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车站”关闭了,它为什么打动人心?

 海潮轩 2016-04-12

3月26日,日本著名的“一个人的车站”正式关闭了。临别前日,不少民众自发前来进行最后的告别,多家媒体也直播了车站的告别仪式,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一个人的车站”说的是日本北海道JR石北线旧白泷车站,2015年经媒体报道走红。这个车站每天只有一名乘客——高三女生原田华奈。高中三年,她每天都从该站乘车上学。由于几乎没有乘客,有人曾建议关闭车站,但当地居民纷纷请愿,希望“至少运营到原田毕业为止”。于是铁道公司暂缓了这条亏损路线的关闭,将停运时间定在了这个女学生高中毕业之后,而这个车站和经停的这班列车,则成为了仅仅服务于一个人的“极地特快”。如今,女孩将前往东京继续求学,车站也正式关闭。

      这段曾令无数人感动的温暖故事,最终谢幕了。随着列车的远去,承载的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态度,对民意的尊重、为教育的牺牲、顾及个体的关怀。金钱?权利?相比之下,早已逊色。

      还记得去年听到这个故事之时,笔者只觉心中一暖,竟红了眼眶。或许多半是被其中的人文关怀感动到了,普通而平凡的人们,竟也能得到这般的专属眷顾。动漫迷们或许会瞬间“脑补”到宫崎骏的动漫《龙猫》,这趟专属列车活脱脱就是《龙猫》的现实翻版。倘若非要配幅画面的话,那一定是夜幕下的站台旁,肥肥萌萌的龙猫撑着伞,陪伴着两位孩子一起等爸爸。动漫里,龙猫召唤了“猫巴士”,接送两位孩子穿过乡间,到医院探望她们患病的妈妈。现实中,铁道公司遵从民意,三年来坚持运营这条亏损路线,接送女孩上学直至毕业。

      唏嘘之余,不禁有人开始质疑女孩的家庭背景,父母是当地官员吗?背景是不是很强大?不然列车怎么可能会为她一个人继续亏损运营?的确,在当今社会里,这是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令人怀疑其背后肯定有猫腻。然而结果终究令大家“失望”了,据了解,女孩的父亲只是一名种植小麦的农民,母亲则是20年前嫁到日本的中国人,两人并非什么“官方背景”。而故事的主人,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日本高中生。

      就笔者而言,日本社会里有两样东西是令人尊重的,一是匠心,二是教育。且不说教育方式,就以制度来说,按照日本铁路公司的规定,如果可以认定一天内有不少于两个人在使用车站,或者车站周边有至少四个中小学生,或者有高中生有通勤需求,车站就可以保留。金钱与教育孰重孰轻,在细节之中得以体现。如此人性化的条例,确实令人震撼与敬佩。

      当然,这个暖心故事或许只是一杯治愈系“鸡汤”,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会客观与全面。据了解,在日本,这种客流量稀少、一天只有几个人的车站非常普通,铁路公司也早已开始逐步减少铁路班次,有的车站只维持每天两班的通勤,然而这个小站却因为承载了一个美好的故事而名扬海外。铁路公司的走心坚持、对民意的谦卑倾听、对平凡个体的关怀,无一不令人深深感动。多么希望我们人人都能拥有登上“专属列车”的奢侈权利,不分尊卑、不论贫富、不攀家底、不拼关系,共同驶向平等自由的远方。

      文/ 张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