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有工作流,后有心流

 深圳谢律师 2016-04-10

对学习者来说,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是一个理想状态。


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总结提出的一种心理状态,他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简单说,心流体验就是指全情投入沉浸在某件事忘却时间流逝的状态。『心流』状态就是水到渠成、心无旁骛、灵思泉涌那种感觉,处于巅峰状态,不用挣扎,毫不费力。


这就好像你躺在橡皮筏子里顺着小溪漂流,柔软的水流,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毫不费力、毫不挣扎地就把事情给做了。这就是心流体验,一种内心漂流的状态。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过如何达到心流状态。其实就是主动构建心流体验6要素。不熟悉的童鞋请移步:


番茄工作法:拯救你的专注力,顺便一招帮你搞定时间管理


工作流与心流

那么,工作流和实现心流有何关系?

80%的工作,谈不上创造性。但是,完成这些工作的体验往往很不好?问题其实就出在流程梳理(工作流)上。


这些工作,谈不上太难,就是执行时体验不好,经常会因为程序性、事务性的内容而搞得手忙脚乱。以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办护照为例,这些不是难事,但是,不梳理流程,就会导致很多环节耗神费脑,体验实在太糟糕。

写作也是如此。


一会需要调整结构,一会需要找之前看过的一个数据或论述,一会需要找一个配图,而文章草稿出来后,问题还远远未解决呢。排版、题图,丢三落四、手忙脚乱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写作工作流

那么,单单谈写作,如何构建一个写作工作流,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心流状态?

首先,梳理流程。很简单:浏览素材、构思搭架子(文章架构)、排版、发表;

其次,优化流程,落实到执行过程,落实到具体工具和场景上。例如,如果你用Mac写作,为写作工作流的不同环节设置专门的桌面(设置专门的快捷键用于快速跳转),每个桌面分配专门的软件(一打开该软件则自动跳转到对应桌面)。基本上是这样的:

  • 浏览素材:通过Evernote中建立的「素材库」,加上浏览器、搜索引擎作为辅助,完成素材收集整理工作;后续流程中需要调用素材,则只需按下「?+2」快捷键立刻跳转到素材收集环节;



  • 搭架子:凡是涉及结构的内容,强烈推荐OmniOutliner。尤其针对写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有了这个支持无限层级、快速调整文章结构的软件,搭架子的体验会大幅提升。这是任何Markdown写作工作都无法实现的;



  • 排版:排版当然推荐Markdown。配合自定义CSS,实现自己风格的排版就是几秒钟的事情;这个环节,Ulysses负责将OmniOutliner里的内容按照Markdown语法排版;完成后粘贴到Day One 2中(CSS已经完成自定义),按下「?+Enter」,将渲染出的文章粘贴到微信公众号平台。这就是几秒钟的事。我的iTunes设置在这个桌面打开,一般情况下,都在播放马友友的「Bach: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这已经成了写作的一个仪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