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青岛4月11日讯(记者 孙强)京成,字三如,号六逸禅和,斋号艺云楼。1967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的书香门第。自幼受祖父渊博学时的家学熏陶,天性快翰墨书画。2009年进清华美院研修班深造,又得其兄长著名书画家京开的指导,画艺长足大进,随即走向专业画家的道路。 京成出生于山东胶州的一户书香门第,自幼受学识渊博的祖父熏染,喜爱舞文弄墨。稍长,又得其兄著名书画家京开的耳提面命,走进古人,走进传统,从徐渭、八大到吴昌硕、齐白石,皆被取为楷模。尤其是居“扬州八怪”之首的清人高凤翰,可谓人文荟萃的胶州大地的杰出代表,对他影响尤深。随后,京成又负笈北上京华,转益多师,特别是经过了清华美院研修班的深造,眼界大开,技艺精进,如石涛的主张“一知其法,即工于化”。这里是“法”字指的是“一画之法”。但在京成看来,这“法”字即可泥古而化,达到十分自如的变法。由此,京成明觉“万法即一法,一法通万法”之理,“穷变化于笔端,泯规矩于方圆”成绩日益显著,其颇具新意的花鸟画创作已崭露头角。不仅多次参加省、市美展多有获奖,还多次随兄京开、京华赴全国各地举办联展,享有“京门三杰”之美誉,深得社会和藏家的青睐。 初读京成先生创作的一批写意花鸟画作品,一幅一景,一幅一情,一幅一趣,不由得使人想到宋代大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题徐熙《杏花》的诗句:“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当年苏轼写的是前贤徐熙的“野逸”画风,此时用来表达京成艺术给我的感受,是何其相似乃尔。“尽携书画到天涯”是京成的人生写照,是他求学求师的历程。经历了春风秋雨的闯荡、坚韧不拔的探求,终于飘香于世,迎来了“落墨花”的神妙。好一个“洗”字已不是南唐李后主“终日以泪洗面”的“洗“,乃是杜甫“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洗”,是千锤百炼后“洗出”的胶州英才。 京成先生的写意花鸟画落墨为格,清新劲健,风姿绰约,野逸放达,既有骨力,又见墨韵风神,在激情四溢中喷发出一种不同寻常的阳刚大气。他笔下的公鸡、白鹭、奔鹿、翠羽、双鸭、猿猴、喵咪以及荷花、墨竹、秋藤、野菊、红柿、丝瓜、蔬果、松石等,无不以精妙的笔墨,通过对水和墨的干湿浓淡变化的恰当把握,生意盎然地涂抹出物象的形态、神气、质感、量感、空间感,又极富画家主观的意趣、情致、韵味。它们不似自然中的此花此鸟,但又符合当代人心目中的审美思想,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意象造型,承古意多有新变,令人赏心悦目。 古人论画:“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自古皆然。”京成是性情中人,像他兄长京开一样,胸怀大志,有士人之气;于人于事,光明磊落,有助人之心;于书于画,执著真诚,有儒雅之风。他的画风正和他的品格一样,潇洒中不失深厚,朴拙中又寓性灵。欣赏其花、其鸟、其人,可以感悟到画家是在率意挥洒的舒卷自如之中,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显示出一吐为快的畅达。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笔情墨趣,遥接明代徐渭的气势通篇的神采,近承白石随缘成迹的意趣,内含缶翁以篆籀入画的苍劲,也不乏高风翰笔至奔放、浑然奇逸之画风。这一切源于京城师古人的启迪,重心源的感悟,以至于他在接受传统的同时,总是以现代人的目光与心态冷静的审视、深刻地辨析,把传统中最优秀的精华汇聚在自己的作品中,化做自己的创作元素,追求一种“法为我用”的随心所欲境界。 作为当代画家,京成先生的艺术观与艺术思维方式与现代同步的,强调对生活的深入与观察,突破了传统写意花鸟的程式规范,在回归了部分传统文人画的内涵与气质的基础上,与当代人的审美理想互为表里。显然,他的艺术创作是以传统笔墨、现代意蕴、绵绵深情化合的艺术个性,确立了他在现代写意花鸟花坛上的坐标。在写意花鸟的创造中,艺术成为他事业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看来,无止境的倾注和求索,将伴随他的一生,也愿他为我们的时代贡献出更丰硕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