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卵巢早衰的诊断与治疗

 昵称22740034 2016-04-05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青春期发育后至40岁前出现闭经、血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浓度过高,有时伴有潮热、出汗等绝经症状,与生理性绝经十分相似而命名,也称之为早期绝经或早发更年期。

1 诊断

  诊断以临床所见、血或尿激素测定为基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此外,有关病史对诊断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1.1 临床所见

患者月经初潮年龄多有异常,可发生月经失调,继而闭经;或开始月经规律,后出现月经失调;也有突发闭经者(曾经妊娠分娩者)。约有20%70%的患者出现面部潮红等血管舒缩综合征,生殖器官萎缩者虽少见,但若青春早期即发生卵巢早衰,第二性征则不明显。

1.2 内分泌学检查

闭经患者孕激素试验阴性者做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测定,凡PRL正常、FSH>40u/L者应疑为卵巢早衰。但与排卵前的促性腺激素波动及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在绝经初期即有以FSH高于LH为特点的持续性高促性腺激素血症者,须经3次以上测定促性腺激素均为浓度过高,才能确诊为卵巢早衰。LH浓度可正常或>50u/L,雌激素水平一般呈低值,但也有正常者。也有人提出对卵巢早衰患者宜做系统的内分泌学检查,包括每天测定血FSHLH和雌二醇(E 2 ),连续1个月,并做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若FSH有波动性增高或降低,伴一时性E 2 升高者可能有机会恢复排卵,临床患者应每周测血FSHLHE 2 值各1次,连续1个月,若发现血E 2 值超过绝经期妇女的水平,LH增高且LH/FSH=21者,提示其激素反馈机制存在,予以诱发排卵治疗可能成功。

1.3 病理组织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将患者分为两类:

1)未见卵泡,完全为纤维化间质所占;

2)仅有正常原始卵泡至初级卵泡,若给予大量促性腺激素也不发育,此类称为抗卵巢综合征。多数为第1种组织学所见,萎缩的卵巢无卵泡或只有闭锁卵泡,在卵巢间质部如可见到同绝经者的纤维变性即可诊断。腹腔镜下做卵巢活检有其局限性,其内有的卵泡深埋卵巢间质部,所以一般以剖腹取卵巢深部组织检查为宜。在腹腔镜下观察卵巢外观对诊断也有帮助。绝大多数为双侧卵巢萎缩型或条索型卵巢。仅有15%为单侧或双侧的小卵巢或正常卵巢。萎缩或条索状卵巢无卵泡存在。

1.4 有关病史

染色体异常,病毒、细菌感染,理化因素接触史,免疫疾病及家族史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如Tumer综合征(45XO),因原始卵泡在胎儿期完全消失,性腺发育不良,X染色体的嵌合体或其长臂缺失而引起本病。既往患流行性腮腺炎者的卵巢易发生功能衰竭。另外,盆腔感染或有害物质积于卵巢,放射治疗或接受药物治疗,阿狄森病,甲状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糖尿病,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约10%患者有母亲、祖母在30岁前绝经的家族史)等均与本病有关。掌握上述情况,结合临床及检查将有助于诊断。

2 治疗

  卵巢早衰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此类患者多数因出现闭经症状或要求生育而就诊。在年轻妇女中,因低雌激素闭经者应行人工周期替代治疗。目的是消除绝经期症状,期望生育和改善性功能,雌激素治疗可使FSH受体增加,促使残留卵泡发育,同时可预防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代谢异常,如骨质疏松症、冠状动脉病变等。常用结合型雌激素1.25mg/d,连服24天,在最后10天,同时服安宫黄体酮10μg/d。也可在月经期第5天和14天分别服尼尔雌醇4mg,第2125天服妇炎宁片5mg/d,连服5天。此疗法用药次数少,口服方便,几乎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可避免一般雌激素的致癌作用,值得推荐。对有卵泡并要求生育者,可试行诱导排卵治疗,虽然生育可能性小,但也并非绝育。具体方法如下。

2.1 雌激素人工周期疗法 至少3个周期,国内外文献报道均有妊娠者。

2.2 促性腺激素治疗 因为卵巢有少数残余卵泡,经大量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可获妊娠,或以LH-RH脉冲方法治疗。

2.3 克罗米芬及己烯雌酚联合治疗 前者50mg/d,共5;后者0.51.0mg/d,共20天。

2.4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己烯雌酚联合治疗 己烯雌酚为0.51.0mg/d,共20天,于周期中使用HCG10000u/d,共5天。

2.5 口服避孕药治疗 口服避孕药可抑制促性腺激素,使粒层卵泡膜细胞上的FSHLH受体逐步增多,并对内源性的性激素起反应而受孕。

2.6 试管婴儿或配子输卵管移植技术的应用 赠送卵子技术为解决卵巢早衰者的生育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患者使用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时间须与供卵者同步。供卵者行促排卵治疗,适时取出成熟卵子,分别在体外将患者丈夫精子与供卵者的卵子受精,然后将受孕卵适时移植到患者子宫腔内(也可行配子输卵管移植),适当补充雌孕激素至妊娠20周左右停止。

  总之,对卵巢早衰者宜在完全绝经前做出诊断,以期进行早期治疗,并应间断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防止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代谢紊乱的发生。


推荐已获1000万人点赞的热门微信公众号

妇科内分泌: fuke-neifenmi

(长按以上微信号可复制)

推荐理由:最强大最精彩的妇科内分泌知识、图片、课件,病例及视频分享。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www./yxyy/main/index.php.2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http://www./xyfm/class/.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www./chuanmei/class/.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学报. http://www./qikan/class/.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http://www./.2009(01)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http://www./news/class/.2010(24)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http://www./news/class/.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2)

[20] 杨宏兰. 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8(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