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解的抑郁症

 圆角望 2016-04-08

    潘江语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却也最易被误解。

    4月1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抑郁症协作组主办的“抑路同行——抑郁症大众教育路在何方”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教授说: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10%,很多人把抑郁症简单地理解为“郁闷”、“小心眼”,或者认为抑郁就是抑郁症,无法治愈。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

    抑郁症则是精神障碍

    抑郁为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负性情绪,不能把偶尔的情绪低落划归为抑郁症。抑郁症作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说,公众对抑郁症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容易混淆“抑郁”和“抑郁症”。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抑郁情绪有增加的趋势,有抑郁情绪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是遗传、性格、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必然因素。

    王刚教授指出,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或自己有情绪方面的问题,不要贸然做出判断或诊断,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家来做,这一点很重要。

    要想达到临床治愈

    全病程治疗很关键

    抑郁症有“三高两低”特点: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以及低识别率、低治疗率。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率均不足10%。

    专家们认为,抑郁症患者应接受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以降低复发率。一般急性期治疗为6-8周,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巩固期治疗为4-6个月,维持期治疗需1年左右。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临床治愈,缓解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才开始起作用,患者千万不要觉得无效擅自停药。很多患者担心抗抑郁药物有药物成瘾等副作用,病情稍好一些就不吃药了。专家提醒说,抑郁症对身心造成的痛苦和对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坚持服药。

    身边人出现抑郁症倾向,家属朋友应该怎么帮助?王刚教授说,对抑郁症患者来说,社会支持非常重要。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谈出心里的困惑,周围人给予理解帮助,对抑郁症患者非常有帮助。此外,运动也是应对抑郁的有效办法,运动对抑郁症治疗的贡献度在20%。但是重度抑郁症的病人精力减退、兴趣丧失,运动不起来,这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