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穴】通利二便、补肾强腰的特效穴位——胞肓穴...

 hlj61 2016-04-05

胞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腹胀、肠鸣便秘、腰脊强痛等等作用。胞肓穴的位置: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详见本文图解胞肓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胞肓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通常寻找胞肓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胞肓穴位位于身体臀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髂翼骨膜。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内含有丰富的脂肪,纤维组织致密和臀大肌共同 形成臀部隆凸的轮廓。臀肌筋膜发达,它发出纤维束深入到臀大肌肌束内,所以该层筋膜和肌肉结合非常牢固而不易分离。

穴名解说
【胞肓穴】Bāo huāng(BL5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胞肓穴”,“胞”,包裹胎儿的膜质囊也。“肓”,心下膈膜也。胞肓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它与心下膈膜中外输的膏脂之物同性,故名“胞肓穴”。【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膏脂。【运行规律】在本穴散热后冷降归地。【功能作用】积脂散热。
胞肓穴位的作用功效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膀胱炎、睾丸炎尿道炎、大小便不利等;(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腹胀、肠鸣便秘等;(3)其他: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作用功效】胞肓穴,通利二便、补肾强腰。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湿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干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针灸疗法】胞肓穴,斜刺0.8-1.2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臀部放射。【艾灸疗法】胞肓穴,艾条灸5-10分钟;胞肓穴艾柱或温针灸5-3壮。
穴位密码

明日送上'治疗月经不调、疝气、腰脊强痛的特效穴位'

养生笔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

健康120

长按识别二维码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你的一次转发分享,有可能会帮助身边更多的亲人和朋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