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后

 圆角望 2016-04-09

50后是很特殊的一辈人。

不论是被动卷入时代洪流,还是主动投身火热运动,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生产生活的直观感觉。这使得他们能洞穿不少“下有对策”的小把戏,因为他们就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好些把戏都是他们玩儿剩下的。

50后有两个特点。

第一,5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辈,他们的孩子多半是80后,那时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了。正因如此,50后掌握决策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一定是要废除贻害极大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他们的子女一代不再重蹈覆辙。

第二,50后不像20后、30后、40后,孩子那么多,管得了老大管不了老二,管得了老大老二又管不了大儿媳妇二儿媳妇,不可能人人一身正气人人成才。由于50后子女只有一个,如果管教得好,那么很少会被人抓到把柄,所以他敢于抡起反腐败的大棒致力于肃清吏治。所以,就这一点来说,子女对于50后的为政者来说本来应该是件好事而不是累赘。

然而,(独生)子女也不是就没有败家的,但相对来说,(独生)女儿坑爹的几率,比(独生)儿子坑爹的几率要小很多,君莫忘,西南王、令厂公和郭太尉都是这样被儿子坑掉的。

这样看来,有一个独生女,本应成为当公务员的最大优势。因为女婿总归是外姓人,再怎么着,也不至于明目张胆、明火执仗、狐假虎威地招惹来一屁股祸事,变成troublemaker

你管得了自己的子女是独生的,然并卵,你管不了你的父母、管不了你自己是不是独生的。只要你有兄弟姐妹,你就照样把柄一堆、小辫子无数。经历了系列运动的洗礼、早已被吊足胃口的人民群众,对瓜田李下的裙带关系的容忍度也早已降到极低值域。所以就算你管得了儿女,可是你防不住兄弟姐妹、嫂子弟媳、姐夫妹夫、小舅子连桥。打铁还需自身硬、家人硬、家族硬,否则就会暴露命门,就有破功的风险。

中国文化环境决定了在这片土地上的为政者必须成贤成圣,必须努力做道德洁癖、道德圣人、道德完人。否则,就会陷入老地质工作者那样始终痛苦于谣诼不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恶劣外部环境,始终纠结于“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像一缕轻烟消逝了”的奥勒留情结。

为什么有人底气就那么足呢,因为人家非但亲戚少,连孩子都没有,这自然是毫无把柄。

当然,话说回来,孩子何辜?公务员系统中到了一定年纪的大龄王老五,在进一步升迁时往往反而会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单身歧视成了一种奇怪的制度性障碍。领导会说,小张各方面都挺好,就是总感觉缺点什么。

另一方面,没孩子的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人,古代的大宦官本身就是大贪官的不是大有人在吗?“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当然是毫无道理的,那只会给人一种赤裸裸插标卖首的印象:喏,这是一个彻底断绝了生活念想和七情六欲的人,他为什么还有勇气活下去?支撑他活下去的力量,只能是对绝对权力的绝对逐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