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jichun_mawgcuk 2016-04-09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这本书是在户外读完的,坐在阶梯上,伴随漫天星星,沉重地合上末页,重重叹一口气,然后想像书中每个人物的模样。

詹姆斯:父母是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经济条件一般,从小在学校里被当做特别存在,滋生的自卑促进了他的动力,考进哈佛,成为一名教授。但内心里存在的自卑感并没有因此而退去,而是隐藏在内心某个阴暗角落,一触即发。在女儿莉迪亚的离去之际,压力把他拉到了路易莎身边,也让他一度觉得是不是应该娶个像路易莎跟他一样相似的女子,可见他内心深藏的不自信。因为玛丽琳再次掀起这个痛处,他的情绪爆发到了极点。

玛丽琳:优秀的哈佛学生,励志成为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优秀家政女性的代言人,从小对她的期望就是能够找一个跟她类似的人,嫁给一个优秀的哈佛男性。玛丽琳不想成为跟母亲一样的人,所以努力为成为一名医生而努力。在哈佛校园里,因为一场邂逅爱上了教授詹姆斯并与之步入婚姻殿堂。

玛丽琳自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要异于母亲追求的心,加上因为母亲反对她与詹姆斯的婚姻,与母亲断绝来往。几年家庭主妇的婚姻生活过去,她梦想涌动的内心瞬时找到一个出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消失了9个星期的时间在另一个地方备考,想要追寻自己梦想的脚步,而因为再次怀孕让她不得不放弃继续这条道路。那之后,便把全部的寄托放在了大女儿莉迪亚身上,全身心投入她,给她买很多科学的书,辅导她叮嘱她的梦想,却没想到,她的梦想负荷之重,让莉迪亚走上了不归的解脱之路。

莉迪亚:大女儿,也是故事开展的主线。从小被母亲视为一个聪明的孩子,而且成为母亲觉得有望代替实现梦想的不二人选。本性比较乖巧,因为认为母亲的一次出走是因为孩子们的不乖而导致,暗暗下定决心要满足母亲的愿望,只要母亲说的,她都能够尽力去做到,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终于在一次次的积累当中开始爆发了自己。她不想要再收到科学书,提醒她去帮母亲实现她自己不喜欢的梦想;她不想要再去为物理伤脑筋,因为每一次不及格分数而跌落谷底;她不希望父母把她当做无所不能的一个“书呆子”。这一次,她要站出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时候,她唯一的情感寄托——哥哥内斯即将要离开家里去哈佛读书,她感受到自己唯一的那一个情感出口也将封闭,尤其是哥哥去哈佛考察的那一个星期里,顾着自己在party上说了一句没有时间听电话后,莉迪亚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爱母亲,但是她再也承受不起母亲的期盼了,那厚厚的梦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唯一那个她可以像在水里紧紧握住的情感宣泄口,那个能够懂她内心感受的哥哥,也终将要抛弃她,去启程自己的生活了。此时此刻,莉迪亚的天穹就像一个破了洞的无底洞,再也无法回归了。她决定叛逆一次,用哥哥最讨厌的人Jack来换取哥哥的注意,但是没有如期所想。

而最终,在那一天晚上,她迈开脚步来到湖边透透气。她开始坚定,坚定自己能够大胆向母亲say no, 能够跟哥哥谈开心,能够和Jack say sorry。她感受到自己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神往。她开始解开船,漂流到中间,即使那是令她害怕的水,在那一刻竟然清澈无比,她的向往之地,她的自由神往,她把脚往前一伸,她解脱了自己。而这时候,她最爱的人开始感到了一股绝望升起。

汉娜:家中最小的女孩,妹妹,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从出生开始,她不是那个最受宠的小孩,她喜欢姐姐,非常爱自己的父母。她选择家中的一些角落,桌底下作为自己的观察平台。她懂得父母如何投入她的姐姐,知道哥哥的神情,崇拜姐姐,喜欢静静地不扰人。但她,却成为家中最理智的观察者。

她观察着姐姐床底下那本被厚厚压住的驾车资料,知道姐姐并没有用心复习;她看到Jack在湖边对哥哥的倾慕之情,知道Jack不可能成为她姐姐案件的关联人;她在姐姐消失后自己跑去感受那一天姐姐的心绪。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个家人的情绪,她不敢出声,生怕这个家庭易碎,生怕伤了最爱人的心。但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把周围的一切纳入心中。她爱这个家,而在最后,她也恰恰成为莉迪亚的影子。只是,幸运的是,她或许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他人的期望,过自己的生活。

内斯:家中的儿子,是哥哥的身份。从小在妹妹的光环下生活,虽然自己本身也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嫉妒的心里让他在小时候做了一件一直印刻在脑海里的事,他把妹妹推入湖中,但很快意识到妹妹的光环和疼爱是父母强加给的,瞬间有种怜惜立马把妈妈抓了起来。因为对妹妹一直心存愧疚,所以一直以来和莉迪亚形成一种默契,相互扶持,他一直是莉迪亚的情感寄托。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家中,一切都以妹妹莉迪亚为中心,不管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优秀;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妹妹被强加关注的那股不愿感。

两个人一直保持统一战线,他做妹妹的情绪排泄口;而一边又在急切努力证明自己,靠自己的优秀去脱离这个地方。终于,他要到哈佛了。他看到妹妹撕掉了自己的录取通知,很恼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脱离对妹妹意味着什么。直到后来,妹妹消失了。他承担起这个家中保守秘密的痛苦,又不时地调剂父母之间的关系。他的愤怒,他的不甘,都是那么明显。以至于一个优秀的影子也是有一个深藏不露的倾慕者的。



全篇:
故事的陈述采取交叉回忆的叙事方式,开篇由莉迪亚的死亡宣告故事的展开。从詹姆斯和玛丽琳,两个家庭组成人的故事开始,从各自的家庭背景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认知,一直到两人的相遇,一切开始发生不同。由前边分析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看到自小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就像《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为什么会无法找到跟儿子正确的相处方式,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行走去解放自己,埋根于他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疏管的创伤。童年的不幸记忆其实一直植根在某个角落,会反应在各自生活中,也会在最后浮现开来。

詹姆斯从小受到的特别对待让他有一股深深的自卑,而当玛丽琳走近他的时候,他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自信,生活得以改变。而玛丽琳在几年的婚姻生活后,终究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梦想在一点点消逝,再不做些努力将永远追悔莫及。所以,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2个多月时间,为梦想做一个鉴定。然而,再次怀孕的事实宣告了这次尝试的失败,她无法再继续这条路。

所以,总该找个转换口。她开始在女儿身上寄托了他未完成的梦想,甚至没有意识到女儿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快乐。在一次次梦想的不断传递中,莉迪亚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蝴蝶式的飞翔解脱了自己。在一次次未能说服自己女儿还活着的绝望中,玛丽琳开始去思考这场婚姻的结合是否真的如母亲所想,不相似便无法得到幸福。在与同等郁闷无比的詹姆斯争吵当中,两个人都陷入痛苦之中。所幸,在最后,儿子的宿醉当中,能够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次相依。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父母,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对自己人生造成了多大的一个影响,尽管自己一直埋藏那一份事实。詹姆斯不愿承认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外来人,就如同玛丽琳无法接受自己要成为一个家政女性。两人其实有同等的追求,所以他们开始把期盼转换到子女身上。不希望子女也受到歧视,不希望女儿成为家政传统女性,一味的意愿加重在他们身上,没能觉察到不同。而作为子女,因为看着母亲的一次离开,生怕母亲的再次消失,不断地去满足她,做能让她高兴的事情。却最终发现迷失了自己,不能呼吸。

这是一份深沉的爱意,也是基于社会现实中选择的一种急切的期待。然而,正是这一份爱和期待,剥夺了蝴蝶自由呼吸的空间,也封闭了自己可选择的勇气。

对父母来说,自己的生活环境下所带来的阴影和期盼,不要一味强加给儿女;Or,这一个循环将一直下去,家庭环境的巨大影响会左右一个人不经意的决定、意识,甚至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如若能选择在大环境中让这一份影响沉淀下来,对子女来说,或许会是最大的幸福。

对儿女来说,我们的爱不要成为盲目的回馈,勇敢地做自己,摆脱他人期待,才能让这个循坏在你这里终结,开启另一个积极的循环。

对于家人,我们是连结一起的一个圆。我们彼此牵手,传递理解和懂得,我们是彼此的依靠,相互扶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弃对方于不顾。

我们终将,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真正的自己。

近期SK-II出了一个轰动大家内心的片子“最终,她们都去了相亲角”。故事拍摄了众多大龄剩女的真实想法和父母的催婚心理,在片子最后,大胆说出自己的期盼并且把自己的宣传语挂在了相亲角,邀请父母一同感受孩子真实的想法。“告诉ta们,你想活成的样子”是片子要传递的独立灵魂思想。我也看到有几个女生讲述到父母,心酸得落泪,觉得对不起他们;我还看到父母在讲儿女快点找到幸福港湾的那种期盼和担忧。我都懂,那便是爱。

然,我们终此一生,不能让爱捆绑住飞翔的心灵,我们之间的爱,是托举你飞得更高,让你去做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