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昌大佛寺般若谷

 shhg子夜 2016-04-05
新昌大佛寺是江南地区比较著名的景区,游客去大佛寺景区游玩,基本上是冲大佛寺石弥勒大佛而来,或在景区主干道旁的千佛院、五百罗汉洞、卧佛洞等等景点看完就结束了,旅游团队就更不会带你去看般若谷了,也可能一般游客根本不知道大佛寺景区里还有这么一个以石窟造型、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废址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里面几个重要佛像造型,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气氛。 东晋时期的新昌称剡东,是江南佛教中心之一,佛教“大乘般若学”兴起,以形成了所谓“六家七宗”学派,其中有五宗在新昌,佛教传入浙江,六位开山大师均在剡东,可见新昌的佛教渊源至深。般若,梵文Praiā的音译,意译为“智慧”、“智”、“慧”、“明”等。有这么一处“智慧谷”在眼前,你知道的话,是不是觉得去了大佛寺而错过般若谷感觉非常的遗憾?


  国庆假期的大佛寺,在般若谷里是少有人迹,游客非常的淡定的拍照留影。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主智,是智慧的化身、观音主慈,是慈悲的象征、普贤主行,是大行(实践)代表、地藏主愿,是大愿的典型。这位就是中国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他这里为大家开启智慧之光。


  这位菩萨是中国非常有名的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名。代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手拿净瓶以甘露滋润苦痛众生的观音菩萨,脚踩鳌鱼保人间太平。鳌鱼踩在观音脚下,当然是不同凡响了,它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征。古代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的正中,所以称人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进士第一名――状元受到皇帝的召见,所以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绍兴地区有许多采石场,比较出名的如柯岩、吼山等在两汉三国时都是采石场,据考证,大佛寺的采石场是明朝时开采石头的遗址,大佛寺里的般若谷从2001年开始开发成景点的。


  释迦摩尼灵山说法


  人工瀑布从禅源旁飞流而下,象征着禅源流长。“禅源“二字为赵朴初所题,大佛寺开山祖师昙光为“习禅之祖”,在大佛寺修禅53年,比达摩祖师到少室山“面壁”至少早一百多年。大佛寺在东晋时“般若学”、“禅学”并重,因此题为“禅源”


  带外孙女来般若谷,就是让她开开智慧,能否行,就看她的造化了。


  依山体开发成七级瀑布,落差约50米,“七级”之数正好与佛语“七级浮屠”相结合。瀑布层层下跌,激起巨大的轰鸣声,喻意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昌这块土地与印度佛学的激荡中,包容了佛学,最后成为影响深远的一大中国文化。面积不大,上下转转,有点像小迷宫。


  释迦摩尼出生时的造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何等的气魄。

  花了一个小时不到,游览般若谷,看了这么多的佛教菩萨造型,我们明白了,这个山谷、这片石宕,铭刻了新昌承载了我国的一座文化高峰——佛学中国化的历史。

  顾志晔

  2016年4月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