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最好的自愈是有一定时间和力度的拍打?

 xianshanyuquan 2016-04-12
“通过一定时间和力度的连续拍打,产生一定的痛感,激活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力,清除或化解体内的各种垃圾毒素,防病健身,自愈疾病。只要你能忍受这味痛药,只要坚持,有时间上的积累,打通经络,我的健康我做主只是早晚的事!”

印象中第一次在网络偶遇医行天下拍打拉筋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错过了。第二次遇到时,对其理念及方法比较认同,就买了拉筋凳,在家卧位拉筋。虽然每腿每次只拉10多分钟,且在没怎么坚持的情况下却自愈了痛经,这让我更加认同拍打拉筋。     
 
后来参加了两次本地的拍拉活动,对拍拉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自己是一个缺乏行动力的人,加上工作繁忙和家务拖累,对自己却少有拍打,找拍友互拍又嫌路途遥远。不过在阅读医行天下微信和微博的案例分享后,积累了一些理论知识和经验,孩子两次发烧,也是我通过拍打手肘和大椎后成功退烧,这让我对拍打拉筋更加信任。
    
因气温低等原因,头两次网络营都错过了。终于有幸参加了第三期网络营,通过两周的学习我收获颇多:

一是对拍打拉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增加了信心,纠正了原来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比如拉筋时要专注,不能玩手机,向下的脚要尽量内靠,而不要外八字。
    
二是学会了坚持,提高了自己的行动力。之前虽知拍打好,但总是坚持不了。这次参营,想着至少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拉筋和拍打基本都安排在上午,优先完成,担心一旦落下,就跟不上课程,而其他的内容如读书、看视频等都是后面再抽时间完成。
     
三是学会了专注、运用心法愉悦接纳痛药。最开始拍打常浏览手机,觉着一举两得,时间过得快些,后来在教练的指导下明白这是错误的,于是改正。专注的好处就是能用心来体会拍打,感知身体的变化,并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四是知道具体如何拍打。以前常拍15分钟就会换一个地方,一是没出痧就认为此处没痧或已经出痧就不用再拍了,二是忍不了痛。在营两周期间,用工具拍的话,前5分钟是预热,之后才是大力拍打出痧的。用手拍,则头15分钟是预热,第二个15分钟使用工具后是用来出痧的。如果没出痧,时间允许的话一般会追到出痧为止。 预热的好处就是减轻了后面大力拍打的疼痛感。如果真有痛感袭来,说明此处不通畅,更要大力延长时间拍打,同时使用心法,加紧说四句咒语。很神奇,对于之前觉得无法忍受的疼痛,都能很愉悦地去接纳,真是痛并快乐着!常有拍到不想停手的感觉。
 
我很享受这种感觉,享受身心的互动与疗愈。感谢身体的不适让我们苦苦寻觅,遇到拍打拉筋,感谢疼痛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和生活! 通过一定时间和力度的连续拍打,产生一定的痛感,激活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力,清除或化解体内的各种垃圾毒素,防病健身,自愈疾病。只要你能忍受这味痛药,只要坚持,有时间上的积累,打通经络,我的健康我做主只是早晚的事!
 
我在网络营拍打拉筋的一些感受

拍打:



先是拍手肘内外侧,手肘靠近小指头这一侧出现了紫黑的痧、包块,拍完整个手肘肿成原来的1.5倍,且有白色粉末。以前很少拍手肘一个小时,也极少拍手肘外侧,还是一起学习环境的影响力大。 
 
早上起床太早,怕影响家人休息,就常躲在卫生间拍头部30-60分钟,头顶百会穴拍15分钟,头两侧、前后头分别拍5-10分钟,拍后脑勺时拍到耳朵边缘,感觉浑身发热。只有头两侧太阳穴到耳朵段有痛感,很舒服,最喜欢拍头,头不怕疼哈。站累了,就蹲着拍,拍完感觉头有点冒汗,有些痒,像头发脏了。早晨还用空心掌拍打眼眶左右各200下。

 





双手拍膝盖两侧15分钟,外侧有白粉状,内侧很快就红了,拍出了几粒暗青色豆豆;第二个15分钟用工具,痘痧拍散了,也出了白粉;第三个15分钟,在膝盖的正前方拍出了较大的痧包。拍脚背一开始不出痧,到二十分钟之后才开始出痧;拍左右两脚都是内外脚踝拍出大青包。脚底拍完有很多如脚气期间的小水泡,痒。以前有脚气,拍打前已经好了很多,这次拍打后又出现了痒和小水泡,估计是气冲病灶了。
 
拉筋:
通常每天每腿各拉10分钟,上腿压6斤沙袋,下腿绑3斤沙袋,第一次坚持拉筋时双手上举贴近拉筋凳,双手有麻、凉感。双腿麻痛,脚有寒意,把腿收回的时候有些费力。拉一条腿,另一条腿大腿内侧感觉有股暖流。双手收回时,双肩酸痛明显。
  
有过几次每天排便三次,早餐前,中午,下午各一次,后面两次量少。 
 
第三期网络营3007号学员
2016年4月2日

               体验营公告
      微信号:paidalajin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