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参加老书虫文学节,闭幕式上,有一个年轻的弦乐四重奏组合,让我耳目一新。
他们叫果酱乐队,四位年轻人,最小的是九零后。他们自己创作,因为想着是来参加文学节,便融了诗歌到音乐里。比如把海子的诗融入他们的乐曲《日出》里。又如另一首《巴山夜雨》,演奏中,穿插他们用四川方言念诵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乐曲几番往复,念诵也是。跟这首诗本身的循环也相应和,让人如在雨中,产生绵绵的情思。
演奏之后,他们谈到他们最近的一些演出和想法,比如,在一个全黑的,完全没有光线的地方演奏,让听众不被视觉干扰,只有声音本身,这场演出之后,他们又在街头做了一次,给每个愿意驻足的人发一个眼罩,模拟前一场演出。
他们谈着他们的艺术观点和设想,也谈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全都兴致勃勃,对未来充满渴望。他们马上要到北京一个艺术村去驻馆半年,希望能够有许多的碰撞和拓展。
他们也让我联想到前一阵的一些热闹话题。比如,高晓松为许巍写的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正反两方面的争论都很热闹。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太像过着富足日子的中年人对年轻人的说教了。
有理想的年轻人,每一步,受阻或者前进,都是痛苦或者快乐,理想和生活并不是不相干的两件事物。他们最不需要这样的说教,反而是中年人应该以他们为镜,想想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想想年轻的那个自己,会不会鄙视现在的自己。
没理想的年轻人,按步就班进入庸碌人生。这种说教当然也是没用。
有一句经常被上了年纪的人用来教育年轻人的话,叫:“谁没有年轻过,但你却没有老过。”
这句话有时是很可疑的。是的,人人都年轻过,但不同的人老也老得完全不同。
王小波曾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里,有这样动人的一段:“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彩。下半截沉在黑暗里,上半截仍浮在阳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随着年龄变化,身体当然会不如青春年少,但对很多人来说,最先被“锤”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心理上的。锤人的未必是磨难艰辛,更可怕的是各种愿望的满足达成,所谓“功成名就,岁月静好”。这时候,你还舍不舍得抛却功名利禄,享乐荣华,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像一个新人一样,向一条未知的道路出发。
最近还有一个引起热议的话题,说一位农妇,学习绘画一年,就画出很不错的油画,画桃花,也画动物,画人物肖像。有人拿她和成名画家相比,比作品,比价格,也比心态。当然,很多行业内的人觉得被严重冒犯,非常愤怒。
回想一下,这种由新人引发的讨论,每隔一段就会有一波。诗歌界、艺术界、音乐界,等等。
人们容易被新人打动,在他们身上看到生猛之气,清新之气,人们会因为自己缺乏这出发的勇气,更感钦佩。
经历了奋斗与成功的人,更知道新人的不易,当然更难出发。
总有些不同寻常的人,能超越这种局限的人,比如多丽丝·莱辛。
我正在读国内新近出版的,她的长篇小说《简·萨默斯日记》。
她写作和出版这本书的故事,就像一个传奇。
她1950年出版《野草在歌唱》之后,便一举成名,之后也尝试各种风格的写作,一直是英国最活跃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她化名写作了新的小说,《简·萨默斯日记》。
这部小说,她的写作又一次转换风格,而且,化名简·萨默斯,寄给英国的各大出版社。
▲ 多丽丝·莱辛
这位“新人”的作品,却不停地遭遇退稿。
我想,这一定在她的预料之中。因为,她知道,作为“新人”会遇到的麻烦。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她讲了三个理由。其中之一,便是她想鼓励年轻的作家:“他们的写作生涯往往很艰难。我想让他们看到,他们不得不屈从的某些态度和过程死板机械,与他们是何种人、有何种才华,或者有多大才华,统统毫无关系。”
她更重要的理由,是希望人们在阅读这本书,评论这本书的时候,自己不会因已有的名气而得益,她想挣脱联想与标签的囚笼。她说:“那种囚笼每个成名作家都不得不学会居于其中。”
莱辛想挣脱的,恰恰是大多数人想得到的。特别在美术界更为直白,很多人都会把标志和符号挂在嘴上。他们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当个人的标志符号被收藏界认可了,画画就像画支票的日子就到来了。
只有真正的创造者,比如莱辛,才会看穿浮华对人的羁绊,才会渴望像一个新人一样,重新出发。
莱辛的这部小说的手稿,几经波折之后,还是有慧眼识珠的出版社,就是多年前推出她第一部作品的那家,回信说,这部作品,让他们想起了当年的多丽丝·莱辛。
这家出版社,神奇地把她两次当成了新人推出。
这部化名的作品,因为没有名声的加持,引起的反响比莱辛平时的作品要小很多。我现在读它的时候,忍不住感叹,这真是一部优秀作品,但没有大作家的光环,竟然会一再被退稿。
重新当一位新人,就是一场人生冒险,可能面临的是失败,一无所获,甚至得赔掉现世安稳。如果明白这风险,还敢于行动,更需要极大的勇气。
前面提到的那句话,如果改造成这样,也许才值得一说:“谁没有当过新人,但你有没有勇气,一直像一个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