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五式军衔标志

 建极殿大学士 2016-04-10

    55式军衔分黄色和白色,正规部队军官佩带金黄色肩章,技术和后勤干部佩带白色肩章,55式军衔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讲究,肩章正面采用镏金金丝编制制.造,金光闪闪,肩章反面采用呢子制作,55式少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领章.肩章的用料采用府绸。陆军为红色面料,海军为黑色面料,空军为蓝色区分,校官星和尉官星和肩章扣当时采用压铸模制.造工艺生产,肩章扣表面镏金,校官,尉官星表面镏银,技术,后勤校官和尉官镏金.

    大元帅肩章绣国徽和大银星(直径40毫米),中国元帅肩章绣国徽和大银星(直径35毫米),兵种元帅肩章绣军兵种符号和大银星(直径30毫米)。将官肩章绣将官星徽(直径22毫米),大将4颗,上将3颗,中将2颗,少将1颗。校官肩章绣两道纵线缀校官星徽(直径20毫米),大校4颗,上校3颗,中校2颗,少校1颗。尉官肩章绣一道纵线缀尉官星徽(直径18毫米),大尉4颗,上尉3颗,中尉2颗,少尉1颗

1. 校尉官肩章正面是金色的金属细丝编成,反面是红色呢子,55肩章的风格是仿前苏联和当时一些Z義国家的肩章样式制作的,看上去饱满大气,一条纵杠是尉官,两条纵杠是校官。[陆军是红色杠,海军是黑色杠,空军是天蓝色杠,公安军绿色杠] 。但是这些颜色的肩章和领章仅仅在1955年阅兵的时候用过,在部队正式使用的时候进行了改动,统一固定为陆军红色海军黑色空天蓝色三种颜色。

2.上面的星星为铜质,星星的表面有镀银,技术肩章星星表面镀金色,[18公分为尉官星][20公分为校官星]

3. 肩章纽扣分尉官扣.校官扣,将军扣,[常服].学员.志愿军.公安军.礼服扣6种,58年以后也有不分校官和尉官的.

55式军衔存在的不足
55式军衔的式样是基本仿造当时苏联和一些Z義国家的,肩章虽然有大气,严整威武的英姿,但还是不适合当时军队从事生产劳动和训练,因为当时共和国刚成立,军队官兵要参加国家建设和生产劳动,我们从现在的军衔收藏来看为什么好多的军衔中间都有短裂现象,这个就是当时从事生产劳动的官兵造成的。55式军衔虽然在当时与外国的军衔相比是非常经典,但还是不能适应我人民JFJ不断走向正规化现代化新的步伐的需要。

从现在我们收藏55式军衔看当时的生产工艺与现代军衔相比也有些缺点:

1 不利于保管和收藏,因为55式军衔正面是采用铜丝镏金工艺,时间长了沾上水就容易氧化,

2 反面是用呢子布,时间一长就容易被虫蛀,我们现在收藏的55式军衔来看大多都是这样的现象。

3 将校官星星和扣子是采用翻砂工艺,在制.造方面还是不如现代军衔精美。 

二55式军兵种及勤务符号

海军陆勤——铁锚;

空军------红星、飞鹰双翼、

公安军----盾牌

跑兵------交叉的推弹握把

装甲兵-----

工程兵——铁锹、镐头;

通信兵------电话,电波,铁塔

铁道兵——红星、铁锚、飞翼、锤子;

汽车兵-----汽车

化学兵——氧气筒;

探照灯部队-----探照灯和闪电

军医-----金色底红十字

兽医------银色低红十字

骑兵——马刀和马蹄铁;

装甲兵——;

航空兵——红星、飞鹰双翼、螺旋桨叶

军法——盾牌、剑;

军需-----红五星外围麦穗和齿轮

技术-----交叉的钳子和扳子

文工团----古笙外围松枝

军乐------军鼓和小号

体工队------交叉的剑戟外围松枝

55式军品虽然退出了历史长河,但它为我军军衔制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要感谢的是我们当地休干所的一位老革M,他对我收藏军品帮助很大,他是一位曾经参加过JF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排长,他回忆过去他配戴军衔的经历:“ 以前是军衔肩章[指55式]。后来改成戴领章了,不戴牌牌了”。[指58式],他看我喜欢收藏军品就把自己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衣服、胸标、皮带、纪念章和立功证送我了,其中立功证的样式特别,非常珍贵。

三 帽徽   

  帽徽他是军人最根本的标志。

     195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了新的帽徽样式,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为圆形,正中镶嵌“八一”军徽,分别以海篮、藏篮、天篮色衬底,周围为麦穗和齿轮。海军、空军帽徽分别衬以铁锚和飞鹰两翼。  55 式帽徽在50式的样式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制.造工艺水平也有了提高,我们目前看见的有陆军.海军.空军.边防军.公安军.志愿军和武装七种帽徽。55 式帽徽的第一批生产是用紫铜浇铸过去叫翻沙工艺。主图案为八一红星,外围麦穗和齿轮的圆形帽徽,分将军礼服帽徽和常服帽徽和作战帽徽三种。[作战帽徽是否正式准备部队不详]。

那么如何区别将军礼服帽徽和常服帽徽呢?

两种帽徽的共同点:主图案一样,制作工艺和里面的填色基本一样,大小规格也相同。

正面

区别1.正面填的工艺有区别,将军礼服帽徽用的是珐琅填色,而常服用的是普通油漆填色。

区别2.正面陆军是八一红星下面中兰色。

区别3.正面海军是八一红星下面藏兰色加压铁锚图案。礼服帽徽铁锚大与常服帽徽上的铁锚并且高出圆形外一部分形成一个小尖。[关于55式海军礼服锚出头帽徽是否正式制式帽徽有待进一步考证]

区别3.空军是八一红星下面天兰色加压铁鹰双翼图案。礼服帽徽上铁鹰两翼是平肩,常服是内高外低。

反面

区别1.在于将军礼服帽徽背面别针孔为圆控孔,别针为铜丝。常服帽徽背面别针孔为长孔,别针为长5CM,宽0.28CM,厚0.06CM的扁铜丝。

将军礼服帽徽外围的麦穗宽度0.45CM,底部齿轮露出麦穗圈外三个整齿。常服帽徽的外围的宽度0.65CM,底部齿轮露出麦穗外围一个整齿两个半的齿轮。礼服帽徽高度为0.57CM,。常服帽徽高度是0.65CM,它们的直径均为3.4CM。

志愿军 志愿军帽徽造型跟55式陆军基本一样,不同的地方就是帽徽中间的没有八一。

将官帽徽,礼服帽徽外加金丝绣的松枝装饰纹。

公安军,武装部队帽徽。

边防军没有资料和图片不作详细介绍

船形帽徽

目前我们看见的有:

.陆军分早期版和晚期版共两个版式。

1.陆军早期版图案是不带麦穗中间是五星图案,五星图案中间有八一。直径是2CM,厚度为3CM

2.陆军晚期版是带麦穗和齿轮图案,其他一样。

3.据说空军和陆军的一样。

4.据说海军和了解是用的常服帽徽。

四 .专业领章

1955年军队建立职员制度时,国防部颁发的文件中规定了职员的设置范围,主要包括五个系统的有关人员:一是行政系统,主要有文书、收发、打字员、档案员、资料员等。二是物质保障系统,主要有食堂管理员、食堂主任、给养员、出纳、会计、技师等。三是医疗卫生系统,主要有护士、卫生员、化验员等;有的军医、助理军医、主治军医、主任军医也是职员。四是文化体育系统,主要有文工团(队)员、军乐队员、体育队员、俱乐部工作员等。

     60年——65年我军曾实行过专业军人制度,它与88年的文职干部不尽相同,但又有相似的地方。专业军人在我军历史长河中只有短短的5年,而且它的出现和消失并不为世人所熟悉,因此它有着神秘的面纱。

60 年代专业军人肩(领)章实物比较少见,因为60年有职员6.2万余人,而能转为专业军人的只有50%,也就是3万多人,海、空军的就更少了。相比尉官和士兵的军衔就少多了。因此,可以说专业军人肩(领)章是55军衔收藏的又一难点,特别是60—62年海、空军的专业军人肩(领)章更是难中之难,目前能看见的就是陆军,海军,空军几乎没有看见过。

一、专业符号

    1. 凡在陆、海、空军所属各兵种和勤务部队中服务的不评军衔的军人,即分别佩带各该军种、兵种和勤务部队的符号,例如:门的护士、助产士、营养员等佩带军医符号;通信部门的有线电员、无线电员、话务员等佩带通信兵符号。其他人员均按其业务性质,分别佩带现行的勤务或兵种符号,无现行勤务或兵种符号可佩带的,即佩带军种符号。

    文工团员、体工队员、军乐队员仍佩带原有的专业符号。

    2. 不评军衔的某些陆军军人(如合成军领率机关、学校、步兵等的不评军衔军人),现尚无符号可佩带,拟另制一种新的符号;在这种符号没有制发前,其肩章、领章上暂不缀符号,待以后补缀。

  二、肩章、领章

    不评军衔军人所佩带的肩章、领章,与各军区、各军种、各兵种的文工团员、体工队员、军乐队员现行的肩章、领章(佩带肩章时的领章)尺寸大小、质料、颜色均相同;但领章的镶边与现行的军官军衔领章的镶边同。

  三、佩带方法

    不评军衔军人的肩章、领章佩带方法,与有军衔军官的肩章、领章佩带办法同;但领章只设一种,在不佩带肩章时或佩带肩章时,均佩带一种领章。

  ————————————————————————————————————

   总参谋部关于修改不评军衔军人领章、肩章式样的通知

     根据1962年3月29日办公会议决定,海军、空军不评军衔,军人现行的领章的颜色改为:陆军红色版面,海军黑色版面,空军天蓝色版面,边线统为金黄色。随着领章颜色的改变,其肩章颜色:

       海军改为黑色呢料版面,空军改为天蓝色呢料版面,边线统为金黄色。肩章式样,包括陆军不评军衔军人在内,均将上端钝角型改为四角梯形。领章长六公分,宽分,肩章尺寸的大小,与现行的军官常服相同。海、空军领章换发时间由总后勤部视生产情况确定。但肩章暂不制发。文工团员、体工队员、军乐队员所佩带的领章、肩章式样不变。

      1960年4月,人民JF军专业军人开始穿着军服,佩带专业军人肩(领)章和各军(兵)种及勤务符号。1962年又增加了陆军军种符号,同时修改了海、空军专业军人领章的颜色。

     这里面有些图是60年以后我军实行职员制度时的各工作岗位的职员。他们不佩带军衔标志和符号。如:没有符号陆军专业军人电影放映员,佩戴通信兵符号的专业军人话务兵等,佩戴肩章的军事博物馆女专业军人讲解员等。

       目前全国收藏军品的藏友越来越多,我在突击前线社区这个军友学习平台是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展示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藏品,55军品的知识博大精深。收藏军品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55军衔对我军意义重大,一直影响到现在我军的军衔,希望大家看了这个帖子,能对我军55式军品有所了解。


 

五五式军衔标志五五式军衔标志五五式军衔标志五五式军衔标志五五式军衔标志五五式军衔标志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1月28日,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实施军官服役条例,实行军衔制度的宣传要点》。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毛泽东颁布实施。
  1955年2月8日,包括军官军衔制有关内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颁布实施。8月11日,国防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士兵评定军衔的指示”,规定了士兵军衔的内容,全军评定军衔的工作正式展开。国庆节前,全军军官的军衔评定工作基本完成。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毛泽东主席亲自将命令状授予十位元帅。至此,正式揭开了授衔的序幕。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举行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典礼,周恩来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次日,国防部进行授予校官军衔的典礼,彭德怀授予在京部分校官军衔。同年11月至1956年初,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相继举行授衔典礼,同时,各部队还举行了授予士兵军衔的典礼。
    1965年6月1日起,撤消军衔制。
  
     军衔等级设置
   军衔等级设置是军衔制的核心内容,各国军衔制度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
  1952年初就在解放军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军衔制的具体事宜,邀请总政.总后.军务部和前苏联顾问卡苏林等,研究初步计划,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酝酿的方案是设6等20级,即:
    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
    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
    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
    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增加大校一级;
  将上将、准上将改称大将、上将;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改称大尉、上尉、中尉;其它不变。
    1955年正式实行军衔制时,共设6等19级,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
  尉两级,即: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实际授衔时,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
    军官职务编制军衔
  1955年的军官服役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每一军官职务,均须在定员编制表内规定其相当的军衔。”国防部1956年下发了《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表》,规定军官编制军衔为一职一衔和一职二衔。
  1955年首次授衔时,评衔条件掌握较严,结果普遍存在实际军衔低于编制军衔一到两级的现象。如:军长的编制军衔是中将,而64名在职的军长、政委中,只有8人被授予中
 将军衔,54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有2人被授予大校军衔,低于编制军衔者占87.5%。师长的编制军衔是少将,但73名在职的师长、政委中,只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70人被授予大校军衔,占95.9%。而且,由于授衔后不少军官又得不到正常晋级,致使这一现象有增无减。
  1960年,国防部重新制订了《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表》,取消了一职一衔的规定,改设一职多衔,大多数职务设三衔,实际上,主要是将原编制军衔的下限降低了一、两级。
 军衔的种类区分和军衔称为1955年军衔制对军官的区分比较复杂,按专业勤务分为指挥、政治、技术、军需、军医、兽医、军法和行政等8类。指挥和政治军官中,又按军兵种分为若干类。各类军官军衔等级如下:
  
    1、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步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骑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炮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装甲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工程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铁道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通信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技术勤务军官:少尉至上将。
    公安军军官:少尉至大将。
    海军军官——海上军官:少尉至大将。
    海岸军官:少尉至上将。
  
    2、技术军官:少尉至上将。
    3、军需军官:少尉至上将。
    4、军医军官:少尉至上将。
    5、兽医军官:少尉至上将。
    6、军法军官:少尉至上将。
    7、行政军官:少尉至大校。
  海军海上军官及技术、军需、军医、兽医、军法、行政军官的名称前,均冠以军种及专业勤务名称,构成这些军官的军衔称为,如海军中尉、技术少校、军法上将等。其他军兵种军官,规定只在将军军衔前冠以军兵种名称,如步兵少将、公安军中将、空军大将等。校官以下人员,无专业衔称,直接称谓其军衔。军官军衔的批准与授予权限1955年军衔制对军官军衔的批准与首次授予权限规定得较高。
    军官军衔首次授予权限:元首由国家主席、将官由国务院总理、校官和尉官由国防部长命令授予。
    军官晋衔批准权限:少尉、中尉、上尉晋级,由方面军和一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命令授予;大尉、少校、中校、上校晋级,由国防部命令授予;元帅军衔,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命令授予。
 由于我军规模较大,中央军委将第一次授予少尉军官和大尉、少校军官的晋级交由各大军区级首长代国防部部长审批,奉国防部长命令公布。
  
    授衔情况
  
    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元帅和大将各10人。
  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
  名。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最小的林彪49岁;10名
  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
  最大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傅连璋61岁,最
  小的刘西元、张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忠、
  徐斌34岁。
    我军将官中:
    女将军一人,即李贞少将,曾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
    外国人一人,即洪水少将,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6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起义将领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中将3人,
  少将8人。
    少数民族34人,上将2人:乌兰夫、韦国清;中将8人,少将24人。其中壮族11
  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维吾尔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族2人。
  1955年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表
    
  
    编制军衔     主要职务
  
    上将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长、军兵种司令员、政委
  
  上将——中将    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副部长;沈阳、北京、
            南京、济南、广州、昆明军区司令;军兵种副职;军事、政治
            学院副职;兵团司令员、政委
  
  中将——上将    新疆、西藏、成都、武汉、兰州、福建军区司令员、政委;其
            他军区、兵团副职;军种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区海、空军
            正职
  
    中将       军长、政委;新疆、西藏、成都、武汉、兰州、福建军区副职;
            其他军区、兵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中将——少将    海军二等基地司令员、政委,军兵种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直署部部长
  
  少将——中将    兵团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军区海、空军参谋长、政治部
            主任少将师长、政委;副军长、副政委、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少将——大校    省军区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司令员、政治部主任
  
  大校——少将    海军水警区司令员、政委;总部各下署处处长,军兵种司、政、
            后下属部(处)长
  
  大校——上校    副师长、师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副参谋长、军分区副司令员、
            副政委、参谋长
  
  上校——大校    军区海、空军司、政、后下属处处长
  
  上校        团长、政委
  
  上校——中校    师副参谋长、总部一级参谋、助理员
  
  中校——上校    军司、政各处处长,军兵种及部分军区科长
  
  中校——少校    总部、军兵种的副科长;军分区各科科长、二级参谋
  
  少校——中校    师司、政各科长,军司、政各副处长,200床位医院院长、政委
  
  少校        营长、教导员,空军大队长,团副参谋长、后勤处主任,三级军
            舰舰长、三级参谋
  
  少校——大尉    师后勤各科科长
  
  大尉——少校    空军团领航主任,四级门诊部主任
  
  上尉——大尉    连长、指导员
  
  上尉        四级舰艇长,五级参谋
  
  上尉——中尉    空军大队军械、特设主任
  
  中尉——上尉    副连长、副指导员
  
  中尉——少尉    五级舰艇长,空军中队军械、特设、机械师
  
  少尉——中尉    排长
  
  少尉        空军副驾驶,50瓦电台台长
       但在实际授衔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大元帅未授。大元帅是专门为最高统帅设置的。当时毛泽东身为党的主席.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但由于他本人意见没有授予。一直空缺。二是实际授予的准尉衔。这是由于当时我军有几十万副排级干部,总部确定暂设准尉衔,以解决这批干部的衔称问题,但实际上此衔在这次军衔制实行的0年里一直存在。
       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度。全军实行军衔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民解放军官兵,以严整威武的英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正规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55式军品虽然退出了历史长河,但它为我军军衔制和服装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要感谢的是我们当地休干所的一位老革命,他对我收藏军品帮助很大,他是一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排长,他回忆过去他配戴军衔的经历:“以前是军衔肩章[指55式]。后来改成戴领章了,不戴牌牌了”。[指58式],他看我喜欢收藏军品就把自己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衣服、胸标、皮带、纪念章和立功证送我了,其中立功证的样式特别,非常珍贵。
       目前全国收藏军品的藏友越来越多,我在“战场”这个军友学习平台是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展示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藏品,55军品的知识博大精深。收藏军品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一.帽徽
        帽徽他是军人最根本的标志。  
        55式帽徽在50式的样式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制造工艺水平也有了提高,我们目前看见的有陆军.海军.空军.边防军.公安军.志愿军和武装警察七种帽徽。55式帽徽的第一批生产是用紫铜浇铸过去叫翻沙工艺。主图案为八一红星,外围麦穗和齿轮的圆形帽徽,分将军礼服帽徽和常服帽徽和作战帽徽三种。[作战帽徽是否正式准备部队不详。]
         那么如何区别将军礼服帽徽和常服帽徽呢?  
         两种帽徽的共同点:主图案一样,制作工艺和里面的填色基本一样,大小规格也相同。
         正面  
         区别1.正面填的漆有区别,将军礼服帽徽用的是珐琅填色,而常服用的是普通油漆填色。
         区别2.正面陆军是八一红星下面中兰色。
         区别3.正面海军是八一红星下面藏兰色加压铁锚图案礼服帽徽铁锚大与常服帽徽上的铁锚并且高出圆形外一部分形成一个小尖。
         区别3.空军是八一红星下面天兰色加压铁鹰双翼图案。礼服帽徽上铁鹰两翼是平肩,常服是内高外低。
        反面
         区别1.在于将军礼服帽徽背面别针孔为圆控孔,别针为铜丝。常服帽徽背面别针孔为长孔,别针为长5CM,宽0.28CM,厚0.06CM的扁铜丝。
        将军礼服帽徽外围的麦穗宽度0.45CM,底部齿轮露出麦穗圈外三个整齿。常服帽徽的外围的宽度0.65CM,底部齿轮露出麦穗外围一个整齿两个半的齿轮。礼服帽徽高度为0.57CM,。常服帽徽高度是0.65CM,它们的直径均为3.4CM。
志愿军 志愿军帽徽跟55陆军帽徽一样,区别就是帽徽中间的五星中间没有八一。
        将官帽徽,礼服帽徽外加金丝绣的松枝装饰纹。

        边防军,公安军,武装警察部队目前我还没有相关资料不作详细介绍。
船形帽徽
        目前我们看见的有:  
        .陆军分早期版和晚期版共两个版式。  
        1.陆军早期版图案是不带麦穗中间是五星图案,五星图案中间有八一。直径是2CM,厚度为3.4CM。
        2.陆军晚期版是带麦穗和齿轮图案,其他一样。
        3.据说空军和陆军的一样。
        4.据说海军和了解是用的常服帽徽。
二.肩章
肩章有71种。礼服肩章呈长方形,为端为钝形角,有金色国徽图案。
        1. 校尉官肩章正面是金色的金属细丝编成,反面是红色呢子,55肩章的风格是仿前苏联和当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肩章样式制作的,看上去饱满大气,一条纵杠是尉官,两条纵杠是校官,[陆军是红色杠,海军是黑色杠,空军是天蓝色]
        2.上面的星星为铜质星星的表面有镀银[18公分为尉官星][20公分为校官星]
        3. 肩章纽扣分尉官扣.校官扣[常服].学员.志愿军.公安军.礼服扣6种,58年以后也有不分校官和尉官的.   
三.领章
     55式少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领章.肩章的用料采用府绸。  这种织物也用平纹组织织制。同平布相比不同的是,其经密与纬密之比一般为1.8~2.2:1。由于经密明显大于纬密,织物表面形成了由经纱凸起部分构成的菱形粒纹。织制府绸织物,常用纯棉或涤棉细特纱。根据所用纱线的不同,分为纱府绸,半线府绸(经向用股线)、线府绸(经纬向均用股线)。根据纺纱工程的不同,分为普梳府绸和精梳府绸。以织造花色分,有隐条隐格府绸、缎条缎格府绸,提花府绸,彩条彩格府绸、闪色府绸等。以本色府绸坯布印染加工情况分,又有漂白府绸、杂色府绸和印花府绸等。各种府绸织物均有布面洁净平整,质地细致,粒纹饱满,光泽莹润柔和,手感柔软滑糯等特征。府绸是棉布中的一个主要品种。主要用作衬衫、夏令衣衫及日常衣裤。穿在身上不会不舒服。
      其他用料基本用纯棉制成。


    四. 军服
        55式军服   随着军衔制的实施,解放军从1955年10月1日开始换装佩戴军衔的55式军服,分礼服,常附,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佩戴大沿帽,女军官佩戴无沿帽,陆军,空军佩戴船形帽。海军佩戴船形帽使用常服帽徽。
     了解完以下文告,对55军衔制时期志愿军服饰装具的来历会有个清楚的了解。
关于55志愿军服饰标志的批件

        

总参谋部关于服装制式事给总后勤部的复函
(1956年5月18日)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二日(总后发划字***号)来函关于寒区部队军士、兵的棉裤、栽绒帽和皮帽的制作及志愿军将校官礼服制作与用料等问题,除棉裤改为裤腿带式已报国防部首长请示外,余均同意你们意见。


附:总后勤部关于服装制式事的请示报告
(1956年5月12日)
总参谋部:
沈阳军区后勤军需部三月一日电称:东北地区严寒,现所发之军士、兵棉裤因系敞口不能御寒。建议改为裤腿带式(与志愿军士兵裤腿带同)或增发防寒裤腿,栽绒帽与皮帽耳挖眼处仍保留小帽耳外,建议将原孔改为三个气眼。经我们研究:
寒区部队军士、兵棉裤不宜增发“防寒裤腿”可改为“防寒裤腿带”式的。因增防寒裤腿既不经济(每年增加开支**万元)又妨碍士兵操作,改为裤腿带不但经济而且又不影响士兵操作,但但制式少有改变。
栽绒帽和皮帽挖眼处我们意见不予去掉而将原二点三公分直径改为一点五公分,同时保留小耳。
因改气眼后有缺点:(1)绒毛易倒在眼上,影响听力;(2)气眼系铁质不利防寒。
另志愿军后勤部指示:志愿军将、校军官着用的礼服,究利用何料与何制式请早确定。
我们意见:志愿军将、校礼服的制式与用料可与国内将、校军官礼服同。但其帽徽与衣扣可不同解放军,因上标有“八一”字样。
以上意见妥否,请考虑。


总后勤部关于志愿军帽徽、
武装带、线腰带、钮扣式样问题的报告
(1956年6月20日)
一、军委第六十五次会议决定志愿军每个军人发给五角星帽徽一个,军官发给武装带一条,武装带的样式照解放军武装带样式,将五角星内的“八一”二字去掉。为此,我们设计了志愿军的帽徽和武装带的样式。但帽徽的样式,我们提出两个方案:
1. 样式和颜色与解放军新制式帽徽同,将五角星的“八一”二字去掉。
2. 样式和颜色和一九五五年以前的解放军帽徽同,将“八一”二字去掉。我们和志愿军研究,(志后派来的从同志电话请示过杨司令员)认为第一方案较好。
二、我们考虑志愿军军士、兵线腰带的样式与颜色,也应作相应的改变,我们意见志愿军军士、兵线腰带的样式和颜色,与解放军的相同,只将五角星的“八一”二字去掉。同时对志愿军的军服(帽)用的钮扣样式,根据总参(**队字第***号)的复函,我们设计了样式,除将军礼服(帽)扣与国内将军同用国徽图案外,将、校、尉官常服,校、尉官礼服及军士、兵常服钮扣,亦均与解放军新制式钮扣样式同,只将“八一”二字去掉。是否有当,请批示。


(六月二十七日国防部批准了这个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