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征明83岁大字行书《梅花诗》

 百了无恨 2016-04-12

明代文征明83岁大字行书赏析《梅花诗》卷,纵47.2厘米,横470厘米,款署“壬子”,为嘉靖三十一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高清晰行书大图14张,由书友刘正明先生上传分享!

文徵明此卷行书运笔悠然老到,意气平和,牵来曳往,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全卷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书家具有很强的驾驭中锋用笔的能力,故而整体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开合有度、收放适宜。结字似欹反正,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方圆肥瘦,疏密长短,各具姿态,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在用笔上,此卷以中锋为主,笔画起止有断有连、有虚有实,清爽利索,虽然变化多端,然而最终能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墨里·乾坤|文征明《梅花诗卷》——功名无据频占梦

公元1498年,文徵明和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

两年前,文徵明已经单独来考过一次,名落孙山了,自我安慰说,江南天才极多,失败也算正常。

唐伯虎则是第一次赴考,此前就是听了老大哥祝枝山的话,稍稍复习了一下子。

结果,放榜的时候,唐伯虎的名字居首,高中解元。文徵明拨开人群,凑到榜单前,找了两遍,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被挫败感击中的文徵明,再也无法淡定。当晚,落寞地写了一首《客夜》,感叹说: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回首向来萧瑟处。只有父亲文林一如既往地看好文徵明,给宝贝儿子灌鸡汤。那年,文徵明2岁不会说话,6岁站立不稳,8岁口齿不清,文林一直抚慰家人:“这个孩子,面貌清奇,骨骼不俗,将来不会痴傻一生的,他的福气别人比不上。”

这次,文林照样宽慰儿子说:伯虎虽然有才,高中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而我的孩子,你将来的成就,绝对不是伯虎所能及的。相信老爸一次。”此后为证,确如其见!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墨里·乾坤|文征明《梅花诗卷》——功名无据频占梦

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梅花诗》卷是文徵明书咏梅花诗三首,时年已八十有三。此书卷纵47.2厘米,横470厘米,款署“壬子”,为嘉靖三十一年,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是文徵明遗留下来的较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有方家评说此作:结构宽展舒和,骨肉停匀,通篇气息畅通,浑成一体。其笔墨流畅而不飘浮,点画纤细处而不显弱,骨气深沉,血肉丰润。偶作牵连萦带之笔,亦无拖沓之嫌,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调
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月嫁
 远域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洛岸
  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
  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
 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
  江边晓雪愁欲语,马上夕阳香趁人。熨
  眼红苞初报信,回头青子又生仁。羁游
 偏觉年华速,徙倚阑干一怆神。
  右咏梅花三首,因见禄之作图遂书其
 后,时壬子冬十一月望 徵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