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与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六家”。
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赵孟頫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家,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 赵孟頫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均以笔墨苍润见长,以飞自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突破了南宋画院,打破了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画的花鸟,成为以后的范本。他的山水画不但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弟子众多,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衎,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奇特的篇章。他的传世画作众多,有《重汉叠嶂图》卷、《双松平远图》卷、《鹊华秋色图》卷、《秋郊饮马图》卷、《红衣罗汉》图卷等。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纵28.4厘米长93.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木散马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郊饮马图》 绢本设色 23.6×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幽篁戴胜图》 纸本设色 纵25.4厘米,横36.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双松平远图》 纸本墨笔 纵26.7厘米,横107.3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浴马图》 绢本设色 纵:28.1cm,横:155.5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秋郊饮马图》 绢本设色 纵:23.6cm,横:59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水村图卷》 纸本墨笔 纵24.9厘米,横12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六体千字文》等。 《道德经》小楷 《六体千字文》 《龙兴寺碑》 胆巴碑拓本 (小楷) 行书《洛神赋》 《临黄庭经》
郑亲王藏《兰亭册页》 |
|