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贴:“图文并茂讲青花”

 昵称32268011 2016-04-08



 

1.元青花:元青花的整体风格是非常的粗犷、潇洒自如,整个画风非常的随意、古拙、不拘泥,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重点就是要体会元青花时代的风格,他的画风、画法,比如说八大码、蕉叶纹、龙纹、、鸳鸯、水藻、缠枝莲和牡丹纹,
他的纹饰都是有别于其他的朝代,而且相对来说呢元代的这个整个的纹饰是比较粗旷、潇洒、有力度,他还比较少的受官窑形制的限制还比较少,所以他的创作非常具有艺术气息,整体上又符合元代鲜明的那种粗旷、潇洒的特征,并不是拘泥于小笔小墨的这种这种小鸟依人的那个腔调儿,主要体现了这种大气、辉煌的一种创作手法。
从青料来说,元代大件器基本上都是使用进口的苏料,有部分是和国产料渗在一起使用的。小件器由于制作相对的比较精致,也有一些小笔触的作品,但整体来说那是大件器物偏多。另一个特色就是元青花的胎土由于使用的是马仓土,加上那个时候制作的工艺特征限制,胎的制作不是特别的精细,尤其是大件器。由于胎土制作的时候不是特别的细腻,经常在胎中可看到这种气泡、气孔,甚至是层与层之间那种分层的感觉,这是元青花的那个时代特征。那个时候它的制胎还不够细密,至少跟永宣和清三代相比,他的制胎还是显得粗糙,也符合他以粗犷为主的时代特征,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内胎的修制不是特别精细,基本上有很多这个手摸和器物修胎的痕迹。


2.永宣时期青花瓷器达到了顶峰,首先有非常明确的官窑制度确立和保证,虽然有官搭民烧,但是整体质量非常高,胎更加细腻坚实,偶有气孔和气泡,但是没有元青花那么多。元青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是看元青花瓷片,是有气孔有断层,甚至在釉子表面有气孔造成的一些粽眼和针孔。只有真正在永宣时期才对苏料有了一种文人的理解和解释,有的说是因为苏料的一个缺陷,也有的说是文人对苏麻离青的晕散、锡斑赋予了另外一种美,细细欣赏来说呢,也确实如此。
他的锡斑、下陷其实也赋予了他一种灵动一种变化,使他不是那种的拘泥的单一的蓝色,使蓝色在凝重中有了沉淀,更具有文化的范围,我想文人给他一个另外的审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制胎方面,永宣时期的胎更加细腻细滑,胎的底部用手去抚摸有非常强烈细嫩滑嫩的手感,有如婴儿肌肤般的光滑。在明代来说是制胎非常好的时段。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官窑属款。


宣德的属款非常自由奔放,可能属在器物的任何地方,属款有大书法家沈度的笔意味道,有古法古韵。


3.成弘时期青花就变得柔弱一些,他的时代特征也非常明显,比如他画的龙纹虽然也是五爪龙,但是它的爪子非常的纤细细弱,龙身也变得更加的细长,相对来说非常软弱。这个时候的青花也变得比较淡雅,整个的风格是以淡雅为主,小件器居多。
大件变的少了,然后他整个的画风也变的柔弱一些。明代的青花在成化还是有一个非常细腻的特征,他的价值在市场上面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我认为永宣的青花才是青花达到的一个最高的高峰!
4.嘉万时期由于青料使用的变化,造成一些发色上面的变化。发色有一些鲜明的特征,比如说一种特别明显的青料就是他泛一点儿紫色,确实是蓝中泛紫,大家如果有机会上手真品的话可以体会这个细微的差别。
而在光绪的晚期,有一种青花颜色,跟明晚期的这个紫色还是有些类似的,嘉万时期的这个偏紫色大家要细细体会,并不是都偏紫色,但是是有一个时代是偏紫色的,它的青料是泛紫。那在光绪有过这个现象,有那么一段儿也是有点儿泛紫。
5. 请大家注意关注崇祯时期,他的青花跟明代和清代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和衔接的过程,而且这个时期的文人画也是曾经达到了一个小的辉煌和高潮,值得大家关注。
我想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我们只讲到了清三代,后面的没有具体的讲。明代以后就进入了清三代,康雍乾的青花无疑是我们近代青花达到的最高水平,那么在康雍乾中尤为康熙水平最高,艺术造诣最高。
6.到了康熙朝,我们经过了明代整个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又经过了明晚期文人画的一个高度的发展。实际上康熙朝既兼具了文人画的一个特征又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官窑时代,
而这个不同于明代的官窑,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清代官窑时代的历史阶段,康熙朝对青花运用达到了一个最高最高的境界,因为他甚至可以把青料当作墨采来运用,可以达到用青花来绘画的效果。康熙的青花可以达到墨分五色七色甚至更高,就是说他整个青花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他的官窑形制还没有刻板到雍正和乾隆早期,给予创作很大的一个空间。就是说他刚好生存在一个非常好的土壤上面,既有最好的青料,又让工匠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说康熙出现了很多精典的青花瓷器。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和学习。
7.雍正和乾隆青花最大的贡献,就是把瓷器制造工艺、青花推到了一个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