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学成老师谈王阳明先生

 願隨身 2016-04-03


冯学成老师谈王阳明先生


《大学泛讲》——在亲民
    “在亲民”,在《大学》的传中有很多关于“明德”的案例,但是对于“亲民”的案例往往都是落实在“新”字上,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宋代程颐和程颢说这个“亲”可能是误字,应为“在新民”,当我们通读完《大学》后也多半会有此同样的认识,然而明代的王阳明则认为这个“亲”是对的,并非误字,这也是宋明理学中“道学”和“心学”两学派之间的一个纷争,都有其道理,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对此我们大可不必过多介入和理会,只需明白两种说法都可以。
-------------------------------------------------------------
《大学泛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文中又接着说“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再一次谈到了“致知”,正所谓因果循环,如同面对一个圆,根本无法确定哪一处是起点,哪一处是终点。我们凭什么“诚其意”呢?就是要“致知”,首先在知识上、在价值观念上等有所熏陶,有所取舍。如果在价值观念上没有熏陶和取舍,那么又如何“诚其意”呢?就算去“眼观鼻鼻观心”的打坐入定,也只能是无用功,这样的“正心诚意”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致其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表象的,在知识上通过圣贤的言教和理论系统对我们的“心”进行教化,从而确立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对任何事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才能做到真正的“诚其意”。
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在“诚其意”后还要“致其知”,在“诚意”之前还有一个“知”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明代王阳明先生对此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偈语,也是王阳明先生在晚年时对自己思想的全面总结,称为“王门四句教法”,其内容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心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而当我们思维的阀门一打开,那也许是善或是恶了,是谓意之动。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有善有恶的思维时,若能清楚的认识和分辨出谁善谁恶,明白哪些是利人利己,哪些是损人利己,在此基础上,时时对自己进行反省,这就是“致良知”,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理念,即致力于良知,致力于发现和发挥自身的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大学》文中的“致知在格物”。什么是格物呢?格和物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古罗马的竞技场,是一处进行格斗的地方,那这里的“格”是什么意思呢?格物,就是发生关系,你和事物之间发生关系。如果我们不知道苹果的味道,可以咬上一口,就可以品尝出来,称之为格苹果;想学游泳,就必须要到有水地方如游泳池去;不会骑自行车,肯定还是需要在自行车上进行锻炼才能学会;如果能玩熟了,玩懂了,这其间的过程就称之为格物。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在物质层面上的格物,在古代圣贤面前,格物主要是指格心,自己和自己的心里内容打交道,即“格心之物”,格自己心中念头上的善善恶恶。
我们现在常说的“正心诚意”和“致知格物”大都流于宗教性体验,从宋明理学开始,整个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基本上都是比较正统的(当然难免也有一些假道学、伪道学)。所以那时能看到很多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仁人志士,敢于行一死以谢君王社稷之事,有很浓厚宗教的味道。但是自从儒学过于偏向宗教化以后,就削弱了儒学外向的济世之道,如王阳明、曾国藩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儒学的信奉者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再加上还有一些歪老师或是如孔已己一类的迂腐之士在其中误人子弟,因此大都缺乏必要的能力,要让他们定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去“致良知,灭心中贼”是不太可能的,就更谈不上什么精邦济世、富国强民、抵御外侮了。
-----------------------------------------------------------------
《国学的核心是心性修养——专访著名居士、云门宗继承人之一冯学成》
    儒、释、道三家学说来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不可作固定不变的认识。汉儒与孔孟之学就不可同日而语;宋代程朱学说与后来的王阳明学说,又与汉儒大相径庭。其实这三家学说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儒家偏重于社会性,以化育社会伦理道德为务;道家则偏重自然性,强调个人的身心修养符合自然之道;佛家则专注于精神,更强调内在纯精神的修为。但无论怎样,对于社会安定和人伦道德的建设来说,儒家学说历来都处于国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后也当如此。
-------------------------------------------------------------------
《心灵锁钥》
灵源禅师与程颐有多次书信往来,仅这一封信看,对程颐的病处是毫不客气地加以指点,甚至不顾自己老师黄龙祖心禅师的情面。程颐是程朱理学之首,在禅师的面前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再如朱熹,是集理学大成者,他的学问根基,也与禅宗分不开,是从大慧宗杲禅师及其弟子道谦禅师中得来,他在与道谦禅师的书信中说:“向蒙妙喜(即大慧宗杲)开示,但以狗子语时时提撕,愿报一语,警所不逮。”而王阳明也公开承认:“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例子很多,虽说是儒家吸取佛家,以至有“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之说,但究其因,亦有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这样的渊源。特别是有老庄道家无为和道法自然这一完整的思想体系作为先导。
--------------------------------------------------------------------
《易经》片鳞
明朝王阳明在《尊经阁记》中泛论五经的时候,在论易部分就针对我们上面所讲的内容说到“易也者,道吾心之阴阳也”。
“易”不外乎就是要道出我“心”的阴阳变化,而外界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我“心”的阴阳变化,我“心”的阴阳变化就是外界的变化。佛教《华严经》有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离开了这个“我”,万事万法就不存在了。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但且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都需要这个“我”来承担,都离不开这个“我”。所以我们在学易的时候,一定要与我们的这个“心”结合起来。如果不去结合,那试问谁在玩易呢?有人说是我,但我又是怎样玩易呢?是我的思维在玩易,是我的心在玩易,所有的分析、判断等等,归纳起来都是这个“我”,这个“心”。
--------------------------------------------------------------------
《易经》片鳞
因此,我们的心就是易道,易道就是人心。佛教就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王阳明先生则说:“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所以当我们在玩易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那六根杠杠,必须明白《易经》的紧要之处,还是我们的心。六根杠杠是死的,《易》是活的。佛与心一样,道和心一样,易和心也一样。既然我们明白了易道与天地相应,而道是不会违背天地的,肯定与天地相合拍,那人心也就要与天地合拍,就千万不要与之相违背。
-------------------------------------------------------------------
《体会中庸》
尽管冥冥之中有一个“率性之谓道”,但是在我们理性和情感之中,同样也有“率性之谓道”的存在,就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良能”。一个人,毕竟是在社会之中作为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而存在,在社会的薰习之下,自然也就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也就是率性之道。
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说明,人本身所具有的慈悲之心、恻隐之心,就是成贤成圣的基础,所以他强调仁爱之心,人皆有之。在王阳明先生的“心学”里面,更是把良知、良能诠释到了极致,并扩展到我们人类精神、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加以留意并确定下来,再扩而充之。
---------------------------------------------------------------------
《通书》第一讲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意念一动就有善有恶,哪怕你是个善念,善念未必就是善,善念说不定做坏事呢?有些人一辈子发善心——就像有些痴心父母,溺爱子女,是不是善心呢?是一片善心!结果把孩子惯坏了。所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说不清楚的。善恶,说不清楚的。我们在谈性命,在谈道德,那么性,首先就是“命者性也”。“命”是从哪儿来的?“命”是从“性”来的啊!为什么盐巴和白糖是有区别的?因为盐巴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为什么把它们区分开呢?味嘛!它们的性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对不对?为什么是男人、女人?怎样区分开来呢?——男人的生理结构不同,女人的生理结构不同。好人、坏人怎么区分?——好人常存利人之念,坏人常存损人之念,他们的“性”的结构不同。这个人命好,那个人命坏,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好,为什么会坏呢?“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你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学跳神。所以说一个人的“性”,决定了自己在人世之间善善恶恶的选择。心胸开阔的人有心胸开阔人的人事关系,善人有善人的朋友,恶人有恶的朋友;君子与君子打交道,小人与小人打交道;君子有君子的命运轨迹,小人有小人的命运轨迹;君子有君子的取舍,小人有小人的取舍。当然,这些聪明的、贤达的人,他们有他们的取舍;愚蠢的人、恶劣的人,他们有他们的取舍。取舍连成一条线,今天、明天…今年、明年连成的那条线就是命运曲线!这就是命运!所以说“命”跟“性”是分不开的,“有其性乃有其命”啊!所以说“性命一体”。“性”就是没开展的“命”,“命”就是已经展现出来的“性”。这个就是因果不二,先天和后天的完美统一。
--------------------------------------------------------------------
《通书》第四讲
    《易经》的关键是圣人之道,周敦颐在《通书》,又叫《读易通书》中并不是谈看相算命,而是大谈圣人之道。而道教则主要注重炼气炼丹的内修功夫上去了。所以《易经》的层面很精,很深,很广,很博,但是归结为一点就是精蕴。《易经·系辞》就云:“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到了明朝的王阳明先生就对此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易也者,道吾心之阴阳也”。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大师之一,处于“心学”的最高峰,其影响力与朱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象现在日本和韩国的民俗、民风、民气基本上就承继于王阳明的学说。所以:“《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
--------------------------------------------------------------------
《通书》第五讲
“乾之用,其善是”。乾卦给我们的指示,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就是一个“善”。善是什么?《易经》乾卦有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就是生生不已,生善法不生恶法。王阳明说:“易也者,道吾心之阴阳也”,我们“心”的阴阳就要生发阳气,生发善的一面,非是小善。《易经·系辞》也说:“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我们要从大的方面着眼,在“道”上着眼,在自己的修为上着眼,也就是在归结为“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君子损益之大莫是过”,易经的损、益二卦其根本之意在于谈“过”,在《通书》四十章里反反复复在谈论的都是这个“过”。我们不要简单的看待这个“过”,这是我们进德修业的基础,古代圣贤如孔子都要“闻过则喜”,所以“损益之大莫是过”。我们讲圣人之道,讲仁、义、礼、智、信,其归根到底的功夫和作用上就是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易经》中,不只损益二卦谈到了“过”,在其它很多卦里都谈到了过,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重的,所以“圣人之旨深哉!”
---------------------------------------------------------------------
走近《论语》系列讲座(上):
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我未见力不足者”,没有谁做不到,关键在于没有几个人肯真正用功,没有几个人肯真正将功夫用在刀刃上。如果能真正去行之,那肯定就能做得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得到,孔夫子都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明朝王阳明先生将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为尧舜”引伸为“满街都是圣人”。佛教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圣贤之性,都可成圣人。但是有人跳出来和王阳明唱反调,并借用孔夫子说的“唯上智与下愚而不移”来反驳他,王阳明先生则回答:“不是不能移,而是不肯移”。哪里有什么上智下愚之分呢?之所以是下愚,是因他不肯去行圣人之道,如果他愿意实践圣人之道,这个实践可不是治国平天下,而是要修身,要将自己的心管住,那就是圣人。反之如果管不住,那就是小人了。由此可见,“我未见力不足者”,是在看你有没有用力?有没有真正用力?孔夫子这句话实际上是正话反说。
---------------------------------------------------------------------
《走近论语》之五十六 阳货第十七(甲)
17.3 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读解: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 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学养和习染的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而知之者,上也”一类的人,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那类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这一则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厉批判的一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最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人是后天无法改变的,这是天命,是不可移动、不可变化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有些人聪明一辈子,他确实聪明;有些人愚蠢了一辈子,他也确实愚蠢。你要想把愚蠢的人变得聪明,艰难;要把聪明的人变得愚蠢,也艰难。我们不可能有什么法子使一个有严重智障的人数理化都考一百分,让一个反应灵敏、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什么都不会。而中等资质的人可上可下,勤奋一些就可以上去,懒惰一些就会跌下来。
佛教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有人曾问王阳明:“你说大家都可以成为圣人,那为什么孔子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王阳明回答得很聪明,他说: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下愚之所以是下愚,他愚在不肯向上走,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愚蠢之心、愚昧之性改变一番。只要他有心改变,一样可以成为圣贤。这也是宋明理学中一段精彩的公案。
--------------------------------------------------------------------
《四季禅》
十二月五日
泗州塔头侍者,及时锁门。有人问:“既是三界大师,为什么却被弟子锁?”侍者无对。(《五灯会元》卷七)
译文:泗州大圣塔的一个看护僧人,每到天晚,都准时地把塔门锁了。有一个人问他:“大圣既然是三界的大师,佛菩萨一样的圣人,为什么还被你们这样的凡俗弟子所禁闭呢”?这个僧人无言可答。
旁白: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孟子说,人皆可成为尧舜。这与佛教所说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如出一辙。但世间为什么仍然是平常人多而圣贤者少呢?有人间王阳明;“孔子说唯上智下愚而不移,这话对不对呢?”王阳明说:“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原来我们都是圣贤,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成为圣贤罢了!
---------------------------------------------------------------------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凯 翁
曾将铁骑破重围,赤手扬鞭得胜归。
沙漠已成歌舞地,自皤双鬓对斜晖。
                    宋希叟绍昙
品析:这也是一首描绘见道后喜悦的一首诗,这位“凯翁”,大概是眉毛胡子都参白了才得以开悟的吧。禅宗在唐末以后,渐流行“三关”之说,就是破初参,透重关,砸牢关。参禅,就是要破这三关。能破初参的尚如麟毛凤角,何况“一箭透三关”了。加以常人无始以来的烦恼聚集,真是百万之众,重重围困。要在其中杀出一条血路,古之名将亦不多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的感触,何况见道开悟。
禅师与常人不同之处是,既已出家,对红尘等于是“置之死地”了,如不在参悟上过关,出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勇猛参学,精进不怠的,的确如“曾将铁骑破重围”那样不顾一切。但“破心中贼”不同于“破山中贼”,当然是赤手空拳似地在“灵魂深处闹革命”了,终于凯旋了“赤手扬鞭得胜归”了。
佛教强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一经见道,全部烦恼都化为菩提,真是“沙漠已成歌舞地”了,喜气得很。虽然人老了,“自皤双鬓对斜晖”,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对禅师是没有过去未来的啊!
--------------------------------------------------------------------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十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牧牛颂选析
其  三
我有牧童儿,骑牛入闹市。
不把一文钱,买断乾坤地。
种也不施工,收也无准备。
当市垛皮鞭,蛰户一齐启。
品析:“我有牧童儿,骑牛入闹市。”这个“牧牛儿”真怪,不准“牛”入“荒田”,却可骑入“闹市”。
“不把一文钱,买断乾坤地。”一般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对于天地乾坤,是可以不花一文钱就“买断”了呢?是的,进公园都要收门票,别人的房舍非经邀请,是不可擅入的,因为那是被人们“占有”了的,当然不允许你随便跨入,但天地乾坤就不同了,谁也不能占有,它也不收人们“一文”钱。人们享受阳光、春风等,都是没有交费的嘛,何况自己身心这个“小宇宙”,更不用向谁缴纳什么费用了。
“种也不施功,收也无准备。”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长,因缘而熟,缘尽而散,原不需人们去“施工”,去“准备”。哪怕是种庄稼,尽管你也耕耘、施肥,但庄稼的生长、成熟,都是它自己的事,“拔苗助长”行吗?人们自己的生老病死,你自己作得了主吗?
“当市垛皮鞭,蛰户一齐启。”在闹市中区,抽一响鞭,那所有原本关闭的店铺,也于忽然间大启大开了。王阳明时有一个故事,有人问王阳明:“你说万物都在心内,这山里有这么一树花,怎么能说这花就在心内呢?”王阳明回答说;“未来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当来看此花,此花与心一齐明白起来,可知此花不在心(认识)外。”人们的注意力指向哪里,就如一记响鞭,所及之处都会“明白起来”,如同“蛰户一齐启”一样。我们的眼耳鼻舌等感官,人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开”,怎样“启”的吗?
-------------------------------------------------------------------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王阳明(一首)
夜坐
独坐秋庭日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
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
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
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品析:中国宋明理学分为两大派,一是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的“道学”,一是陆九渊和王阳明(1472—1529)的“心学”。“道学”讲“格物致知”偏重于佛教华严宗的“理事”关系。“心学”也讲“格物致知”,但偏重于禅宗的“明心见性”。但在明清两朝,占正统地位的是“道学”。“心学”虽在明朝中期、后期一时局面一新,但终因其“标新立异”,不尊“圣道”,为昏君、奸相及阉宦所不容。而清末参与维新、革命的许多杰出志士所禀承的,也是以“心学”为基础,兼取西方的“赛先生”和“德先生”。下面我们来看王阳明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独坐秋庭日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王阳明为“心学”之集大成者,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其方法取自于禅宗的明心见性,也讲坐禅参究。不过“禅观”的内容不是佛教经典,不是祖师语录和禅宗公案。他提倡的“禅观”内容,是儒家的“诚敬”、“仁义”等。外在内容虽有不同,但方法、程序等内在清纯的东西,恰恰与禅宗一样。“独坐秋庭”都有“日色新”的感受。对一般人来讲,是“逢春欣然入秋悲”,秋是肃杀之气,怎么会有“新”的感受呢?原来,他看透了“乾坤”间的变化,在其中成为了“闲人”,与四时无关,超然事外了。
“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参透了乾坤的玄关,心中得到了自在,真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高歌一曲,送与清风带走;心中的“幽意”,送与流水带走。不论“高歌”或“幽意”,任“清风”和“流水”带到天涯海角,广布“春”的福音。这里,可以看到王阳明的心胸的确不凡。
“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至高无上的圣人胸怀呢?方法与禅宗一模一样,在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索,因为“心外”是没有“诀窍”的,一切都在心中。对儒家的“六经”而言,只要把心中的“尘埃”拂净,你的心就是“六经”,其中的道理自然就会明白,与圣人所知一样。
“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你欲治国平天下吗?你感到自己没有周公一样的才干而心中不安吗?那就应该首先向孔子的学生颜渊学习。颜渊在陋巷,穷得饭都吃不起,但仍在虔诚于大道,精进于大道,终于使他成为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弟子。如果能如颜渊那样,圣人之道就会自然到手的。
-------------------------------------------------------------------
《体会中庸》第十二讲:天下九经,修身为本
我们还是逐句来讲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就是说大凡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需要遵循九条基本原则。王阳明先生在《尊经阁记》中开篇就说:“经,常道也”,即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实践性的典籍,才可称之为经,它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治国平天下,虽然看上去是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但是其中还是有脉络可循。《中庸》这一章里的内容,其实就已经非常清晰地给我们罗列出来一个大纲、准则。如果我们对于管理之道不熟悉,就可以借助《中庸》这里所说的九经去做,按照其中所讲的原则去行事、去实践,那一定是吉无不利的。
--------------------------------------------------------------------
《体会中庸》第十三讲:反身而诚,从容中道
“诚之者”的“诚”字,这里作动词用,是“使之诚”的意思。它作为使人回归于诚的道路,即作为人之道,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之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处处开诚心,布公道,使我们能够处在一种比较光明的社会状态之中。“诚”本身就是光明的,没有污染,没有阴暗面。我们在实践之中,在生活之中,在工作之中,一定要致力于“诚”的理念。要知道“诚”在宋明理学眼里,尤其是朱熹先生眼里,是将其看作是“至善之地”。王阳明先生也认为,致力于“诚”就是良知良能,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们都是对“诚”的先天和后天这两种关系反复加以琢磨,使我们在社会生存之中,具有了面对生存生活的动能,这种动能就是“诚”。
---------------------------------------------------------------------
《体会中庸》第十五讲:诚明尽性之道
对于这一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后世的儒者有很多说法。朱熹认为:“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王阳明则认为,“明”就是知,“诚”就是行,即知即行,就是“明则诚”;行而能知,就是“诚则明”。这些都是先贤从个人体会上谈的,都对,只不过太简略了,让现代人不好理解。
------------------------------------------------------------------
《体会中庸》第十七讲:圣人之道,优优大哉
有一些媒体记者不问青红皂白,将本人也扣上一顶国学大师的帽子,真是让人感到羞愧!其实本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泡了几十年,充其量算是一个国学的修行者,仅仅是一个行者而已,离大师的标准还远着呢,根本不敢妄称自己是大师。在佛教中,只有佛才称为大师;在儒家,孔子是圣人,大师的层次要比圣人相对低一些,比如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些人,方可以称为大师。近代的章太炎、王国维等也可称为大师,之后有资格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人,不怕炒得热闹,总之并不多。
--------------------------------------------------------------------
《道德经》第二十二讲
我们明白了“静为躁君”,那么我们就能够以静制动。这并不是说,自己要静,外部的环境要动,要以自己的静来制外部的动,不是这样的。前提是以自己心里的静来制自己心里的躁,要过这一关,首先就要战胜自己,首先要把自己躁动的心平息下来,如果连自己的心都降伏不了,还在外面去以静制动,以静制躁,哪里有这样的功夫呢?就根本谈不上。所以王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要想当一名将军,在外面去剿土匪,那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治自身的毛病,那就太艰难了。我们要养成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无论在纷繁的局面、在动荡的时候,都要保持一种静境,要养成自己从骨子里透出一种静气,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定神,这是一种修养而不是做学问。
--------------------------------------------------------------------
成都晚报《国学,中国人的根》
儒、释、道三家学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不可作固定不变的认识。汉儒与孔孟之学就不可同日而语;宋代程朱学说与后来的王阳明学说,又与汉儒大相径庭。其实这三家学说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比如汉唐以来的儒、道一直是互补的;又比如中国化的佛学,与印度原始佛学就差别很大,尤其是禅宗,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对《庄子》的发挥。而后期的儒家,比如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又都是在禅宗的启发下才得以形成的。所以自宋代以来,儒、释、道三家便一直在走“三教合一”、相互融贯的路子。到了近代,三家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轩轾,只不过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儒家更偏重于入世,化育社会伦理道德;道家则偏重出世,强调个人身心的修养;佛家则兼而有之,却更强调内在精神的修养。但无论怎样,对于社会安定和人伦道德的建设,儒家学说历来都处于国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后恐怕也当如此。
------------------------------------------------------------------
《生活中的大圆满法》
你若有这一种斗志,人人都是可以“明心见性”的,因为这不是外面的其它什么东西,就是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精神中的那个“状态”而已,并且它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你。所以许多禅师说:我坐在这儿就可以看到你开悟,我站在这儿就可以看到你开悟。悟与不悟,在精神中是没有一丝隔膜的。所以有人以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而不移”来否定王阳明“人人皆有良知”的说教时,王阳明就说得好:“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只要你愿意成为圣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不也说过这样的话吗!
-------------------------------------------------------------------
《国学里的中国人格》
在中国传统的人格美里面,不外乎有两点需要我们认真去感觉的。中国的思想里面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学说,可以说是把阳刚之道——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阳明正气,释放得淋漓尽致;用孟子的话就是至正、至刚、至大之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是为大丈夫。
-------------------------------------------------------------------
《四十年学佛汇报》
万历皇帝以前是思想一片禁锢,尽管有王阳明先生“应世”,但总的来说,整个明朝的思想从朱元璋开始到万历年间都是一潭死水。到了万历年间出现一次小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况。

《中庸说要》
尽管冥冥之中有一个“率性之谓道”,但是在我们理性和情感之中同样也有“率性之谓道”的存在,就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良能。一个人,毕竟是在社会之中作为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而存在,在社会的薰习之下,自然也就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也就是率性之道。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说明人本身所具有的慈悲之心、恻隐之心,强调仁爱之心人皆有之。在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之中更是把良知良能诠释到了极致,并扩展到我们人类精神、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加以留意并确定下来,再扩而充之。
我们学圣贤之道,绝不能重蹈宋襄公之仁,也不能学东郭先生,更不能学孔乙己,那样太可悲了。既然学,就应该学成强者,近的如曾国藩、王阳明,远的如范仲淹,还有如神仙一样的唐朝李泌、汉朝张良、三国诸葛亮等等,这些人同样读的是圣贤书。
--------------------------------------------------------------------
《冯学成先生谈“高明”》答听众问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用王阳明的话来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自己心中的贼都破不了,如何去破别人心中的贼?用佛教的话来说,首先要把自己的烦恼去掉,然后帮助别人去烦恼。
实际上所谓的心性修养就是在自己来来去去的各种念头之中把握一种平衡,这个平衡就是抑恶扬善。拿王阳明的话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心里要知善知恶,行为上抑恶扬善。当然,善和恶也不好区分,有些看着是善的实际又是恶,有些看是恶的实际又是善,这个就要看你一念的功夫,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人的?利人肯定是善,不利人而且还损人的绝对是恶。
-------------------------------------------------------------------
《菜根谭》第一讲
儒家思想到了万历年间,在王阳明“心学”的带动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时很多著名的思想家都纷纷著书立学,冲破矛盾、冲破传统、冲破习俗。包括像我们大家现在都惊叹的《金瓶梅》,也是出自那个时期。佛教方面,也是在万历时期开始,整个禅学思想达到了群星灿烂的局面。在万历年间,西方的传教士通过澳门这个途径,把西方大量先进的科学、艺术、文化、思想、观念,都带到了中国来。所以,万历年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殊、很特别的年代。
-------------------------------------------------------------------
《国学与禅--中国心性之学》冯学成先生北京巡讲答读者问
所以王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抑恶扬善是格物”。我们本身的心体是非善非恶的,用六祖大师《坛经》里的话说:“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心性本身是非善非恶的一个东西,但是念头一动,可能就是善的,也可能是非善的,那么我们自己脑门里面还有一个警察,知道自己起心动念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算盘敲得是还是不是,那么这个就是良知,良知就是我们脑门里的道德警察,要让他上岗,把好关,别把它丢在一边。
后来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发现了这个,对佛法要悟,就觉得这个很新鲜,到了宋明理学,因受禅宗的影响,觉得这个东西本来中国就有,在孔孟里面,在老庄里面也有,宋明理学你能说不叫悟吗?特别是陆王心学,在第三极的书店里,《陆九渊集》,王阳明的《传习录》,二程语录,《朱子语类》都摆在那的,可以看看他们是怎样面对这些问题的。
-------------------------------------------------------------------
《禅说庄子》知北游
男女之间的阳气只是一个方面,精神也是一种阳气,像孟夫子说的“养至正至大至刚浩然之气”,这是精神性的阳气。道教祖师吕洞宾号纯阳子,全真派的创始人是重阳真人,明代理学大师王守仁号阳明,都注重这个“阳”啊!这个阳气你也不要小看,它和养生家所讲的精、气、神这种阳气还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一个是精神性的,一个是物质性的。但不论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阳气,我们都要把它固守下来。但关键的、无可奈何的是,这些又都不是我们所能永远拥有的。
--------------------------------------------------------------------
《禅说庄子》逍遥游
庄子这一段话,“藐姑射之山”,实际上就是谈我们的身体,这个身体里有神人居焉啊!用佛教的话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当然,这个思想中国也有,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后来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放眼大街,熙熙攘攘的人都是圣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是一回事。但我们知道自己身上就“有神人居焉”吗?在禅宗里临济大师上堂就说:“有一无位真人每天在尔等面目中出入,你们知道吗?”所以我们看佛教禅宗所说和庄子里的是一脉相承,一个鼻孔出气。
-------------------------------------------------------------------
以上是冯学成先生关于王阳明先生及“阳明心学”的法汇,节选自先生已公开之著作和演讲实录。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难免疏漏乃至差错,还望书院诸学兄予以补充更正。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