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nerting!惰性化之数学原理

 百战归来 2016-04-08

有话君为您呈献的是,

三分钟以内的阅读,拒绝长篇累牍

阅读,关键在于:启迪思辨、思维、思想


惰而不多

恰如其分

有个做领导力发展的朋友问有话君,喜欢什么样的领导?

真会问,咋不问:喜欢做什么样的领导呢?
其实,有话君喜欢看数据的领导,这样的领导一般很有魅力,具有高数班(般)的开放和神秘气质。。。
好,有话君这次就好好说说数据的事儿,分享一下process safety的数学原理之美。。。
简单点儿,就说惰性化吧,因为经常听到“拉几下就行了”,到底拉几下


一、惰性化原理

前一阵子,有话君喜欢钻研了三角形(见:BC007 疲劳管理,你知道吗?),而经典的三角形除了勾股定理(别笑,我数学不好),安全界中当属燃烧三角形。


燃烧三角形,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而惰性化即是使用惰性物质将助燃物置换、稀释、隔离来破除火三角一种本质上预防火灾爆炸的安全技术。

进步地说,燃烧其实是四面体的事儿,上图:

 
惰性化即作用于助燃物又抑制链式反应,标本兼治——斯惰性化原理也!

基于绝大多数火灾的助燃物为空气(氧),本文主要说的是容器气相惰性化。


二、惰性化方式

简单地说,惰性化方式有五种:

  • 减压purge:容器负压后充入惰性气体,或如此往复。(哈哈,有话君至今没有想出什么好的中文词汇,如有好的,请朋友们留言啊)

  • 加压purge:容器使用惰性气体加压然后释放,或如此往复。

  • 吹扫purge:容器一口吹扫惰性气体,一口释放,吹扫一定时间。

  • 虹吸purge:即容器充入合适不燃流体或填充物,然后移出,同时引入惰性气体。

  • 组合purge:以上方式两种或多种组合。 


三、惰性化介质

简单地说,只要是不助燃的都可以作为惰性化介质,而常见的有: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水、碳酸钙(对于可燃粉尘)等。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氮气和氩气都是很惰的,其实在一些特定工艺上的惰性化差别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因为两者的密度差别哦。


四、惰性化量化以氮气为例

1、减压purge

 

所以。。。


2、加压purge

同减压purge,


从算式上,消耗的氮气都是:


显然,将减压和加压组合,上式亦是适用的。

 取得同样的氧气残余浓度,加压purge要消耗较多的氮气:

 
3、吹扫purge

理想状况是吹扫混合充分,则

 
4、虹吸purge

一般选用的是非弹性流体,如果吸入的惰性气体不含氧的话,而容器未被流体充满的体积为V0,则:

 


五、几点注意

1、氮气含氧

如果氮气含氧,则:

 
2、容器内含有溶剂

?

容器内含有溶剂,且相对加压或减压purge操作压力,溶剂的分压(P’)较大时,可参考下式:

 


3、残余氧气浓度的设定

为了保证一定的冗余,残余氧气浓度的上限一般为设定为LOC%-2

 4、偏差

如果验证实测与理论计算有偏差,则需考虑容器严密性、惰性气体纯度、检测器、取样可靠性和理论适用性等几个方面。


读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对惰性化原理和量化的理解已经有了质的提高哈哈,也不枉有话君下了班还旺旺地爬字。。。),后面的路还有一小段儿,有话君只能帮到这儿了,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或有疑问,还请赞个赏,留个言,有话君定会百忙之中抠时间回复。


说明:以上所有算式仅为理想状况的理论推导,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实际惰性化状况,同时推导过程可能存在疏漏或谬误,仅作为探讨交流和参考,对其产生的结果,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