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卷人教你4小时突破申论(2016多省联考版)上线,让申论变得更简单

 锅八块 2016-04-13

阅卷人教你4小时突破申论(2016多省联考版)上线

本教程为纯文字资料,可下载word或Pdf版打印,5万余字,适合短期内冲刺阶段使用


2016版序:让申论变得更简单


这几年这套申论文字教程每年修订都会侧重探讨一个实质性问题,往年包括申论为什么普遍低分,申论备考涉及的范围,答题如何去模板化等,今年来探讨如何让申论变得简单。

现在申论辅导的普遍导向是让它变得复杂(商业化驱动),动辄四五百页的书,六七十个小时的视频,两三天的面授,甚至还有长达几个月的长期辅导。所授内容也是日益繁杂,又是“道”,又是“术”,又是“法”什么的,还有什么思维系统、能力体系等等。好像考个申论就得让大家个个变成能够通达宇宙的超人。不是说这种趋向不好,而是要看具体阶段情况。如果时间充裕,长线复习,可以将问题适当复杂化。而如果还有三天就考试了,一点都没复习,再学这些东西显然来不及,我们也不至于混吃等“死”吧。

所以,在最后阶段,还有一个将申论简单化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使备考不充分或裸考的考生有个确定思路和心理预期,觉得申论也就这么回事;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长时间备考的考生理理主要思路,马上要上战场了,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然总是患得患失,真正答题就出力不讨好。

试举一例。下面是去年联考真题中的一道题: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创客运动”在中国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果。(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看到某专家出版的辅导书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一)对未来工业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1.影响着传统制造业。引领制造业朝着个体式和中心化的发展方向;

  2.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平等创新机会。促使了山寨企业转型;

  (二)给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3.培养了大批创业创新优秀人才。将大众群体中蕴藏的巨大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社会人才加入其中;

  4.盘活了院校科技资源。加强了教学与实践、教育与产业之间联动;

  5.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这个答案在一般考生看来觉得还挺像回事,清晰、全面、有条理。但只要用脑子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题目要求不超过200字的,意思是这个标准答案你就是围绕它啰里啰嗦、满打满算表述出来顶多也就用200字。而上面这个答案表述用了这么谨慎、凝练的语言写出来,就是一字不空全堆在一起,还超出了8个字。如果这些都是得分要点,你要普通考生如何达到!也许专家会解释说,阅卷是采点给分,里面包含有用的要点就行,防止漏掉。那这也从反面说明,所给的答案要点也是不确定的,是心虚的,说明这种复杂化的答题思路也是有问题的。

其实我们不用去阅读材料都能知道基本的答题安排。题目要求概括创客运动的积极效果,材料肯定在各段落展现了不同的表现说明,我们只要根据这些表现把不同层次的材料各用一句话提炼出来列举表述即可。假设材料有5个不同层次,用短句概括出来总共也就五六十字,再留出表述啰嗦的空间,顶多一百多字。这就与题目的各项要求吻合了。另外,上面这个答案还按“工业体系”“经济发展”把要点分了类,没有分值,多此一举。

八年前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时,也像“主流”培训师那样讲如何阅读,如何做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写作文;概括分为哪几种题型,分析要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对策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提,作文应该怎么布局去写。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愈加牵强,随着题型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样套用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更容易跑偏。

在申论中,有一类题目就是单纯让我们把相关段落的意思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标题写出来,这句话要点需要“从材料中来”;还有一类题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让我们把相关材料复述一遍,答题需要再“到材料中去”;第三类题目就是既需要简短概括,也需要结合材料复述,比较综合,方法就是“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申论材料再复杂,出题再多变,绝对不会逃脱这三类题型,对应的方法也就是上面三句话而已。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三句话的总体脉络结合真题,最后理一理申论最简单的答题思路。希望认真看完后会有一句感慨:申论不过如此而已!

目录


阅卷人教你4小时突破申论... 1

(2016多省联考版)... 1

2016版序:让申论变得简单... 2

2015版序:申论答题去模板化... 4

第1小时:阅读——一句表达,两大能力... 6

一、中心句... 6

二、话外音... 19

三、总结... 29

第2小时:归纳题:从材料中来(标题)... 30

一、人类一般思维过程模型... 30

二、归纳类题型的判定... 32

三、归纳题答题思路及实例讲解... 34

四、总结... 49

第3小时:演绎题——到材料中去(复述)... 49

一、演绎类题型的判定... 50

二、演绎类题型答题思路及实例讲解... 51

三、总结... 64

第4小时:综合应用题——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结合)... 64

一、综合应用类题型答题思路... 65

二、事务类公文写作... 66

三、申论作文写作... 77

总结... 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