被俗事俗务、功名利禄所塞满,自然是看不见满眼风光,享不到赏心乐事。


   11、燕子,活泼可爱的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来,在这春光明媚的春天。

   哦,今春,我是第一次看见你们的身影,你们的风姿。瞧,你们飞得多么惬意,多么快活,多么自在!一会儿空中喃喃,一会儿空中翻舞,一会儿一个俯冲,一会儿一个剪尾,啊!这春天的天空尽是你们的舞台了,你们轻灵的双翼,多像一首快乐的抒情诗,多像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任意抒情的狂草,多像一双灵动的船桨在静静地江面上轻轻地划行一样,那么的清灵,那么的欢快,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奔放!

   细细嗅嗅,噫,空气里漂浮着花香,漂浮着青草的香气。燕子啊,你们真是自然的精灵,春天的使者,瞧,在这北方花儿盛开的季节,就见到了你们的俏姿和身影。我是一个笨拙的人,不像那些充满灵性的诗人们会对你们会发出深情的歌咏。你们飞回来了,一定会深情地惦记着那些真挚的歌咏你们的诗人们吧。

   是啊,你们一定会先想起最初那位歌咏你们的诗人,那是在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一位漂亮的女子出嫁了,陪同她的除了盛大的迎亲队伍以外,还有一对对活泼可爱的燕子,你们在空中飞舞着,歌唱着。而那位新娘子呢,却在车中饮泣着,不知这是快乐的眼泪还是悲伤的眼泪,反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然之理,人伦之道。于是,那位陪同女子出嫁的诗人咏唱出了第一首亘古不朽的歌“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歌谣,歌谣里第一次记载了你们那欢快的风姿和身影。从你们助兴的尽舞里,从你们那双双对对尽情的呢喃声里,诗人深情地预祝着女子婚后也能像你们那样双双对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道理。而现在也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天,却再也不见那迎亲的队伍,也不见那深情咏唱的诗人。燕子们,你们怀念他吗?我想,在这样的美好的季节里,你们一定会深情地怀念他的。也许你们除了深情的怀念那一位第一次用美好感情咏唱你们的诗人外,一定还会想起那后来的一个个就像传递诗歌接力棒一样咏唱你们的伟大的诗人们。

    哦,你们一定会怀念陶渊明,杜甫,李贺,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王安石,欧阳修,秦观,吕本中,范成大,杨万里,陆游,杨维桢,明秀,朱彝尊,周京等诗人,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诗句和歌咏,“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莺犹求旧友,燕不背贫家。”“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亲。”“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不辞故国三千里,还认雕梁十二回。”。哦,一个个美妙的诗文佳句从你们的呢喃的话语里涌出,从你们那翻腾的翅翼里再现,从你们给春天带来的明媚里的春光里迸发。燕子啊,深情的燕子,虽然你们常常是一别千里万里,但是你们啊,就像那深情的怀念故土的漂泊的游子一样时时刻刻掂恋着自己的家,自己的故土;你们相亲相爱,哺雏育子,不辞劳累;你们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燕子来时春雨香”,这不,天空下起了蒙蒙小雨,在这清明之后,谷雨即将来临之时,这贵如油的春雨也许是你们给人间带来的福祉,瞧,“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在细雨中,在微风中,你们,一对对,一双双,飞进了浩瀚的时空,苍茫的宇宙;也许沧海变桑田,也许旧时王谢成为普通人家,但是不变的总是那“不辞故国三千里,还认雕梁十二回。”的深情,不变的是你们那追逐飞翔在春天里的信念,不变的是那一代代诗文里永恒的对你们的歌唱。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在这细雨中,在这微风中,在这花儿飘香的空气里,让我对着春天,对着你们,再次深情地歌唱这远古的歌谣。在歌唱中,我也似乎腋下生风,化为一只翩翩而飞的小燕子,在春天里自由地飞翔,歌唱。


   12、尤记幼儿园时,老师笑吟吟地问道:“同学们,谁知道水是什么颜色的?”于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纷纷举起手来。


   “老师,水是绿色的。”


    的确,“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拨绿皱。”西子泛着碧绿的微光,以她迷人的风采引无数文人墨客抒发对她的膜拜崇敬。这碧绿的色彩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如同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忘情地在田野奔跑,任风吹乱头发,叶上的刺划伤小腿。还记得从树上摔下,惊天动地的大哭了一场。还记得在野外忽遇大雨,摘了几片荷叶充当雨伞。还记得玩过家家时找不到足够的柴火,去别人地里偷稻草。


    然而,老师摇了摇头。


   “老师,水是蓝色的。”


    海子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引发了我们对大海的无限向往。那一片一望无际,蔚蓝蔚蓝的海面,有水手的坚强,有泰坦尼克的浪漫,有桑提亚哥的执着,但更多的,则是那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忧伤。我们渐渐明白了男女有别,我们开始偷偷羡慕班上文娱委员的发卡,开始意识到父母也是会犯错误的,开始默默注意某个男孩子的一举一动。我们渐渐有了心事,有了感伤,于是抽屉深处便有了一本淡蓝的日记本,记录心中那朦朦胧胧的情感。


    然而,老师摇了摇头。


   “老师,水是白色的。”


   “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当狂风骤起,或遇突兀的岩石阻挡,原本柔情脉脉的流水便奋然跃起,成为雪白的惊涛骇浪。使我们不禁感慨世间的时世无常。那温柔如天使般的水怎么倏忽变成了吞噬生命的魔鬼了呢?我们尝到了朋友的背叛的滋味,对人便产生了怀疑。我们体验了离别失去的痛苦,对美好的事物便产生了占有欲。我们开始患得患失,我们学会了阴谋算计。我们对成绩优异的人投以嫉妒的目光并加以诋毁。我们不信任别人也不被信任。我们在没有友谊中生命变得苍白。


   “老师,水是红色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出现了一片火红绚丽的色彩。在我们目瞪口呆地欣赏大自然的神奇时,我们渐渐认清了年少时的幼稚可笑。我们尝试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应追求的理想。我们开始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开始体会知识的可贵。我们有了一丝泰然,有了成长的骄傲,有了对未来的信心。


    然而,老师仍摇了摇头。


   老师终于揭露了答案:“水是透明的。”每一滴水,她本身都是透明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里似乎变了色。然而,水的确是透明的,如同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一样,是不变的真理。无论经历了多么多的色彩,她终会悟透人世沧桑,使心灵澄清如镜,实现本性的回归。如同她出生时一样——一颗晶莹的露珠在月光的折射下闪着耀眼的辉光。


   13、的确,国人老老少少都对燕子情有独钟,备加珍爱,是因为燕子品格高尚,汇吉祥、爱情、于一体,从而激发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燕子为题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赋诗高歌,留下大量的篇章和名句,唐代李白的“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杜甫的“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宋代秦观的“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每到春天,我站在阳台上观看,发现我们居宅小区有几栋楼的楼上方仍然飞来燕子筑巢安家,真是令人欣喜,想来昔日燕子只能在梁上筑巢,如今水泥墙上也筑起巢来了。每当春风轻拂面,斜阳双燕飞时,美丽的燕子展开矫健的双翼,舒展强壮的体魄,欢乐昵喃地歌唱,双双对对,时而自由地飞翔在蓝天白云间,时而欢快地划破绿水碧波。欣赏这如画的春景,内心有一种愉悦和满足。听到孩子们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何来?……”我在一旁亦情不自禁地同工异曲了:“燕双飞,花栏人静晚风微,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