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劝学练习题集

 初中语文wxl 2016-04-09
孙权劝学 习题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涉猎(     

孰(         遂(       

二: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三:解释成语。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

     博士:古义            ;今义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五: 解释加点词。

     (1)见往事耳  见:              

     (2)蒙乃使就学   乃:                  

六: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       那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

                                                 

七: 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八: 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字         ,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3)吕蒙字         ,三国时          国的名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弧?孤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于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凡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3.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大哥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势多么迟啊

  5.翻译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参考答案:

  1.“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涉猎见往

  3.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C

  5.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基础知识题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          4.但当涉猎(  )(  )

 

< src="/ADS/huazhonghua.js">
P>

  5.往事耳(  )                      6.鲁肃寻阳(  )(  )

  7.卿今者才略(  )                    8.非复吴下阿蒙(  )

  9.即刮目相待(  )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二、解释人称的用法。

  1.今当涂掌事(      )  2.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3.非复吴下阿蒙(      )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三、查词典解释画线的字。

  1.当涉猎(  )  2.见往事(  )  3.孰若孤(  )

  4.蒙乃始学(  ) 5.别三日(  )  6.肃拜蒙母(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

  2.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六、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此书是一部__________体通史。

  2.司马光,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3.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答下列问题。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3.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当道、当权 2.推辞 3.研究 4.浏览群书,不许深入研究 5.知道 6.表示到了出现某事的时候 7.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8.不再是 9.重新 10.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二、1.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2.古时王侯的自称。 3.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三、1.只,仅。 2.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哪里比得上。 4.接近,靠近。 5.古代指读书的人。 6.于是,就。

  四、1.C  2.B  3.A  4.C

  五、1.√2.×3.√

  六、1.资治通鉴 编年体 2.北宋 政治家 史学家 3.诗 书 礼 易 春秋

  七、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2.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须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 3.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自读思考】

 

  l.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2.解释文中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将其与课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一段作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以下诗句、格言都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结合文中吕蒙的变化,写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与感想。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解说:第1、2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第3题做初步拓展,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最后一题则进一步拓展深化为谈对读书的认识与看法,这三个题目是按由浅入深,由窄而宽的顺序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既会读,又练写。)

 

  参考答案1.①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当涂:当道,当权。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孰若:哪里比得上。2.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3.相同点:都写出了吕蒙的变化及鲁肃的赞叹之意。不同点:①课文主要记言,而本文则既有语言,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②课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本文还表现出了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而叹服的变化。③课文略去了两人谈话的内容,此处则作了清楚的交代。4.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