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大文化发展战略建设福州文化名城

 福建藏珍馆 2016-04-13
以大文化发展战略建设福州文化名城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是城市的活力和灵魂。城市文化建设决定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和特色。福州市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应当在建设中心城市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福州文化名城的功能定位,制定大文化发展战略,发挥文化引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建设福州文化名城作为福州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推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文化发展势头强劲。先进文化深入人心、特色文化异彩纷呈、公共文化稳步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但还应看到,福州市文化发展现状与城市经济实力地位还不相称,文化事业建设尚欠长远战略、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文化遗产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与建设“福州文化名城”的新要求仍有差距。福州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制定建设福州文化名城的大文化发展战略。
  1、进一步强化领导力量。成立建设福州文化名城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福州文化名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委员会咨询制度,把福州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2、制定福州文化强市战略。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新兴产业,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文化产业布局,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结构、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推动社会发展和建设幸福福州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发展与福州文化名城地位相符的文化产业。
  1、擦亮福州演艺业品牌。建立“基地+团体”的方式,将演出基地与文艺团体挂钩,这样既利于推动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健康发展,也利于宣传福州的文艺品牌。
  2、培育福州特色的“休闲文化”。制定《福州市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倡导旅游休闲养生,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使休闲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借助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等快捷交通条件,推广宣传三坊7巷,“消费圈”概念,吸引相邻省份的城市消费人群,形成“东西南北中,休闲在福州”的新颖消费理念。运用遍布福州、针灸药艾、理疗康复、食疗养生、温泉资源、茶楼酒吧、饮食购物等优势,树立健康休闲新观念,培育福州特色的休闲文化,向国内外展示“美食之都”、“休闲天堂”的福州城市风采。
  3、加快建设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健全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交易运作机制。用好“三旧”改造的旧厂房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导文化企业运用市场机制做大做强,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链,如让“三坊7巷”的卡通形象更多出现在漫画书刊、文具用具、服装玩具、旅游纪念品等方面。积极发展影视传媒、音像、网游动漫、软件、报业出版、时尚设计等文化产业,形成差异发展,互为支撑,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
  4、积极鼓励和培育发展文化原创。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主要来源于其创造力。既要积极培育本土文化事业的领军人才,也要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吸引“北漂”人才南下,带动文化事业发展。建议设立文学创新和艺术创作奖项,重奖文学、艺术、闽剧等创作有功人员,激励文化创新,鼓励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出现。
  三、精心塑造福州文化名城的个性化特色。
  1、创建50个福州新景点。,并且着力打造,丰富和完善其文化内涵和景点建设,争取在全市创建100个有文化内涵、有民俗特色、有现代风情、有岭南韵味的美轮美奂的文化景点,为福州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旅游资源。
  2、着力打造福州博物馆文化名城。博物馆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魅力。市民可以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逐步培养兴趣,丰富社会知识,提升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对这座城市的归宿感和和向心力。而福州博物馆数量最多的长乐达到100个多。建议发展博物馆文化,争取达到全市拥有200个博物馆,切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发展福州博物馆文化,一是应根据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来确定主题。福州名人故居众多、私人收藏品丰富,可以建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博物馆。二是宜多发展微型的专题馆。三是创新博物馆管理机制。按照“政策鼓励,业务指导,社会出资,市民参与”的思路,形成投资方式、管理业主、管理方式多样化的博物馆管理机制。鼓励高校学生、市民担任讲解员义工,使博物馆成为市民“爱我福州”的一个载体。
  3、重视挖掘和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民俗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因而最富有个性,生命力也最强。挖掘深深扎根在优秀历史文化土壤中的民俗文化,可以赋予城市以历史的底蕴,塑造和展示城市的个性。建议恢复更多民俗节庆活动,如初一十五的庙会、除夕夜的撞钟祈福、开学前的“拜孔礼”仪式等等,逐步形成以民俗带动节庆,以节庆兴旺商贸,以商贸拉动内需,以内需搞活经济,以经济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链。
  四、不断增强福州文化名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充分利用福州后青运的延续效应,创新发展“福州”文化新名片,增强福州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建议在进一步完公园周边景观,增加城市特色雕塑群,设立民间艺人演出点,展示本地特色民间文化,丰富闽江夜游文化内涵,成为福州游览观光必到之地。
  2、积极打造福州“寿山石之都”。把寿山石文化辐射到全世界。福州是著名的茶故乡,打造茶之都”温泉之都,文化名人之都,美食之都,博物馆之都等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设福州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内容。---------------------提案人福州二中福州民革张祖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