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与论治绪论(一)

 易周乾 2016-04-09

第一章  绪 

    本书中讨论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涵盖了中医辨证学和中医治疗学两个临床学科的内容。

    什么叫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辨析证状、讨论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独有的诊治疾病的方法。说得具体一点,辨证论治就是在中医理论的全程指导下,医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以及积累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证状进行辨别、分析,从而掌握疾病本质,讨论治疗疾病方法的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中医学认为:证状是疾病本质的表现,所谓:“有诸内,必形之于外。”。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必定会通过某种形式表现于外,成为可见的证状。因为证状是“形之于外”的内在的病理变化,内在病理变化的不同,“形之于外”的证状必定有所区别。所以说中医所谓的证状必定携带着有关疾病特征的信息。亦可以说,证状是疾病信息的载体。

    从辨证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病属于八纲中的某一项,或脏腑中的某一脏腑,而这一结果却是从辨析证状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在每一个证状中都必定携带着疾病中有关八纲、脏腑经络的全部信息,所以说,证状是疾病信息的载体,或者说,证状是疾病的一个全息单元,辨证就是读出证状中疾病的有关信息。临床上有时候可以单凭一个证状来诊断疾病,就是因为每个证状都携带着疾病的全部的特征信息。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每个证状携带的信息量不是很充足,单个证状的疾病映象就相当模糊。这时就必须将多个证状的信息迭加,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疾病映象——这就是所谓的证。临床上强调四诊合参,其意义即在于此。

    辨证,就是辨别、分析证状携带的信息,掌握疾病本质的方法。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看似相同的证状。这些看似相同的证状,其实有着细微的差别,因为这些证状携带着不同疾病的信息,这不同的信息,就构成了看似相同的证状上的细微差别。而同一个疾病的不同证状,必定携带着属于该疾病的相同信息,只是信息量不同而已。临床上辨证的过程就是对证状中相关信息的搜索过程。临证者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辨别、分析,选择能反映疾病特征的信息,有时还要将多个相关信息迭加,得到比较清晰的临床映象——证,从而确定疾病的本质。

    这个从证状到证的过程就叫做辨证。

    这种认为每一个证状都携带着疾病中有关八纲、脏腑经络特征信息的观点,在《内经》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内经》中有关证状的八纲、脏腑经络特征的叙述比比皆是,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又《灵枢*五色》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又《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当是热之误)。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又《素问*咳论》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将经脉疾病的证状及受经脉疾病的影响而产生的证状都一一罗列出来。

    在《素问*示从容论》中,有两个临床案例,可以说是中医临床辨证范例第一例。全文抄录于下:“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寃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解墯,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此何物也?帝曰:……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也,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肢解墯,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内经》时代,中医已经掌握了辨证的诀窍:一是一证一个病机,所有证状都围绕着病机打开。二是脉证合参,互相发明。

    从以上所叙说的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中医学中的辨证思想,起源于《内经》。

    辨证方法在临床上系统的具体运用,根据现有的资料所知,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

    《伤寒论》中每篇的题目都是“辨××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中每篇的题目亦都是“××病脉证并治”。可见在张仲景时代中医临床上辨证和论治的基本概念已经建立,证和治“并”重。不过,当时比较重视脉,把脉与证状并列,这是个特点。

    试举几个例子讨论一下:

    《伤寒论》第十三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在太阳病中,头痛、发热是普有证状,在桂枝汤证中,麻黄汤证中,葛根汤证中,小柴胡汤证中……,都有头痛、发热存在。但是,如果再迭加上汗出、恶风这两个证状,情况就不同了,汗出、恶风和头痛、发热迭加在一起,把太阳病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这就是第二条所说的:“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所以第十三条所言者为太阳病中风,又根据第十二条:“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则第十三条所言的太阳病可用桂枝汤治疗。

    这种在一个病的证状上再迭加几个证状进行限制产生一个证的,在当时是比较普遍施用的方法,比如头痛、发热迭加无汗、恶寒是麻黄汤证;迭加项背强几几是葛根汤证;发热为往来寒热的是小柴胡汤证等等。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第七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

    其证备,即上条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之桂枝汤证备。身体强几几然,是肢体僵强,活动不灵敏。身体强几几,如果是太阳病外邪侵袭关节筋肉,则脉必见浮,或浮紧,然而病人脉反沉迟,这是里虚不足的脉象,说明身体强几几然仍是里虚津液不足,经脉失养所致肌肉痉挛,所以定其为太阳病痉病。用括蒌桂枝汤,以括蒌根生津液、润燥,以桂枝汤健脾胃,生精气、祛邪。虽然所用方剂是桂枝汤加括蒌而不称桂枝加括蒌汤,是因为病机已变化,已不是桂枝汤证,所以方剂名称就直接用括蒌桂枝汤,表示这是另一个证,是括篓桂枝汤证。

从张仲景书中的有关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一,证是对病的限制,是治疗的基本单位。因为病的范围很广,而证则是把一个具体的病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便于对应治疗,所以说证是治疗的基本单位。

    二,相对于一组证状的迭加,只有一个唯一的证。因为证状是正邪交争的病         理表现,一组证状表现的都是邪正两方面的盛衰强弱,是在一个病机制约下的疾病的表现,所以同属于一个证。也就是说:一组证状的迭加,对应于一个唯一的证。

    三,证的本质是病机的概括。一组证状受一个病机制约,也就是一个证。如果证状变化了,病机也变化了,就是另一个证。如果证状有了变化,病机却没有变化,则证也不变,还是原来的证。

    以上三条有关证的论述,是张仲景对证的规定的基本内函。尔后一千九百余年,中医人对证的认识,以及临床上对证的应用,基本上设有越出这个范围,只是从来没有人对其进行过文字上的表述。

    对证的命名,张仲景是直接以所用处方名称来命名。如三十条云:证象阳旦;三十四条云:太阳病,桂枝证;一百零三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等等,后世对证的命名,基本上是对病机的概括。有以脏腑命名的,如肝胃不和;有以八纲命名的,如表里俱热;有以五行命名的,如水不涵木;有以气血命名的,如气虚血瘀等等。

辨证的方法,如上所述,张仲景较多使用的是将证状罗列迭加,根据所有证状携带的共同信息来决定属于何证。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都是桂枝汤证中可以出现的证状,也就是说这些证状都携带有桂枝汤证的信息,所以断定这是桂枝汤证。当时,辨证的概念刚刚形成,对证状携带信息的了解还不深入全面,所以较多的采用这种方法。

    张仲景也有采用根据单个证状辨证的方法。如《伤寒论》第一零三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又第三七八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是因为在小柴胡汤证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都是同一病机的不同表现,张仲景洞悉了小柴胡汤证的病机特征,所以很有把握,“但见一证便是”。

    当时,张仲景已经注意到某些证状中含有的特征信息,后世的精细辨证当时已经初见端倪。如《伤寒论》第二三八条对瘀热在里之汗出,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又如《伤寒论》第二三九条对蓄血证大便性状的描写:“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又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等等。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当时脉学知识已相当丰富。后世的二十八脉,张仲景几乎都有提到,对脉象所携带信息的了解不亚于对证状携带信息的了解。较之千变万化的临床证状,脉象只有三十来个形态,简单多了,便于临证时执简驭繁,大有利于辨证。除了脏腑,其余表、里、寒、热、虚、实,通过切脉,皆可知其大概,所以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象,这从每篇的题目中都脉证并列就可以看出来。

    经过宋(金)元时期的理论积蓄,明清时期,辨证论治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这时期,由于温病学者的努力,舌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可与脉诊并列。然脉诊没有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脉形到底只有三十来个,便于临床掌握。这时期,除了表、里、寒、热、虚、实外,开始向脏腑辨证延伸,甚至出现了几个医学流派,特别以辨脉见长的。到了清后期以后,由于辨证经验的不断积累,望、闻、问、切得到了全面平衡的发展,脉诊逐渐淡化,才有目前四诊并重的局面。

    到现在,由于将近二千年临床上的积累,中医人对各种证状所携带的信息已经了解得非常的全面深入,所以进入了精细辨证时期,临床上辨证时较多地采用只对一二个证状进行比较深入的辨析,再由其它证状进行佐证的方法。如一患者,寒热初起,热度不高,且脘痞胸闷。寒热初起,热度不高,这是湿温病的发热特征;脘痞胸闷亦是湿温病的特征证状。所以可以初步诊断为湿温病初起,邪气在卫。再望其舌微腻,腻主湿;诊其脉濡数,濡主湿,数主热。有这两个佐证,就可以下结论了。又如一患者,脘痛泛酸,脘为胃之地,脘痛为胃病;酸为肝之味,泛酸为肝病。所以可以初步诊断为肝胃不和。诊其脉弦数,弦属肝,数为热;望其舌红苔薄,舌红亦为热,苔薄为无湿。有脉、舌作为佐证,最后诊断为肝胃不和、木火犯胃。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临证时,和病人接触不多一会儿,问过几句话,就处方用药,还多很灵验,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将各种证状熟谙于胸,临证时很快就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