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灭渡与宝带两座名桥

 苏迷 2016-04-10
灭渡、宝带两座桥是值得市民们去观赏游玩的,因为它们都历史悠久。灭渡桥还可以说是座英雄桥,因为在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在苏州保卫战中,就在这桥墩边上,阻击了清军和洋枪队的进攻。
  灭渡桥建于元朝,原来只是个渡口,建成后这里不用摆渡了,也取消了渡船,故名灭渡,为了区分,现在新修的那顶桥取谐音就叫觅渡桥。这桥几经修复,至明正统年间,苏州知府况钟重建此桥。况钟大家应是熟悉的,古城西美巷里的况公祠就是为纪念清官况钟所建。况钟对修桥筑路这些事一丝不苟。
  所以,桥的修缮也很到位。资金的保障让这座桥的规模很大,跨度约20米,拱圈厚度30厘米。在苏州现存单孔石拱桥中,雄伟壮观而又结构轻巧结实者,当推灭渡桥。
  灭渡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明代万历年间以苏州葛成为首的丝织工人反抗税监的斗争也是在这里爆发的,当时的灭渡桥畔是丝织工人的聚集地,他们在此地等着葛成义士带着他们冲进城里去打倒贪官污吏……
  宝带桥桥洞环列,似一根玉带横卧在七里的澹台湖上。宝带桥是我国十大古桥之一,和北京卢沟桥、赵县赵州桥并列。唐苏州刺史王仲舒把自己心爱的玉质宝带捐出来作为造桥的资金,此桥动工兴建三年之久,到公元819年才造好。百姓为了纪念他故将此桥命名为宝带桥。我们现在看到的宝带桥已经过屡次修缮。
  当年隋炀帝下令开挖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据说是为方便他下江南看琼花,但令这位皇帝没想到的是,大运河的开挖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伟大工程,它对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有了大运河,才有了建造宝带桥的基础。
  宝带桥是用坚硬素雅的金山石筑成的,它是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石拱桥了。宝带桥虽然是江南水乡常见的石拱桥,但是有它独特的风格。设计者独具匠心,不用既高又陡的形式,而是建成宽阔的长桥以便于纤夫拉纤时方便省力。纤夫这个行当在当时是贫苦人家选择的职业,设计者能为他们考虑,真是一种善良关爱的行为啊。
  古时候,澹台湖是泄太湖之水、经吴淞出海的重要水口,设计者不采用冗长繁华的实体墩,而是建成53孔的连拱桥,这种造法不仅减轻了桥的自重,更利于大桥的长久保存,而且增加了净空,让洪水可以畅流无阻。
  美丽的宝带桥宛如一道彩虹,每当十五圆月之时,月亮当空高挂,53个桥孔都可见到月影,连接成串,妙趣横生。试想,荡着小船,游弋在澹台湖上,见着桥下连片的环洞,倒映在清澈的水中,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赞美这玉带浮水的宝带桥,其中元朝的善注和尚是这么写的:借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直从堤上过,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涛声当夜起,并入傍歌长。
  别有风姿的宝带、灭渡两桥,确是吴中的名胜古迹。

  吴◎中◎名◎胜
  □吴谷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