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后,五一前,居然还有小长假

 真如书屋如如 2016-04-12
原创 2016-04-08 昔昔盐 诗词中国


是的,如果没有我,

你将错过它

三月三,上巳

三千年的“法定约会日”!

“以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
《周礼》和《后汉书》这样说着

这一日,法定——
修禊、衅浴、秉兰草,除不祥
当然还要顺便约会

所以,三月三的正确打开方式
春暖花开,约吗?



  情人节,
  送芍药才是王道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郑风·溱洧》


两条河,一双人,千年时光,如初鲜活。
《诗经》中的爱情,总是那么纯粹美好,那是连圣人都不舍得删去的曼妙文字。

上巳修禊,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然而顺应天时的青年们总能抓住机会,在这个美好的时刻相知相爱。
虽然是法定的“令会男女”,却充满了自由恋爱的意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将上巳定为“中国情人节”,并逐渐获得认可。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正名天下,那便算得一件幸事。
玫瑰虽好,到底是别人家的风俗,不若一朵芍药,艳而不俗,用以铭记爱情,再好不过。

真的恋人,无论看什么都能发现彼此的影子!
这个三月三,约上你的TA,出来相会吧!
有爱在身边,哪里都是美景!



  那一场大V云集的
  文化沙龙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用绝代书法写就的旷世美文,便如同德才容貌兼备的奇女子,不世而出,需要极大的缘法才能相逢。

那么,究竟是王羲之成就了《兰亭集序》,还是三月三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
历史在这里做了一次佳媒,让他们成就了彼此。
于是,那个令千古文人无限神往的雅集,就这样定格。

真的文人,必先触景生情而后有佳作!
这个三月三,相约朋友来一场随性的出游吧!
关掉手机,走出家门,在春光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美色,
  就是要秀出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杜甫《丽人行》


上巳的主角一直都是女性,
《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可以想象神秘的女巫主持上巳祓禊的壮观场景。
一首《丽人行》,则是让女性的形象在这个节日中得以具体化,从而形成了色泽艳丽的永恒图卷。

平安时代的日本,学习了这种壮丽的盛唐文化,
于是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女儿节”,正是公历三月三日,
按照相关典籍记载和节日习俗对比,基本可以肯定其来源正是上巳。

这便是女性的魅力了吧,春草一般,虽则柔弱,却为天下母。

真的美丽,可以跨越时光和地域。
这个三月三,约上你的闺蜜,去春游吧!
穿上一抹艳色(汉服是个不错的选择),留下最美好的瞬间。



  春暖,
  吃货的狂欢节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


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荠菜,
这大约是所有节日中最接地气的了。
荠菜粥、荠菜汤、荠菜馄饨、荠菜煮鸡蛋……
鲜亮的翠色让餐桌都鲜活了起来,
苏轼说得最诱人: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在郊外踏青的时候顺手挖点荠菜,只用最简单的烹调方式,就能幻化出无上的美味。

在古代,三月三这一天,无论男女,都要佩戴荠菜花,
现在不必了,毕竟复杂多元的服饰远比几朵花要绚烂多姿。
好在吃荠菜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由此看来,吃果然是最容易继承的文化。

真的吃货,乐于亲手收集心仪的食材!
这个三月三,约上父母长辈,去挖荠菜吧!
回来围在一起包顿饺子,一边咀嚼着春天,一边说说心里话。



  去庙会,
  看人山人海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
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杨静亭《都门杂咏·蟠桃宫》


传统民俗中,大约再也没有哪个日子会像三月三那样忙碌了,
这一天是盘古升天之日,伏羲女娲造人之日,
是黄帝和真武大帝诞辰,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
当然,还是大闹天宫的纪念日。
所以,尽管已经失却了“上巳”的美丽名称,三月三仍然没有消逝。

诗中所描述的北京蟠桃宫,已经让位给了东便门立交桥,
然而十丈红尘仍在(沙尘加雾霾),庙会也年年举办着。
除此之外,伏羲故里、轩辕之丘、各大道教名山均有相关祭典,不妨百而度之

真的玩家,愿意凑一切可以凑的热闹!
这个三月三,约上愿意跟你一起挤的人,找个庙会去逛逛吧!
若心中有信仰,便虔诚一拜;
若无,感受一下别样的传统气氛,也算过节。



拉仇恨!
真的有人放假!


彩霞映天边,太阳露笑脸。
山在歌中醉,歌在水里甜。
阿哥阿妹赶歌圩,歌台闪亮喜连连。
妹开歌嗓唱山歌,唱得阿哥透心甜。
赶歌圩哩赶歌圩,赶歌圩哩赶歌圩。
山歌好比百花园,哥妹采花戴胸前。
                ——壮族民歌《赶歌圩》



再没有哪个日子可以像三月三一样,被这么多的民族不约而同地定为节日。

据不完全统计,除汉族的上巳之外,
还有侗、瑶、黎、畲、土、布依、土家等若干民族,
将其作为播种、祭祀、玩乐、相亲的节日。

当然,在这个日子里,最大的赢家是壮族。
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广西全境在三月三享受两天法定假期,而且不算调休,
通常会凑成四天小长假,十分令人眼热。
而“壮族三月三”中最重要的赶歌圩活动是青年男女约会的盛宴,这也算是“法定约会”的另一种体现吧。

真的传承,可以跨越任何障碍!
这个三月三,约上跟你一样喜欢旅行的人,到各地去走走吧!
说不定,那些淳朴的歌声中,能酝酿出新的故事。

这是一个奇妙的节日——

在礼乐的熏染下诞生

在书圣的笔墨中成长

在诗人的吟哦里老去

又在追寻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重生

这个三月三,你要怎么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