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宇明:开发你的大脑潜能

 贪吃的汪 2016-04-08

照片由梁宇明本人提供

     ■ 记者团  吕梦盼

    “两分钟准确记忆一副扑克,一小时准确记忆十副扑克,一小时准确记忆一千位数字”,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我校能源学院博士梁宇明来说是“小菜一碟”。2010年,凭借在第十九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的出色发挥,梁宇明成为中国学历最高的世界记忆大师。

独自前行,学业、事业双丰收

    高一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宇明在杂志上看到了有关“速读”的介绍,他一下被吸引了,萌生了尝试一下的念头。然而他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万一失败,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嘛!” 在尝试与父亲的反对之间,梁宇明毅然选择了前者,开始了艰苦的速读练习。

    “这是我独自前行的一条路,中间有过很多无助,能做的只有坚持。”回忆起“速读小子”的训练时光,梁宇明叹了口气,一脸苦涩。带着这份“坚持”走过半年,速读的神奇功效在梁宇明突飞猛进的成绩排名上充分体现出来。

    整个高中阶段,梁宇明一直在靠速读“修炼内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速读也为后来的记忆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波三折,幸运女神最终光临

    进入大学,梁宇明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记忆”成为他探索的新大陆。说干就干,梁宇明开始了独自探路,这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袁文魁、刘苏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同是“武汉记忆小分队”的队员,一起训练,一起交流,一起分享“记忆”中的快乐。

    2010年12月,世界脑力锦标赛在广州举行,梁宇明终于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最后一个项目——快速扑克牌结束后,我忍不住哭了,比赛的一波三折,让我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早在2007年,梁宇明就将成为世界记忆大师的目标写在了床头上。2010年,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已经错过两次脑力锦标赛的梁宇明决定参加比赛。然而,情况却不容乐观,10月的中国赛,梁宇明状态低迷,成绩跌落谷底。“梁宇明,你这真的是来参赛的吗?”同去参赛的队友王峰对他的状态很不满。屋漏又逢连夜雨,梁宇明又接到了导师安排的11月份项目任务,熬夜加班,两个星期完成了报告,此时留给他闭关突击训练的时间只剩12天,这考验着他的心态与能力。

    12月3日,大赛开始,由于训练时间不足,梁宇明艰难的应对着每一项比赛内容,“紧要关头,觉得自己紧张到不能呼吸,只能凭第一印象答题”,绞尽脑汁、咬紧牙关,梁宇明顺利地通过了各个项目,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前期准备不充分,赛场经验不足、关键的大师项目超长发挥,赛后同伴们都说梁宇明是“最幸运的世界记忆大师”。

记忆有方,期待点拨更多学子

    “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梁宇明有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掌握了人类大脑储存信息编码的特性,熟悉信息的记忆连结方式,对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定位,就能大幅提升记忆品质。”梁宇明认为以记忆为主的脑力训练可以使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倍增,“掌握其中的奥妙,人们将获益匪浅”。

    如今的梁宇明在我校能源学院攻读博士,“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也为他带来了“传经布道”的机会,曾有一些院系特邀他去做记忆方法的讲解,他自己也组织过健脑俱乐部。“可是仅靠一己之力,我觉得很难发动更多的人发掘自身大脑潜能”,梁宇明希望有机会到每个院系去做些讲座,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大脑潜力,开启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最希望的是有机会跟杨叔子院士同台演讲,老先生讲授《道德经》的天人智慧,我则可以教大家高效记忆《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