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江山携手 2016-04-05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以中国文学为例,一部中华文学史,就是一部色彩斑斓的中华民族生命史。《庄子》与庄周,《楚辞》与屈原,《史记》与司马迁,陶诗与陶潜,唐诗宋词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唐宋诗人词人,元剧与关汉卿、王实甫,《红楼梦》与曹雪芹,《呐喊》《彷徨》与鲁迅……绚烂多姿的文学正是绚烂多姿的人生写照。不可胜数的作品表现着不可胜数的作家,不可胜数的作家将自己的生命灌注于不可胜数的作品之中。于是,两个不可胜数,汇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学——生命”之河,奔流不息,浩浩荡荡。于是,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我们读懂了屈原;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我们感悟苏东坡;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我们感喟柳三变……从很大程度上说,我们民族之所以几千年生生不息,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永远奔流不息的中华“文学——生命”之河中,不断地获取生命所需的种种营养,或者说是中华“文学——生命”之河哺育着我们。
       作品表现的是作家、民族的生命形态、生命意识,那么品读作品自然就要注重对生命形态的把握,对生命意识的感受。钱钟书先生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说:“我们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的活人。”他援引说:“《文心雕龙?风骨篇》云:‘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瘠义肥词’;又《附会篇》:‘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这种例子哪里举得尽呢?” 丰子恺先生在《谈自己的画》中说:“我所见的文艺书,即使是最普通的《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等,也处处含有接触人生根本而耐人回味的字句。我读了‘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便会设身处地做了思念故园的人,或江楼相忆者之一人,而无端地兴起离愁。读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便会想起过去的许多春花秋月,而无端地兴起惆怅……”
     人们常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样,读诗则情满于诗,读文则意溢于文。这就是品读作品时的生命潜移与化入。“化”字是一正一倒的两个人形。借用这个会意形象,我们可以说,作者一个跟头把生命化入文章之中,读者又一个跟头将生命化入文章之内,而后再将作者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一块化出文章之外。一个“化”字,正状写了文章写作与品读的双重意义。在生命的双重化入化出中,不仅借文章认识了他者,认识了自我,而且借文章发现了自我,创造了自我。作者如此,读者亦如此。
       回想一下读过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事实上我们多多少少都感受到了作家化入作品中的生命意识。《沁园春?雪》《跨越百年的美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再别康桥》《病梅馆记》《老王》《项链》《当炉女》等等都是如此。关于“感受作品中的生命意识”问题,以前我们只是感性上的认识,今天我们有了一些理性认识,在以后的阅读中就可以更自觉地去把握它了。(黄荣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